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在针织女装色彩中的应用

2019-07-08 02:16胥筝筝郑宪恒
创意设计源 2019年3期
关键词:解构主义应用

胥筝筝 郑宪恒

摘 要 基于解构主义的独特创意形式,以针织女装色彩为研究对象,概括其内涵与意义,探讨了其在服饰中的应用形式,并结合针织设计大师作品进一步分析了现有针织女装色彩在形状、比例上的处理方式。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针织女装色彩解构设计的方法及表达方式,进而从色彩解构重组、色彩情调叠加、色彩肌理架构互补等方面展开创意设计。通过研究能更好地为时装化、多元化的现代针织女装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与设计理念,为现代针织女装市场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解构主义;针织女装;色彩重构;色彩肌理;应用

引用本文格式 胥筝筝,郑宪恒.解构主义在针织女装色彩中的应用[J].创意设计源,2019(3):72-76.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unique creative form of deconstruction in knitted garment. It also explores the color deconstruction of knitted garments,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deconstruction. Taking works by masters in their design in shape and color, with an emphasis on arrangements in processing, design methods and design expression. In addition, the paper develops a creative method of design in the decompo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lor, with the purpose of catering for fashion, diversified styles for modern knitted garment design. It provides a valuable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the modern knitted garment market.

Key Words Deconstruction;Knitted garments;Color reconstruction;Color texture;Application

近年来,随着电脑、数码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组织肌理的不断创新为现有针织女装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同时,针织材料的不断涌现及新型纺纱技术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针织服装走向时装化、高档化、个性化。而作为点缀针织女装亮点的色彩,更是成为设计师创作的源泉,其特有的配色、组织肌理与其他形态的美相比,具有更明显的实用与装饰功能。

在解构主义语境下,传统时装色彩的纯度、彩度、明度等关系被分解、扭曲、破碎、消解、互补、重组,后现代时期时装色彩设计得以突破“协调”“稳定”“优雅”“和谐”等设计规范和审美标准的限制,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和绚烂光芒。[1]本文打破原有针织女装色彩设计的局限,从解构主义设计手法出发,在探讨总结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将其予以提炼,对自然及人为色彩展开创新设计。

一、针织女装色彩解构的内涵与意义

解构主义是源于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方法[2],20世纪90年代后被逐渐运用到服装设计领域当中。就解构主义而言,色彩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不同于机织服装,其可以不依赖于服装整体,且对其个体色彩的研究更为重要。在《解构色彩的实验性教学案例探索》一文中,株洲工学院的吴卫老师提出:“……解构色彩,其思路是对所选定色彩对象的原色格局进行打散重组,增减整合后再创作,对原图的色调、面积、形状重新加以调整和分配,抓住原作中典型色彩的个体或部件的特征并抽取出来,按设计者的意图在新的画面上进行有形式美感的概括、归纳和重构,将原有的视觉样式纳入预想的设计轨道,重新组合出带有明显设计倾向的崭新形式。”[3]11可知,色彩的解构是以概括、归纳和重构为基础而展开的一系列创新设计。概括是对前期所学专业知识和设计师作品的过滤过程;归纳是在概括基础上,进一步对设计素材提炼和归纳的过程;重构则是设计师根据自身的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题材,并通过发散、联想等思维方式,建立一种新的色彩组合关系。

针织服装中的色彩解构是指改变传统的针织服装结构,通过色彩的不规则变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设计,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色彩美。这种设计美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主要是依赖设计师知识的积累和灵感的表达。针织女装色彩的解构设计是将服装的实用与审美予以重新组合,在进一步完善针织女装解构理念与工艺技术的同时,将针织女装的形与色完美融合,并从时尚与流行并行的角度来拓展设计的新思路。

二、针织女装色彩解构设计的方法

针织女装色彩的解构,常常是违背传统的色彩图案设计,甚至可以完全抛弃主色调、同色调、中性色等色彩调和的基本原则,而是用有瑕疵的服裝色彩来追求完全无协调美感可言的色彩搭配。解构针织女装的色彩设计即在设计之前,将所选择设计的色彩的原色进行打散组合,如原色系、间色系、无彩色系等搭配,并从色彩的色调、纯度、明度、饱和度以及色彩的体积等进行分割,可以按照一定的秩序由大到小、由小到大、由深到浅、由浅到深,也可凌乱组合,创作出一种新的色彩艺术形式。其中,在补色的运用中,要充分利用色块的面积体现形式美。当然针织时装是从纱线开始进行设计的,除了考虑纱线的色彩外,还要考虑织物线圈不同组织结构所造成的肌理效应对整体外观色彩的影响,可以综合利用色彩、组织的变化和分割对比来进行针织时装设计。[3]11

