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廉者真爱国

2019-07-13 05:13张桂辉
杂文月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贾似道文龙陈氏

张桂辉

唯有廉者真爱国。这是四月底的一天下午,在福建莆田与近百名杂文家、杂文人同谒“玉湖陈氏祖祠”得出的“结论”。位于莆田市区荔园路1026号的陈氏祖祠。26年前,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那天,我在进入祖祠之前,发现门廊两侧,悬挂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两块竖书标牌,牌子不算醒目,却吸引我的眼球、引发我的思考。随后,一番参访下来,心中肃然起敬的是。发生在玉湖陈氏身上浓烈的爱国情怀、可敬的清廉之举。

玉湖陈氏始祖陈仁的四世孙陈俊卿,以榜眼及第,官至左相。他为官清廉、忠义直谏、不畏权势、任人唯贤,是宋代著名的忠臣贤相。有“理学廉臣”之誉的俊卿四子陈宓,嘉定三年(1210年)秋,调任安溪知县。当有县吏依“惯例”向他送上各种不必上缴、可自行支配的银子时,陈宓正色道:“一旦这钱成为私有,便是赃物了。这个‘惯例,坏了多少贤士大夫啊!”当即下令,把钱归入县库。民族英雄、陈俊卿五世重侄孙陈文龙,其仕途“第一站”,是今浙江绍兴越州镇东节度使判官。上任伊始,便毫不犹豫地举起草除政弊之剑,挥动反腐惩奸之斧,公开声言:为官“不可以干以私”。后来,陈文龙官至监察御史,不辱使命,秉公执纪,屡屡弹劾曾经极力举荐他、又想利用他的权臣贾似道。咸淳八年(1272年),临安知府洪起畏。在贾似道授意下,推行用劣等公田强行更换肥腴良田的“类田法”,导致“六郡之民,破家者多”。陈文龙慷慨上疏,终于逼迫贾似道废除此法,黎民百姓称赞其“乃朝阳之呜凤也”……

这些青史留名的玉湖陈氏,所以忠贞节义、爱国清廉,与其优良家风,密不可分。以陈文龙之叔陈瓒为例,雖是一介平民,却身在莆阳,心怀天下。宋末,政治腐败,元军侵扰,天下大乱。值此危难之际,家有遗风的陈瓒,时常散发粮米,以济饥寒百姓。他说:“吾家世受国恩,当为国收民心耳。”德佑元年(1275年)春,元朝大军沿长江东下,南宋政权濒临崩溃,朝廷重新起用陈文龙为侍御史。景炎元年(1276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兴化城陷落。文龙被俘,陈瓒义愤填膺:“侄不负国家。吾当不负侄。”于是,秘密部署,招募义军,誓死抗元。次二年十月十五日,元兵攻破兴化府城墙后。拒不归降、年仅45岁的陈瓒,被唆都下令五马分尸。公道自在人心。陈文龙以身殉国。陈瓒壮烈牺牲后,分别获谥“忠肃”“忠武”。因而,叔侄二人并称“抗元二忠”。

离开玉湖陈氏祖祠多日了。“爱国”“廉政”连同上述两块牌子,不时在脑际浮现,联系到陈俊卿、陈文龙等人的壮举廉举,心中感慨良多。白居易有诗曰:“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由此推论,当今少数腐败分子,涉案金额,动辄几百万、几千万,不论是贪污,抑或是受贿,从小处讲,是在刮民脂民膏;从大处讲,是在挖国家墙脚。至于外逃贪官,更是令人发指。以“百名红通人员”为例,他们不论职务高低、身份如何,哪个不曾接受过爱国主义教育?哪个不知为政清廉的要义?可是。当他们狐狸尾巴行将暴露时,一个个如丧家之犬,惶惶然逃到国外。据悉,四年多来,先后已有56人归案,其中不乏主动回国投案者。如,“红通”头号嫌犯、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其辗转多国,逃亡时间长达13年。曾经声称“死也要死在美国”。假如不是我国反腐追赃力度大,且其后期在美国成了“无人可靠”“无钱可花”“无路可走”的三无人员,说不定至今还心甘情愿寄人篱下呢。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內部诸要素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综上所述,顿有所悟:爱国与廉政,并非相互孤立的,而是有內在联系的——真心爱国,必须廉政;唯有廉者,方真爱国。反之,既无“爱国”可言,更不配说“爱国”!

猜你喜欢
贾似道文龙陈氏
习练陈氏太极拳有效缓解焦虑症和抑郁症
郭文龙
顶级画家
顶级画家
远行
胜利就在明天
好的设计应该是有气氛、有故事感的——专访天比高空间设计谢文龙
民国《姜山陈氏新祠宗谱》述介
陈氏定瓷入选十大文化产业优质产品品牌
陈氏验方回乳灵回乳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