“互联网+”背景下特色班团活动的创建路径选择

2019-07-01 06:24刘金辉陈姜红张鹏
教师·上 2019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互联网

刘金辉 陈姜红 张鹏

摘 要:传统班团活动有一定局限性,在“互联网+”背景下,将“互联网+”的先进技术与传统班团活动进行深度融合,可实现工作机制融入互联网环境、活动内容融入青少年线上生活、活动方式融入互联网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班团活动的热情,增强特色班团活动的实效。

关键词:互联网+;班团活动;互联网思维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1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3-0029-02

班团活动对班级建设、班级管理、教师与学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班团活动虽有其自身的优点,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信息传播的方式单一,缺少图片、声音、视频的支持;信息量狭小,缺少故事背景、典型事迹、相关评论等资料;活动的组织形式单一,缺少创新,缺少人人参与其中的有效途径。相比之下,开展“互联网+”特色班团活动,那么学校的班团活动不仅能保有传统班团活动的优点,更能营造出一种全新的活动氛围,让学生深度参与其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并从中受益。

一、特色班团活动创建的工作机制融入互联网环境

针对传统班团活动中广泛存在的问题,如活动方式单一、内容空洞、工作状态与实施机制固化等,将班团活动创建的工作机制融入互联网环境,举办特色班团活动或许可有效解决传统班团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构建多元联动机制。以往的班团活动多为以班级为独立单位所组织的活动,在互联网环境下,社会、学校、家庭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通过互联网建设“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对提升班团活动的有效性、个性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制订网络化的班团活动评价机制和设置相应激励机制。以往的班团活动评价、激励方式单一,且所获得的评价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在互联网环境下,因为互联网的特征可以获得更真实的学生反馈,因此通过互联网设立更多的激励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团活动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第三,开展在线教师培训机制。特色班团活动的创建与实施,必须依赖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班主任、团干等)。用传统的方式开展教师培训,在普通中小学校无疑会遇到时间调配、培养经费等一系列限制。而建立自主化的网络学习平台,通过网络收集优秀班团活动案例,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并将学习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中,有助于提升教师班团活动组织能力。

二、特色班团活动的内容融入青少年的线上生活

特色班团活动除了追求鲜明的特点之外,必须追求活动内容的吸引力,同时还要追求活动内容的通达性。如此,应该抓住互联网普及给班团活动带来的新的机遇与挑战。首先,实施特色班团活动主题选择网络票决制。很多时候班团活动的组织者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想法与需求,其主题都是组织者定下来的,这直接导致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体验度不高。要充分利用学生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将拟开展的特色班团活动内容通过QQ空间、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平台予以发布,并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班团活动的主题,将得票较高的班团活动主题作为以后的优选方案,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体验度。例如,湖南省华容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我校”)从2016年起深入研究三个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所需,确定每个年级活动的月主题,将月主题提前发布,综合学生网络投票以及所提的建议作适当修改,并最终确定“爱与责任”为特色班团活动的总主题,同时吸引部分有创意、有激情的班主任与学生参与,明显提升了活动效果。其次,确定活动主题后,要将班团活动的主要内容与互联网紧密融合。通过微信公众号、QQ空间等渠道,发布与活动主题相关的文章、小视频等;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网络发布学生在活动时的照片与视频,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活动中的精彩表现,给学生一个难忘的回忆;还可在网络上对班团活动进行直播,并利用第三方平台加以宣传,以此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一封家书”感恩教育活动中,我校各班团支书在班主任的支持下用手机、相机等器材适时拍摄活动精彩瞬间或片段,录制对父母的感恩小视频,适时上传,进行网上共享。我校还将岳阳市《洞庭之声报》、华容县电视台、华容手机报和华容新闻网等平台的专题报道及时推送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子女参加活动的大致情况,以此拉近家校距离,形成教育合力。最后,活动结束后,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活动体验与活动满意度评价。网络具有匿名性、平等性,组织者可以利用这点设置网络评价环节,这样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可对特色班团活动内容进行满意度评价,也可发布活动体验及心得。适当的网络语言表达不仅有助于活动组织者反馈信息,以改进特色班团活动,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宣泄渠道,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特色班团活动的方式融入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人们立足于互联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互联网发展和应用实践在人们思想上会有所反映,这种反映经过沉积内化而成为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认识方式或思维结构。将特色班团活动的方式融入互联网思维,必须把握这些方面:第一,开放性。这是互联网思维的最大特征,互联网即互联互通。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更加开放。班团活动中组织者与学生都是互联网中的一个“节点”,而这种节点又被一条无形的线所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以前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串行模式转变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网状模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资源。开展班团活动尊重开放性,意味着从主题的确定、实施与学生评价都做到开放,积极听取学生建议,积极与学生交流。第二,平等性。传统班团活动中组织者与学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由于传统模式具有封闭性,活动组织者与学生的信息获得不对等,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学生获得信息更为方便、快捷,学生开始有更多的思考,这导致教师的权威淡化。但是教师权威的淡化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责任的淡化,教师正可以利用此机遇以平等的姿态融入班团活动中。第三,互助性。传统的班团活动中教师处于领导者地位,所举办的班团活动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这种情况有所变化,学生不仅仅是接受者,同样也可以成为其他更多的角色。教师在班团活动中若能积极吸取学生建议,必定会大大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第四,协作性。在互联网生活中,教育行业可与互联网行业深度合作,并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班团活动之中,使互联网成为班团活动的新要素,也成为班团活动创新的驱动力。第五,共享性。互联网的开放性意味着资源共享。班团活动的开展可以充分使用大数据,各校可通过数据收集、储存、分析,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与特点,探索更精细、更个性、更高效、更简约的新型班团活动体系。

四、结语

与传统的班团活动相比,“互联网+”班团活动有着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只有做到传统班团活动与“互联网+”班团活动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參考文献:

[1]黄文娟,仇进军.“互联网+”背景下职业学校班团建设的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7(2):14-15.

[2]金元浦.“互联网+”催生“文化+”产业新形态[J].人民论坛,2016(18):90-92.

猜你喜欢
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