(一)自然色彩的解构

自然色彩是不依存于人或社会关系中的纯自然事物所具有的色彩。[4]自然界中的色彩千变万化,多种多样。比如鲜艳夺目的红色,柔和甜美的粉红色,富有生命气息的绿色等,现代针织女装设计师通过邻近色、补色等大胆解构与重组,也将其恰到好处运用到了极致,用以呈现不同的情感(图1)。高端大气的红色与黑色;成熟浪漫的玫红色;清爽的绿色配黄色;年轻活力的蓝色配白色;优美典雅的蓝色配黑色;时尚庄重的黄色配黑白灰等,自然界的色彩都是针织服装色彩解构的灵感源泉。

(二)人为色彩的解构

顾名思义,人为色彩就是通过人为的搭配、调和,根据人的主观情绪所创造的色彩。从设计美学角度出发,对于人为色彩的解构主要体现在如何把握好形式美法则,如色彩的节奏与韵律、协调与对称、对比与统一等。其节奏与韵律是通过色彩各要素间有规律的重复、渐变而形成的。如图2所示,采用波浪条纹、锯齿条纹以及色块等色彩配合的方式,让人产生视觉上的流动感。平衡在色彩知觉中的含义是从人的视觉出发,通过色彩位置、面积、大小、属性等因素来衡量的一种心理标尺,如小面积使用与整体不同色或不同质的色彩,其是为了强调突出小面积色块。反之,为了整体搭配需要,用一种色彩来支配全体的色彩,则是为了强调共同性。

三、解构在针织女装色彩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针织服装和现代面料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一些针织面料的染色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一些直接染料、活性染料等,又由于现在针织服装中的一些图案均需要通过一些化学药品,如胶浆等来完成。这一方面为针织服装批量化生产提供了便捷,节省了成本,但从另一方面也使得现代针织服装中的色彩和图案过于程式化、雷同化,故在现有的环境下,针织服装色彩的解构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在针织服装色彩解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色彩重构、色彩肌理的取材和应用,图案纹样可以是古老的苏格兰费尔岛花型、经典的北欧雪花造型、异域情调浓郁的佩兹利纹和波斯地毯纹、充满野性与时尚感的豹纹与斑马纹、波普艺术风格的具象人脸图案,也可以是取材于中国苗绣、用色浓郁的民族风情图案。[5]

(一)色彩重构

色彩重构是提取原有事物中美和新奇鲜见的元素,注入到新的结构体或语境中而产生新物体的过程。在对其重组解构的过程中,虽然改变了外部的色彩,但其仍保留原有物象的内在本质。在色彩的重构过程中,设计师应充分把握住色彩和图案的关系,注意形与色、色彩情感的体现,把握图案外部结构和内部色彩的变化组合关系,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和印染方式,体现既有时代特征又富有文化内涵的色彩。

1、形、色的重构

由于许多物象色彩的表现是建立在特定形和形式之上的,特别是自然色彩,所以在重构过程中,能将色彩与原物象的形同时进行考虑,效果可能会更佳,更能显示其美的实质,突出整体特征。同时,原物象色彩的形和色往往能更好地展示画面的结构与产品形态。如图3所示,该图是选取古色古香的窗户,保留其原有的图案和颜色,再添加些艳丽的色彩,使整个色调更加吸引人的眼球,将这一图案运用到针织女装中,棕色与浅灰色系的搭配,暗沉的色彩中带点亮丽的灰色系,显得高贵端庄,带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再加上几根浅灰色系的线条,在深色中立马抓住眼球,不会给人带来腻味。

2、色彩情调的重构

在创造服装色彩环境时,设计师不仅要注意它的色性配置的美感,而且还要有意识地应用联想的方法来加强效果,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加强服装的个性情感作用。[6]故设计师可以依据原有物象的色彩情感,在色彩处理上可以做“神似”的重构。重构后的新色彩与色彩间的关系可能保留了原有物象的感情,也可能背离其感情色彩,但仍保留其原有物象色彩的意境与情趣。在重构的过程中,需要创造者对原有物象色彩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而不是简单表达出来的形与色的再设计。通过设计大师的作品,结合自身的理解,对以下方法的针织女装色彩情调做了分析。

如图4所示,运用吸附式法,以一副水墨作品为灵感小样,将水彩颜料融入水中,笔尖轻轻地进行搅动,选取的色彩不同会呈现不同的色彩情调,进而将其运用到不同款式的针织女装中,既能呈现出若隐若现的画面,又能让人从中体会色彩的意境与韵味。

