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当“高宾”

2019-07-09 07:37徐朝阳
民族大家庭 2019年3期
关键词:姨妈家小惠岳阳

文/徐朝阳

“新郎倌,新姑娘,大家说你好大方。发了烟糖发槟榔,顺顺当当去拜堂;早生贵子当爹娘,荣华富贵登京堂……”这是一首流传于我老家湖南益阳、岳阳、常德一带的婚嫁民谣,我正在网上浏览这些民俗信息时,表妹小惠的电话打了进来。

“朝阳哥,下个周末我要结婚了,你这个大记者一定要来给我做高宾啊!”

“恭喜你了,小惠。说吧,要哥给你准备点什么礼物啊?”

“家里什么都准备好了,你早点儿来就行了。”

在我们老家的婚嫁习俗中,女孩出嫁时前往送亲的叔伯婶娘、兄弟姊妹都被称作“高宾大人”,男性为男高宾,女性称女高宾。听说以前用花轿迎亲时,还要有两抬专门供男女高宾坐的轿子相伴。现在不用花轿了,但高宾也是要安排到最好的车上,而且婚庆当天,男方不仅要给高宾发红包,还要专门请人来陪高宾喝酒、打牌,可以说是享受着贵宾般的礼遇。

回到家里,母亲显然也接到了小惠的电话,问:“朝阳啊,我们给小惠准备点什么礼物呢?”

“要不我们给小惠买台最新款的华为手机吧。她常年工作在高铁列车上,需要一部网络好、照相功能好的手机。”我想了想说。表妹大学毕业后进入铁路系统工作,现在是一名高铁动车组的列车长了。

“还是你们年轻人想得周到啊!”母亲感叹道,“你两个妹妹结婚时,可没这么好的福气呢!”

母亲的话把我的思绪一下带回到20多年前。那时候,我们还住在农村,家里的收入主要是父亲在水机站工作的微薄薪水,母亲带着我们三兄妹起早贪黑种了六七亩田地,但始终无法改变穷困的面貌。因此,妹妹们出嫁时也谈不上风光了。

大妹出嫁时,我是第一次做高宾。那还是1993年的事了,我记得他们结婚时是正月初六,妹夫是和他的朋友开着两台手扶拖拉机来接亲的,那一天特别的冷,坐在毫无遮拦、寒风扑面的车斗里,我们一个个被冻得鼻涕直流,有两个表弟还因此感冒了,本想到姐夫家大吃大喝一顿的他们什么也吃不进,屁股上倒是结结实实挨了两针。

小妹出嫁是在1998年春天的一个周末,那时候我们家的两层小楼建好还没有多久。在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带着两台中巴前来迎亲的二妹夫走下车来,把小妹抱到了车上。小妹穿的那件红红的旗袍就像太阳一样,照亮了她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的脸庞。来接亲的一群年轻人则一拥而上,从家里抬出了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嫁妆。我作为高宾,坐到了第一辆中巴的副驾驶位置,好好地欣赏了一回洞庭湖畔那秀美的水乡风光……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表妹小惠出嫁的日子了。当我开着车载着父母行驶在宽敞的杭瑞高速公路上,我的思绪也飞得很远。以前从老家益阳出行,都要走那上坡下岭、坑坑洼洼的简易公路,每次到岳阳表妹小惠家走亲戚时,还要两次从洞庭湖和洞庭湖的支流上坐轮渡,遇上大雾天气或者洪水期一堵就是几个小时,现在路好走了、桥也通了,那里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大大地提高了。

车到岳阳市郊的姨妈家附近后,我发现,昔日那个贫穷的小山村现在建起了一幢幢别墅洋楼,姨妈家的砖瓦房也已经被一栋装修一新的三层楼房所替代,亲友们正在忙着贴对联、杀鸡宰羊,房前屋后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

接过姨父递过来的烟,听完姨父不无满足的介绍,我这才知道,姨父家这几年借着党和国家振兴乡村的好政策,在市郊办起了一家农家乐,开发了一个100多亩的鱼塘,为喜欢郊游的城里人提供农家柴火饭和垂钓、水果采摘等服务,生意红火。

正说着,表妹穿着一袭白色的婚纱出现在我们面前,盛装之下的表妹更加漂亮了。

“好靓啊!”我笑着和表妹打趣。说话间,房外突然鞭炮震天,原来妹夫小亮的迎亲车队已经开到了姨妈家的小楼前,我赶忙走出门去迎。好家伙!几台深色的奥迪车摆成了一条长龙,打头的花车上装饰着一大簇粉红的玫瑰,漂亮极了!

最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表妹的新房在长沙,奥迪车队却并没有上高速开往长沙,而是开往了岳阳高铁东站。直到我们一行被引导到一列簇新的“复兴”号动车组前,我们才知道,表妹他们居然包下了整节一等座车厢作为他们的迎亲花车!最为难得的是,铁路部门还把整节车厢装饰一新,不仅贴上了大红的“囍”字,车窗和座位上还增加了很多温馨喜庆的设计……

动车启动,几个小侄子迫不及待地拿出硬币模仿电视新闻里的做法做实验,看到列车时速达到300公里,硬币依然稳稳竖立时,人群发出阵阵惊叹……不到半个小时,美丽的星城长沙已经遥遥在望。我不由得发自内心地感叹,我们伟大祖国和我们生活的变化,真的只能用一句话概括: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猜你喜欢
姨妈家小惠岳阳
称体重
您的脸像水蜜桃
脸盲
季传富
小惠的心事
送出去的儿子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打的的学问
我和农家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