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促进同伴交往的实践与思考

2019-07-15 06:45
江苏教育 2019年47期
关键词:同伴班级班主任

现代儿童的交往水平除了受意识、情感、认知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班级土壤”联动家庭,双向互动,创生班级活动新样态,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亲历、全息成长”,从真正意义上关注、改善和重建学生的人际关系,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一、让日常创新活动成为良好同伴关系形成的润滑剂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级这一学生生活、学习、交往的基本场所,创生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管理重心下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交往体验,形成交往技巧,提升交往能力。

1.岗位体验增进同伴相互理解。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为每位学生创设“公开亮相”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管理的体验。笔者所带的班级多年采用“值日班长”制,下设“文化宣传部、文体组织部、生活服务部、纪律监督部”四个部门。每位同学按照学号轮流担任一天“值日班长”,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做好当天提醒督促、常规管理、问题汇报、填写“值日大事记”等系列工作。笔者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同时赋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权利,创设同伴交往的机会,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四个部门”模糊了“领导”和“被领导”的界限,由“值日班长”岗位体验产生具有领导力的学生担任“临时部长”,牵头招募愿意参加或者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成为本部成员,共同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和组织。在组织运行过程中,我们定期轮换“部长”进行角色体验,让每位学生在参与管理中进一步熟悉和了解他人,发现自己,学会换位思考,摸索交往技巧,在教师的帮助中积累交往经验,重建或改善人际关系。

2.主题活动促进同伴合作交往。

班级活动的创生,需要班主任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多方力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在活动中提高交往技能,提升道德素养。如开展“班级新年”主题活动:美化教室、“班级嘉年华”二手物资交换会、设计新年海报、设计新年纪念品、班级“年度人物评选”、新年愿望与承诺、互赠礼物与祝福、新年主题征文与评选颁奖、跨年演讲、联欢会、集体生日会等活动。

班级活动采取个体参与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形式,穿插在学生的课余生活里,让学生感受到“别样的班级温暖和精彩”,极大地引发他们参与的兴趣,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班级主角”。为了小组成绩争优创先,学生在家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到校后相互讨论、互相启发,参赛时团结协作,互相鼓励。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活动中交往,慢慢懂得换位思考,包容理解,感受到成长的力量和幸福,这样的小型活动容易成为良好同伴关系形成的润滑剂。

3.“班级品牌”提升同伴相互信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打造班级品牌的基石。如在班级创生“诚信超市”等品牌活动。班主任提供一些图书、学习和生活用品,请学生担任“店长”,负责超市的日常运营管理。所有商品开架供应,货架旁边有价格表和钱盒,拿了东西,自己照价付款即可。如果发现收到的钱和货物不符合,超市就此关门。实验结果是“诚信超市”运行良好,并成为班级品牌,影响并调整着学生的行为。应该说,这样的理想结果也是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互动交往形成的,他们以正确的群体价值观引导同伴的个人价值观,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图书漂流角”的无人化管理,考验学生的诚信品质以及主人翁精神,能让学生在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亲历与他人交往的过程,并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让每一位学生切身感受到:我很重要,我们都很重要!

二、让假期系列活动成为良好同伴关系形成的活化剂

假期是师生自主调整身心、促进自我发展、形成综合能力的一个有效时期。班主任合理开发“闲暇课程”,帮助学生进行合理规划,让假期系列活动成为良好同伴关系形成的活化剂。笔者所在的学校就进行了“你好,假期”的课程变革,进行学生假期生活和开学初生活的重建研究。班主任在对学生假期生活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假期生活规划表”,汇总形成班级“3+X”假期生活菜单(见下页表1),学生从中选择“必做”和“选做”作业。

在自主选择“作业菜单”的基础上,学生自行招募队员,形成实践活动“自组织”,在假期里开展公益实践、参观研学、制作实验、才艺修习、科技探索等活动。开学初进行班级展示,优秀作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生假期生活成果展示”。假期活动有效拓展了学生交往的时空,凸显了学生主体立场,充分尊重学生的交往需求,搭建交流平台,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同伴交往的“自组织”“自赋能”与“自生长”。加上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家长的跟进、评价,必然会催生更多学生的交往积极性和技能。尤其是那些平时成绩平平,但是有某方面才能或者责任担当的学生,很容易成为班级“新星”受到关注。改变交往困境,共同奏响班级和谐之音,学生的荣誉感与幸福感由此加强。

表1 “3+X”假期生活菜单

三、让亲子玩伴团活动成为良好同伴关系形成的生长剂

调查发现,部分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正是因为家长的不重视导致的,所以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进行有效整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势在必行。

“亲子玩伴团”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设计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的实践活动,如在重阳节策划了“孝心推销送温暖”亲子活动:第一步,“精心选择购礼品”,让学生召开家庭会议,共同商量街头推销产品,价格不能太高,适合老人使用并有意义能让行人怦然心动;第二步,“真诚童言传美德”,向家人贷款,采购一定数量的物品并走上街头推销,用自己的方式让顾客知道重阳节的意义以及自己推销商品的目的;第三步,“倾情准备献孝心”,让学生用推销盈利为家中老人购买礼物,家长用录音笔录下学生的祝福话语。在这样活动中,家长需要定位以下几个角色:一个耐心的参谋,在推销产品、推销地点的选择以及推销方法方面多给孩子建议,不责怪,多鼓励;一个细心的保镖,注意孩子推销周围的环境,确保安全;一个敏锐的摄影师,及时捕捉孩子活动时的精彩瞬间,用相机记录下来,留下永恒的记忆(假期活动同样需要家长扮演以上三个角色)。

“亲子玩伴团”活动让大人孩子齐参与,家长能够更多关注到孩子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能让部分家长发现问题进行及时教育。家长和孩子萌生主动发展的愿望,在日常陪伴中共进,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同时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训练,让孩子习得相关交往技巧,促进良好同伴关系持续生长。

总之,多年的实践探寻,笔者真切体会到,一个真正有责任感、仁爱之心的班主任,必须首先重视并关注学生的同伴关系,充分调动一切教育资源,创生班级活动新样态,通过开展有计划、有系列的班级活动,为学生创设同伴交往的机会,提供同伴交往的舞台,让学生在同伴交往中了解自己、他人和社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成长。

猜你喜欢
同伴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班级“四小怪”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寻找失散的同伴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