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修辞认知对译文文学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9-07-20 06:16冯全功胡本真
外语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文学性译文译者

冯全功 胡本真

(浙江大学,杭州 310058)

提 要:从原文到译文文学翻译中的修辞认知转换模式可分为3 类:修辞认知转换为概念认知、修辞认知转换为修辞认知,概念认知转换为修辞认知,可以假设3 者对原文的文学性分别起弱化、等化与强化的作用。本文搜集45 个文学翻译案例进行问卷设计,其中每种转换模式有15 个案例,受众为100 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比分析各种转换模式下原文和译文的文学性与审美效果的强弱。研究发现,上述假设基本成立,这在很大程度上证明译者对修辞认知的充分调用能够增强译文的文学性及其作为独立文本的价值。

1 修辞认知的原型界定

国内外修辞学都经历从狭义到广义的转型,其中国内广义修辞学代表人物谭学纯提出过修辞认知的概念。修辞认知是针对概念认知提出的,两者都是人类认识与表征世界的基本方式。谭学纯等认为,概念认知是一种普遍的把握世界的方式,进入概念认知的概念,以一种被规定的语义指向事物的共性,支持概念认知的是逻辑语境,概念组合体现事物的逻辑关系与世界的现成秩序;修辞认知则是一种主体化的认知行为,修辞认知也借住概念,但进入修辞认知的概念往往偏离事物的语义规定(词典上的基本释意),或者说修辞认知消解概念认知的普遍性,能激起具体生动的感性经验,使概念化的语义在重新建构中被编码进入一种新的秩序,支持修辞认知的是审美语境,进入修辞认知的概念挣脱事物的逻辑关系,重建一种审美关系,诗意地展开对象,超越世界的现成秩序(谭学纯等 2006:23)。修辞认知基于概念认知,需要概念认知为其提供参照,同时又超越概念认知,在文学性与审美性方面优于概念认知,尤其是在文学世界。“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谭学纯 2008:174-183),这集中体现在人类的修辞认知上,如对隐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技巧的广泛使用。值得说明的是,修辞认知既可以指一种深层的认知机制,又可以指这种机制产生的外在语言表现,后者是本文的主要考察对象。

我们认为,很多常见的语义型修辞格,如比喻、夸张、拟人、移就、通感、象征、悖论等都属于修辞认知的范畴,被视为“认知性辞格”(刘大为2001:3-58),接纳事物在语义或概念上不可能出现的特征(包括性质与程度两个方面)。冯全功以认知心理(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来理解与界定修辞认知,认为隐喻是最典型的范畴成员(原型),也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冯全功 2017:128)。Lakoff 和 Johnson 认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与体验另一种事物”(Lakoff,Johnson 1980:5),据此,修辞学中的转喻、提喻、拟人、象征、移就、通感等修辞格就可视为广义上的隐喻,都是修辞认知的重要家族成员。其他修辞格,如夸张、双关、悖论、委婉语、转类修饰、敬辞谦辞、一语双叙等,也是修辞认知的家族成员。文学作品中的模糊化语言、词类活用现象、类似魔幻的话语等也是修辞认知的具体表现,可视其为修辞认知的边缘成员。本文也倾向于把修辞认知视为一个原型范畴,成员有典型与边缘之分(其中隐喻为原型,尤其是新鲜隐喻),家族成员的区别性特征包括是否偏离事物的概念语义或逻辑规定、是否能够审美化地展开对象(具有较大的阐释空间)、是否能激起受众的感性经验与新鲜感等(冯全功 2017:128)。修辞认知与概念认知是对立互补、相辅相成、甚至是相互转化的关系,其中的界限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如病根、墙根等死喻就具有较强的概念认知属性,完全失去最初的审美活力,所以从原型视角来界定修辞认知比较合理。

