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音乐中萨克斯管的发展趋势

2019-07-12 03:43夏子昱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萨克斯管发展

夏子昱

摘要:在1870年的法国,随着战争的失利,法国境内一系列的经济活动也随之被取消,其中就包括萨克斯管的发明人阿道夫·萨克斯在巴黎音乐学院的萨克斯管演奏课程。而该乐器的再一次重新走向系统化的教学与发展则是在七十多年后的1942年。所以萨克斯管基本上很少有十九世纪的曲目作品,而在它真正开始发展时,它所处的环境,正是当时的音乐家们由传统写作形式转向无调性音乐、极端的旋律走向与节奏变化的一个转变时期。在此期间,也诞生了非常多的意义重大的作品。而究其历史,萨克斯管的发展方向则也与其他任何一个族系的乐器发展也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所以,探讨萨克斯管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对我们今后的演奏与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萨克斯管;现代乐;发展

中图分类号:J621.2-4;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2-0074-01

一、在二十世纪的发展

任何与音乐相关的活动都依托于各种风格的曲目,同其他的艺术与科学的发展一样,音乐的创作不会在已有的写作手法上长时间滞留。各种现在我们已知的、有区别于过去的音乐的诞生,有着它的必然性。而二十世纪古典音乐的产生之初,虽然在当时也曾经难以被听众所接受,但是经历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和音乐家们的推广,在当今却也被很多音乐家以及爱好者们所推崇。

在浪漫主义晚期时,很多的音乐作品中的调性已经由简单变得复杂。例如在俄罗斯作曲家亚历山大·格拉佐诺夫(Alexandre?Konstantinovitch Glazounov)为萨克斯管所写的《降E大调中音萨克管协奏曲》中,作曲家所使用的和声以及其中的调性变化则已有区别于之前的一些音乐作品。随后,从在二十世纪一十年代开始,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演出之后,影响了很多作曲家开始对创作时旋律的结构开始了重新思考;而与此同时,德国作曲家勋伯格Arnold Sch?nberg开始将他的作品创作风格,由浪漫晚期的复杂调性开始转变为无调性音乐。并在十几年后创立的十二音体系。这些作曲家们的创作大大影响了同时期的其他作曲家,其中也不乏深受其影响力的作品。如后来为萨克斯管创作过《奏鸣曲》的保罗·欣德米特、创作出《传奇》(legende)的佛罗伦·施密特等。这些作曲家们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创作了一定数目的区别于以往并符合当时音乐风潮的作品。他们的创作使萨克斯管的音乐开始尝试向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发展,并凭借着萨克斯管这一乐器的本身特点使其音乐的发展拥有了无限的可能性。

二、新时期的发展趋势

(一)民族化的发展

首先值得被提起的是日本的音樂家们。在二十世纪末期,一些日本音乐家开始去往法国留学,例如野田燎(Ryo Noda)在法国学习时,使用模仿日本民族乐器尺八的手法,为萨克斯管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即兴曲》系列,该系列中,野田燎在创作旋律时,使用了大量的日本民间音乐的传统调式,并加上了很多现代音乐的写作技法。作曲家的这种创新模式,一方面拓展了萨克斯管音乐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也将日本本土的文化推向了世界并使听众们广泛接受。而与此同时,日本的其他作曲家如Fuminori Tanada、武满彻等人,也受此影响从而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同时,在我国,也有大批的音乐家对萨克斯管音乐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梁雷先生就先后为萨克斯管创作了一些作品,例如《京剧独白》、《潇湘的记忆》等等。在他的作品中,作曲家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些表演手法,将作品的演奏变得拟人化,例如只使用吹嘴进行演奏等等,正如他本人所说:“当哨口被从乐器上摘下来的时候,乐器就无法正常发音。这就映射了处于这个悲剧中的女主人公的状态——无处伸冤,有口难言。”在这种创新手法下,萨克斯管成功的与中国民间艺术相融合。

与此同时,作曲家钟耀光先生也尝试了将萨克斯管与有编制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团糅合在一起,并为此谱写了一系列的作品,在其作品中大量的使用了民族打击乐器。另外,作曲家田蕾蕾女士也为萨克斯管与中国民族管弦乐团创作过《第一号萨克斯管民族管弦乐团协奏曲》,该曲中使用到大量中国西北民间音乐的素材,同时也使用到大量现代音乐的写作手法。这些音乐家们不仅为西洋乐器本土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对现代萨克斯管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革命性尝试。

