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权制度的附庸

2019-07-12 03:43易恬恬许慧琼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女性

易恬恬 许慧琼

摘要:《舞姬》是森鸥外基于其留德经历而创作的短篇小说。本文将以在《舞姬》中出场的三个主要女性人物为研究对象,浅析父权制度对森鸥外笔下艺术形象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舞姬;女性;父权制度

中图分类号:1313.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2-0052-01

太田丰太郎是在母亲和上司的期待下于德国留学的青年。在偶然的情况下,与美丽却贫穷的舞女爱丽丝相遇,并向其提供了帮助。爱丽丝爱上了丰太郎后,为其生下了一个孩子。但是,太田丰太郎却为升官的欲望所驱使,抛弃爱丽丝回到了日本。爱丽丝受到强烈的精神打击后,走向了精神失常。

在过去的研究里,常常以太田丰太郎为研究对象,对女性人物的研究相对较少。在这篇小说里,主要的女性人物有爱丽丝、爱丽丝的母亲以及丰太郎的母亲三人。从这三人的命运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父权制度对女性的深刻影响。

一、女权意识的萌芽

《性政治》的作者米尔特认为,在父权社会里,男性占有支配者的地位,而女性往往是被支配的角色。男性剥夺了女性的受教育权利、就业权利和政治权力,将女性置于社会中次要的地位。建立主体意识和平等意识,是女性打破男性支配的重要的第一步。女主人公爱丽丝虽然没有受到充分的教育,但自幼爱读书,虽然生活贫困也常常借书看。实际上,爱丽丝与丰太郎来往的原因之一,便是因为丰太郎的家里满是名家的书。爱丽丝通过与丰太郎的交往,提升了自己的文化水平,也拥有了主体意识。同时,爱丽丝拥有独立的收入,并不是完全依赖丰太郎生活。这体现了爱丽丝的平等意识。

但是,爱丽丝与丰太郎的爱隋观却有所差异。当丰太郎得到拜见大臣的机会时,便接受朋友的意见抛弃了爱丽丝。丰太郎把两人的感情当作了有失检点的行为,把荣达当作了人生的中心,而把爱情当作了附属品。而另一方面,爱丽丝则把爱情当作了生活的中心。这种爱情观的形成,与将女性摆在男性附属地位的父权制度息息相关。实际上,爱丽丝也清楚男女之间的差异,在有被抛弃的预感时,也只是乞求丰太郎不要抛弃自己。

二、作为客体的女性

波伏娃说,女性是第二性,是排除在男性以外的“他者”。权力归于男性,女性仅仅是附庸。爱丽丝的母亲受到了父权制度的影响,把女性当作了男性的附属品。为了从男性那里获取保护和金钱,她强迫爱丽丝答应座头的性要求,也能默许爱丽丝和丰太郎的交往。波伏娃强调女性的经济独立,认为如果男女在经济上无法得到平等,那么在其他领域也不可能平等。爱丽丝的母亲既没有主体意识,也没有自己的工作,换言之,无法做到经济独立。为了克服生活的困难,向男性求助是她的唯一办法。同时,在父权社会里,男性对女性拥有支配权,而女性则处于被男性支配的地位。爱丽丝的母亲认为女性的身体属于男性,而轻视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自主权。从其强迫爱丽丝向座头出卖身体的行为,就可以看出她将女性视为男性支配物的观点。

三、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

太田丰太郎的母亲把作为独子的丰太郎看作自己生活的唯一动力。她在丰太郎的父亲尚在世时,辅助丈夫对丰太郎进行了严格的教育。在丈夫死后也继续了这种严格教育。丰太郎的母亲缺乏主体意识,将丰太郎的出人头地当作自己人生的目标,没有考虑过作为独立个体的自身的人生价值。她作为传统女性的代表,将自己视为丈夫和孩子的附属品。

同时,丰太郎的出仕,也是走的父权社会的传统道路。丰太郎被要求拥有男性的气质,即坚强的性格。在爱情与荣达的两难之间,被要求放弃爱隋求荣达。父权社会规定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男性代表了理性、积极的价值,而女性则代表了感性、消极的价值。丰太郎受到此种观念的影响。在感受到自己软弱的性格时,也责怪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当船离横滨港时,连我自己也感到奇怪:曾自认为是盖世豪杰的我,竟止不住泪水湿透了手帕。然而,这倒正是我的本性。此心竟是生而如此呢,還是由于早年丧父,在母亲手下长大而形成的呢?”

四、启示

父权制度不论在西方社会还是东方社会都存在。在《舞姬》中,森鸥外描写了受父权所压迫的女性形象。爱丽丝虽然有一定的先进意识,但终因被男性抛弃而落到精神失常的境地;爱丽丝的母亲没有把爱丽丝当作独立的人,一心寻求男性的庇护;丰太郎的母亲亦将儿子当作自己生活的中心,没有自己的人生。她们都是父权制度的牺牲者。国际上的妇女解放运动,是从女性有了工作,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开始的,《舞姬》中的女性们受到了时代的局限,依附男人常常是不得已。而在现代社会里,女性已有了充分的条件追求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平等,在这种情况下,为自身的权益而奋斗,既是女性的权利,也是女性的义务。

猜你喜欢
女性
女性尊严的艰难追寻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浅谈《红楼梦》的女性崇拜意识
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女性——斯嘉丽
由称谓语看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