2 文学翻译中修辞认知的3种转换模式与假设

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人类通过语言构建并拥有世界。在文学世界里,语言更是具有本体地位,没有语言,文学作品也就失去存在的依托。作家在写作过程中,会不断地摆脱概念与逻辑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构建修辞化的审美表达。在文学世界,修辞认知优于概念认知,是作品文学性的重要生成机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艺术的手法》一文中指出:“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把事物提供为一种可观可见之物,而不是可认可知之物。艺术的手法是将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手法,因为在艺术中感受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应该使之延长”(什克洛夫斯基 1994:10)。文学作品中的修辞认知也是将语言“奇异化”的重要手段,能够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谭学纯(2004)曾分析过陌生化的运作机制,指出陌生化的关键问题是拉长审美过程。审美过程的拉长也通常依靠修辞认知来实现。换言之,作家的修辞认知(机制)使文学作品的话语表达变得相对陌生与奇异,是作品文学性的重要生成机制,进而将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区分开来。

在文学翻译中,研究译者修辞认知的并不多。邱文生曾探讨过原文中的修辞认知如何通过翻译映射到译文中,提出“译者要在修辞语言的刺激下,进入修辞认知活动,重构概念之间的审美关系,并将审美认知结果尽可能地映射到译语文本中,从而让译语读者也能在译入语语言的刺激下产生审美共悟”(邱文生 2012:30)。冯全功(2013)也强调,译者对修辞认知的积极调用有助于保留原文的审美特质,为译文读者创建一个相似的审美语境,从而提高译文本身的文学性及其作为独立文本的价值。然而,针对修辞认知的认识还远非深入,基本上没有涉及概念认知的问题,更未涉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转换。冯全功提出并通过大量例子论述文学翻译中修辞认知与概念认知的3 种转换模式,即修辞认知转换为概念认知(如把“花容月貌”译为beautiful)、修辞认知转化为修辞认知(如把“花容月貌”译为a face like moonbeams and flower)以及概念认知转换为修辞认知(如把“跪在地下乱颤”译为 trembling like a leaf)。这3 种转换模式以文学翻译中的修辞认知为考察基点(从原文到译文),所以从概念认知到概念认知的转换模式不在研究范围之内。3 种转换模式对原文的文学性分别起弱化、等化和强化的作用(冯全功2017:133)。与其说这是研究结论,不如说是一种假设,还需要大量的验证。值得说明的是,从概念认知到修辞认知的转换需要译者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有一种超越的精神与勇气。如果能够证明其对原文的文学性具有强化作用,那么就可以鼓励译者尽量多地使用这种转换模式,以弥补从修辞认知到概念认知带来的审美磨蚀。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搜集相关文学翻译语料,设计问卷,调查译者的修辞认知对译文文学性的影响,试图从读者接受角度证明(或证伪)3 条直观假设:(1)把原文的修辞认知转换为译文的概念认知弱化原文的文学性;(2)把原文的修辞认知转换为译文的修辞认知等化原文的文学性;(3)把原文的概念认知转换为译文的修辞认知强化原文的文学性。如果能够证实该假设,它将对文学翻译实践有所启发。

3 语料收集与问卷设计

本文旨在验证文学翻译中修辞认知的3 种转换模式对译文文学性的影响,问卷语料的收集都基于这3 种转换模式。这里的修辞认知可理解为作者违反逻辑规定或超越概念语义的修辞技巧,具体表现为比喻、夸张、拟人等。问卷语料皆源自莫言的作品,包括《酒国》和7 部中篇小说及其英译①。随机搜集的原始语料包括222 个翻译案例,属于修辞认知转换为概念认知的有39 例,属于修辞认知转换为修辞认知的有141 例,属于概念认知转换为修辞认知的有42 例。修辞认知转换为修辞认知的最多,且最易识别,这也是处理原文中修辞认知的常规策略。作为一位非常优秀的译者,葛浩文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保留原文中的修辞认知,尽量为目的语读者创设一个和原语读者相似的审美语境。如果从修辞认知到概念认知的转换模式会导致原文的审美损失,那么从概念认知到修辞认知的转换模式便会有审美补偿的作用,在整体上保证原文的审美效果。这种审美补偿手段的频繁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为什么葛浩文的译文在国外能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由于问卷要在笔者的课堂上请学生逐条回答,若把这些语料都放在问卷中会过于耗时,可行性不强,所以我们对其进行精选,最后选出45 组案例,每一种转换模式包含15 例。在筛选相对庞大的修辞认知转换为修辞认知的语料时,我们遵循3 条原则:可识别性,一致性和熟悉性。具体而言,可识别性指原文中的修辞特征最好能一眼看出或容易识别,基本上属于修辞认知的核心家族成员,边缘成员不在选择范围内;一致性主要指原文和译文的修辞特征是一致的,属于修辞认知转换为修辞认知的“同类转换”(同上:130),译文中的措辞和意象最好与原文的相近,以避免对读者的判断造成干扰;熟悉性指原文和译文中的词汇、语言和所涉及的概念(事物)尽量是读者熟悉并能理解的,因为过于陌生的表达与词汇可能会使读者无所适从,难以判断。这样就基本可以保证译文的可理解性以及问卷回答的可靠性。