(二)走向与世俗化音乐的融合

萨克斯管音乐的古典曲目在二十世纪初期时处于一个相对停滞的发展状况,但是却在同期的爵士乐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推崇,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初期的爵士大乐队里面。而在之后一直到今天为止,萨克斯管在爵士乐里也拥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也影响到了后来的作曲家们对萨克斯管音乐的创作。

例如在爱迪生·邓尼索夫(Edison Denisov)的《奏鸣曲》里,其中的和声与旋律明显受到了波普乐(Bebop)的影响。又比如罗伯特·穆钦斯基(Robert Muczynski)所写的《奏鸣曲》Op.29里面的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也明显的是美国风格。罗伯特·莫利内利所写的《来自纽约的四幅图画》(Four pictures from New York)则完全是依托于美国的世俗化音乐所创作的。克里斯蒂安·劳巴(Christian Lauba)的《难题》(hard)一曲里,也要求演奏者做出类似于摇滚乐之类的效果。

这些作曲家中的大部分并不仅仅是要将世俗化音乐中的素材与写作手法融合到自己所创作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在尝试能否在保证将作品本身的艺术性保留的同时,将作品变得容易被更加广泛的听众们所接受。而实践的证明则无疑是成功的,毕竟雅俗共赏的创作往往更加容易得到大众们的欢迎。这种尝试极大的拓宽了萨克斯管音乐发展的路径与方向,相信在往后,会有更多的容易被听众接受的作品出现。

(三)向更加学术化的发展

任何曲目的产生都离不开作曲家与演奏者的协同合作,而萨克斯管亦是如此。与其他的历史悠久的乐器不同,萨克斯管本身因为其发展起步时间较晚,所以它在二十世纪之前的曲目库等同于虚无。但这也恰恰让萨克斯管脱离了与其他乐器不同的束缚,使其成为一个拥有着丰富变化的乐器,而这种特性,则非常适合于现代音乐的演奏。所以近几十年来,为数众多的作曲家们为萨克斯管创作了丰富的现代音乐曲目。

萨克斯管音乐在学术化发展的方面,主要是依托于各个音乐学院里面的教师与学生对最新创作出来的曲目进行探讨研究。笔者也曾参与过自己音乐学院的作曲教师最新作品的试演当中,作曲家当时模仿苏格兰风笛为四把萨克斯管创作了一首室内乐作品,并获得了成功。然而在更多的时候,作曲家们会像科学研究人员做实验一样尝试各种各样全新的演奏手法和模式,并通过学生以及听众的反馈进行研究、学习。在这种尝试模式中,作曲家会将摒弃以往的手法,追求创新。例如将节奏变化为完全自由、大量使用微分音程从而创作出极端的听觉效果以及迅速且夸张的力度变化等等。

将音乐变得学术化,其核心在于不停地尝试、进行创新。学院里的研究更多的是将其产出的作品变得具有引领性,例如各个时期的先锋派音乐作品。现在也有更多的作品的表现形式已经不限于谱面上所有的音符,甚至开始追求其在舞台上展现时的效果,包括舞台上的灯光,演奏者的演奏姿势等等。这是因为在过去几十年中,即兴音乐(improvisation)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即兴音乐讲究偶然性,也就是在音乐表演过程中带给听众与预期不一样的效果。这种形式的创作对于萨克斯管音乐的曲目丰富量以及表演形式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萨克斯管音乐的发展在近几十年里,拥有着一个视野无限的历史。从最初只拥有着一个固定且狭小的曲目量的乐器,发展为今天的一位拥有着丰富变化的宠儿。值得高兴的是,在各个风格的音乐里,萨克斯管都拥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也并不是所有的曲目都能够完全被大众接受。我们需要做的,是在现有的基础上不停的进行创新以及尝试,也只有这样,萨克斯管音乐的发展才能变得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萨克斯管发展
形态与层次在多声部写作中的运用——以我的萨克斯管四重奏《八段锦》为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萨克斯管在民乐队中的运用
萨克斯管在演奏过程中的音色控制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我国萨克斯管未来的发展思索
探究演奏者对萨克斯管音色的控制与掌握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