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上下功夫,“生”上出情感

2019-07-01 06:24黄雪芳
教师·上 2019年5期
关键词:故事兴趣情境

黄雪芳

摘 要: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运用故事、情境、活动教学,可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

关键词:故事;情境;活动;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3-0079-01

一、引言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积极的心理因素,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近年来,我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寓道德内化于故事、情境、活动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从故事入手,唤起兴趣

教学中,我常常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设计一个有趣味的故事,或寓理于事,或依事叙理,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实现心灵对心灵的感应、感情对感情的激发。例如,在教六年级上册《失败是成功之母》时,上课伊始,我激情讲述《蚂蚁与将军》的故事,故事中的蚂蚁是14世纪一只普普通通的蚂蚁,而将军是被强大敌人打败了的垂头丧气的败将。在一个废弃不用的马槽里,将军的目光和心智都被蚂蚁吸引了。原来蚂蚁想把一粒玉米搬上一堵高高的墙,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将军默默地数到了第69次,蚂蚁还是没有成功。将军想,蚂蚁不可能成功了。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蚂蚁在尝试第70次的时候终于把那粒玉米推过了“墙头”。从这只蚂蚁身上,将军找回了失落的信心。后来,他重整部队,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听完故事后,我让学生讨论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一个学生说:“蚂蚁在失败69次后才把玉米推过墙头,我终于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另一个学生说:“从将军身上我明白了只有坚持不懈、经受得住失败考验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还有一个学生说:“我明白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我们要像蚂蚁一样,面对失败百折不挠、愈挫愈勇。”从故事中,学生们感受到了蚂蚁在失败和挫折中表现的坚韧和乐观,明白了只有坚持不懈、经受得住失败考验的人,才能收获成功。

三、从情境入手,激发兴趣

教学课件中声情并茂、有声有色的画面,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达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学习效果会更好。例如,学习《米粒的诉说》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知道小小一粒米包含了农民伯伯许多辛劳和汗水,体验劳动的艰辛,从而上升到对劳动者的敬佩与珍惜劳动成果,我利用课件播放了一粒米得来的过程:耕地→播种→插秧→喷药→施肥→收割→晒干→收藏。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把远离我们生活的事物变得形象化,使学生学习犹如观看故事片、动画片一样轻松愉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从活动入手,深化兴趣

品德与社会教材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中感受、体验、探究、交流、领悟,突出“体验式”“研讨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因此,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精心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学习。例如,学习《走进残疾人》一课时,我让学生自由选择下列活动进行体验:用嘴写字、盲人读书、聋哑人“说话”、无腿人“走路”,学生们兴趣盎然。所有学生体验完后,我问他们:“你在活动中有什么感受?你最想说什么?”一个学生说:“我感到残疾人的生活很困难,在我们看来很容易的事,他们却要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劳动,我想帮助他们。”另一个学生说:“我感受到了残疾人的坚强以及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还有个学生说:“我的感受是,作为残疾人,真的非常渴望别人能帮助自己。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尽我们所能,去帮助我们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在体验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品德,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五、结语

教师运用故事、情境、活动教学,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促进了学生在知识、能力、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 滢.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2]邱孝玉.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故事兴趣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