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打民族牌、走特色路、靠绿色富”掀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热潮

2019-07-09 07:37向世兵谭晓星
民族大家庭 2019年3期
关键词:长阳创建活动民族团结

文/向世兵 谭晓星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武陵山区、清江中下游,全县国土面积3430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62个行政村(社区),境内主要居住着汉族、土家族、壮族、苗族、侗族等26个民族,总人口41万,其中土家族约占65%,是全省唯一一个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2018年6月,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全面启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打民族牌、走特色路、靠绿色富”为路径,将创建活动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相融合,全县处处涌动着“民族团结一家亲,携手共进谋发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热潮。

核准站位点,领航创建工作

长阳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安排部署。

向上争取力度加大。通过多形式的汇报争取,长阳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得到了省、市民宗委的大力支持。在2018年省“616”工程对口支援长阳专题办公会上,省民宗委明确表示将全力支持长阳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2018年5月以来,湖北省民宗委、宜昌市民宗委的主要负责人分别到长阳实地调研,就长阳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关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对长阳的民族工作尤其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研究部署创建工作。长阳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和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2018年6月29日,召开了高规格、全领域的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动员会;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听取创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难与难题,为创建工作提供好的工作环境。

加强创建工作领导。健全创建工作组织网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各创建单位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抽调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创建工作,构建了“党委统领、政府主抓、分工协作、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责任明确、层层抓管、互相配合、共同推进”的创建格局。为做好督导指导工作,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还设立了7个创建督导组,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检查、指导与督办。

认真谋划创建路径。在认真研究领会国家、省、市对开展创建工作的要求规定,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县情,制定下发了《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从目标任务、时间步骤、措施保障等方面对开展创建活动进行了明确。为明确任务责任,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创建效果,研究制定了《创建活动测评指标》《“七进”工作参考模板》《测评指标细化表》以及《工作任务分解表》。

校准共鸣点,营造创建氛围

长阳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注重加强宣传工作和示范引领工作,营造良好的创建活动氛围,激发各族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加强宣传,把思想统一到创建活动上来。通过县电视台、中国长阳网、电子显示屏、宣传专栏和新媒体等宣传平台、以及各级各类会议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目的、意义,把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创建活动上来,自觉以实际行动参与创建活动。加强对创建活动的宣传工作,积极向社会各界推介创建活动开展情况,扩大影响力。汇编发放《创建知识读本》《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宗教知识100题》等创建活动资料,并通过编发工作简报、利用建立的创建工作QQ群、创建工作微信群推送专题信息、宣传先进典型。

营造氛围,把目光聚焦到创建活动上来。坚持以短信、横幅、标语、简报、墙报等多种形式,在人员密集区域、办公场所和电视、报刊及各类新闻媒体上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规及创建成效;通过制作大型宣传广告牌、宣传专栏、公共设施LED播放宣传标语等营造氛围;2018年,结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成果展”,展览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5个板块全面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树立典型,把行动对齐到创建活动上来。一是善借风力好扬帆。长阳先后组织4批(次)“七进”类型单位人员赴贵州、恩施、五峰、宜昌等地被命名为国家级、省级示范单位学习借鉴开展创建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掌握创建工作的方式方法,为创建活动开好头、起好步奠定基础。二是激励先进鼓士气。通过逐级推荐,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了一批县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增强了各级各部门创建的信心和动力。三是打造精品带全局。在注重全面创建、整体推进的基础上,重点在“七进”类型中打造20个在省、市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创建示范单位,用身边的典型来带动创建工作上台阶、上档次。

找准契合点,丰富创建内涵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事关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一件大事,坚持把创建活动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相融合,达到了以创建成果为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发展的“润滑剂”。

助推经济发展开展创建活动。坚持把创建活动融入抢抓武陵山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省“616”对口支援工程和宜昌市对口支援长阳等重大政策机遇之中,以创建活动凝聚经济发展动力、营造经济发展环境,助推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2018年,长阳实现生产总值145亿元,增长8%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5亿元,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77.9亿元,增长11.3%;外贸出口6400万美元,增长2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34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58元,增长10%。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分别位居全市9个县市区第1位和第3位,呈现出奋勇赶超、竞进提质的强劲态势。

聚焦精准扶贫开展创建活动。坚持把创建活动融入到精准扶贫等各项工作之中,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年争取整合资金10.57亿元,新发展魔芋、高山蔬菜、柑橘、茶叶等特色基地4.7万亩,帮助贫困户种植产业树75.2万株,脱贫销号6000余户近2万人,出列贫困村9个,易地扶贫搬迁3000余户9000余人,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近4000户。健康扶贫工作受到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

突出民生改善开展创建工作。始终把推行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程、助学启智工程、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工程、大病关爱工程、民福工程、城乡贫困救助工程、精神病防治康复工程”和“科技富民计划、一村一品计划”等“七项工程两项计划”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来实施,2018年民生支出32.2亿元,增长13.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较好解决了上学难、看病难等事关各民族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让民生保障更全面更显著,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围绕环境改善开展创建活动。注重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全县154个村全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客车、有线电视、通讯的目标,农村安全饮水和农村电网整改均已完成90%以上。抓住新型城镇化试点机遇,强力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活动,城市管理和文明水平显著提升。抢抓民族特色小镇、美丽特色村寨建设机遇,突出清江山水和巴土文化,深入推进特色乡村建设,建成了一大批以休闲游、观光游和生态游为主题的美丽乡村。

彰显民族特色开展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穿民族服装,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建民族村寨,吃民族美食”推广活动,让民族特色在创建活动中得到保护与传承。如:长阳瓴悦饮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举办的“品长阳美食,赏土家文化”土家美食品鉴会,不仅推介了土家美食,还展示了具有土家服饰元素的工服。资丘镇荣登“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榜单后,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结合文化传承开展创建活动。将创建活动根植于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之中,用民族文化的传承加强民族交流与促进民族团结。如举办的“民族团结一家亲”2019迎新春百姓春晚,开展的“民族文化(戏曲)进校园”,举办的“2018年南曲培训班”等活动,都贯穿了民族团结进步这条主线。资丘镇杨家桥村被命名为首批湖北省特色文化村。

维护社会稳定开展创建活动。县内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把依法开展宗教活动与开展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深化了“国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报党刊、中华传统文化、法律法规、‘五个认同’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火烧坪乡党委、政府结合在全乡大力开展的家风建设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更加落地接地气,深受全乡各族群众的喜爱,取得了以“小家”促“大家”、以家风带民风的可喜效果,营造了家庭和睦、邻里友好、风清气正、社会稳定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长阳创建活动民族团结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民族团结之歌
省“616”工程对口支援长阳专题办公会召开
长阳富硒生态茶园开发探析
十佳工作品牌 “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
省妇联精心组织开展“我爱我家”主题系列活动 大力推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创新发展
2016长阳音乐节工作协调会召开
爱,是一曲温暖和弦——记漳浦地税“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活动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