如图5所示,该作品是提取蝴蝶翅膀上的一部分色彩而形成,再从中提取出美的、新鲜的色彩进行编排设计,提高其色彩明度和亮度,使之产生新的色彩形象,该色彩情调注入到针织女装中,色彩和几何抽象纹样组合成万花筒的样式,用线条拼凑出来一个让人眼晕目眩的背景,整个色彩感觉贯穿着一种闲适随意的气质。

(二)色彩肌理

色彩肌理是指运用特定的物质材料与相应的处理塑造手法所形成画面的组织纹理。其塑造方法多样,依据一定的理论及应用技巧,相同的色彩也会产生不同的肌理感,如厚与薄、浓与稀、透明与不透明等。在色彩肌理的设计中,应充分体现自然肌理、人工肌理、视觉和触觉的运用,自然中的花草枝叶、飞鸟走兽等都具有一定肌理,有形的语言和无形的文化融合,人为元素、视觉和触觉的处理、组合,可以产生几何化、碎片化、模糊化的效果,故针对色彩肌理的创新能给针织服装色彩带来全新的解构。

1、自然肌理的解构

自然肌理即在自然界中,受地理、气候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使得物体表面所产生的肌理纹路变化,如木、石等没有经过加工所形成的肌理。木材肌理通过木材自身的天然纹理和质感赋予针织服装新的面貌,突出自然、生动的本性。如图6所示,该设计作品将木材肌理运用到针织女装中,增加服装的节奏感,著装后也形成一种流动感。如图7所示,将石头肌理进行变化创新,运用条纹的四周蔓延、不规律的纹路及条条沟壑组织形成新奇的图案,将其纹理运用在针织女装中,带给人一种深邃神秘的感觉。

2、人工肌理的解构

与前面的自然肌理相对应,人工肌理则是由人为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新的肌理效果,包括刀刻、针刻、刮擦、拼贴、复印、感光等。人工肌理元素的处理更富有主动性,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利用逆向思维展开设计,当然在人工肌理的处理中,可以将个人的情感予以表达,比如人的喜怒哀乐等运用夸张或简化的手法,使之呈现新的色彩和图案。如图8所示,该作品以手指指纹为设计灵感,通过挤压的方式予以塑造,强调一种自由和趣味感。

3、视觉和触觉肌理的解构

上述基于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的解构,其目的都是为了达到视觉与触觉相融合的美感。视觉肌理即通过人们的眼睛所看到的或直观感受到的自然肌理;触觉肌理是通过人的手、脚等触觉器官将所感受的物体经人的联想转换成某种视觉信号,并来传达一定的视觉信息,进而体现出一种与手绘迥然不同的审美心理效应。如图9所示,该作品以自然的梯田为设计灵感,通过重组和解构将梯田流动的曲线与色彩巧妙地组合,从而形成一种流动与疏密错落的层次肌理。而触觉肌理即用手触摸就能感受到的肌理,一般是通过拼压、模切、雕刻等加工方式而得到的,如针织服装中的立体绣、3D印花及通过不同的编织工艺组织而成的钩编织物,其强调一种三维立体的视觉与触觉效果。

结语

解构主义打破了传统设计体系中过于僵化和结构体系化的传统思维模式,实现了不可能到可能的探索过程,其不仅是对旧事物的解读、重构和美化,也是对时装色彩创意方式的深刻解读。解构主义下的针织女装色彩设计的关键在于创新和重组。本文基于解构主义理论的概述,重点阐述了针织女装解构设计的方法,并进一步结合现有设计大师的作品,从色彩解构重组、色彩情调叠加、色彩肌理架构互补等方面进行应用设计。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在理论层面上提高对色彩创意的认识,能从解构视角揭示针织女装色彩设计的内涵与方法,能进一步达到针织女装技术美与色彩美的统一,能使设计师运用新的思维方式,诠释新的色彩肌理,以更好地推动我国针织女装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朝.极致绚烂—解构主义语境下时装色彩设计[J].流行色,2013(12):112-115.

[2]刘伯荣.解构主义方法在针织服裝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10):62-65.

[3]宋晓霞.针织时装的视觉创意手法初探[J].丝绸,2005(7).

[4]李莉婷.服装色彩设计(第1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5]陈金怡.王璇.针织服装民族化设计浅评[J].针织工业,2004(5):101-104.

[6]周文杰.浅析服装的绿色设计[J].丝绸,2002(7):9-11.

胥筝筝

绍兴文理学院

郑宪恒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

猜你喜欢
解构主义应用
解构主义对现代园林与景观设计的影响
重塑与解构
疯癫亦梦幻
具象诗:文字的张力或诗性的缺失?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