在最终选取的45 组案例中,从修辞认知转换为概念认知涉及的修辞技巧有比喻、借代、夸张、拟人、通感等;从修辞认知转换为修辞认知涉及的修辞技巧全部为比喻;从概念认知转换为修辞认知涉及的修辞手法有夸张和比喻。45 组翻译案例随机分布在问卷中,这样可避免受试的惯性判断。每组案例的下面都设置2 个5 级量表②,受试需要根据文学性对原文和译文分别打分,5 分代表文学性最高,1 分代表文学性最低。原文文学性的打分主要依靠学生的语言直觉与文学素养,译文文学性的打分则主要通过对比原文进行。问卷开头提供一句话对文学性进行通俗解释:“文学性是文学作品之所以是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陌生化是文学性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在作品本身的形象性、审美性与艺术性,能够增加我们感知的长度与难度,有较大的回味余地”。在回答问卷之前,笔者没有给学生讲过修辞认知和概念认知及其与文学性的关系,以避免对学生的判断与打分造成干扰。针对文学性这个概念,很多学生表示之前讲授文学课的教师有所涉及,再加上问卷开头的通俗解释和5 级量表中的评判标准,基本上可以保证学生对文学性的理解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以下为一条随机抽取的案例回答样本。

流萤如同梦幻,幽幽地飞行。

①---②---③√---④---⑤

Fireflies glided through the air like optical illusions.

①---②√---③---④---⑤

受试会给原文和译文的文学性分别打分,每一案例文学性的变化通过用译文分数减去原文分数来表示。如果一组案例得分为负,表明此例的文学性有所降低;如果得分为正,表明文学性有所增强;如果得分为零,代表文学性基本没有变化。针对上述样本,其得分为-1,这就意味着在受试眼中,原文的文学性被弱化。受试为国内某高校的100 名大学生,包括47 名外语专业(英语与翻译专业)和53 名其他专业的高年级学生。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排除英语水平这一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因为对英语和文学熟悉的人在评判译文时,可能会得出和英语水平相对较低的人不一样的结论。虽然大学生都要接受英语教育,但语言专业高年级(大三、大四)学生的英语水平比非语言专业学生的整体要高一些。为了规避这种潜在的因语言水平不同而带来的评判差异,问卷特意涵盖这两种不同的群体,统计问卷结果时也会分组进行对比。问卷调查在不同的课堂上进行(3 个班),受试完成一份问卷的平均时长为30 分钟左右。

4 问卷结果整体分析

所有问卷的数据都被录入到EXCEL 文档中,自动统计出每一案例的平均得分。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靠性我们首先分别统计出语言专业学生和非语言专业学生对每一组案例打分的平均偏离值,参见表1和表2。

表1 语言专业学生每一组案例的平均偏离值

表2 非语言专业学生每一组案例的平均偏离值

为了更直观地对比两组数据,将其放在一起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如图1。

图1 两组学生对3 种转换模式下每组案例文学性变化的平均判断值对比

图1中的NL 代表非语言专业的学生,L 代表语言专业的学生。横栏代表每类转换类型的15组案例,纵栏代表每组案例所得分数的平均偏离值。分数为正代表文学性增强,分数为负代表文学性减弱,分数在零附近代表文学性变化不大。然后,把每种转换模式中15 组案例的平均分再做一次平均,最终得出两组学生每种转换模式的平均值以及整体平均值,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学生对3 种转换模式下文学性变化的平均判断值以及整体平均值

由图1可以看出,在3 种转换模式下,语言专业和非语言专业的学生对每组案例的判断很接近,两组分数曲线的起伏和走向都大致重叠。唯一的不同体现在表3的数据中,语言专业的学生给修辞认知到概念认知打的分数略低于非语言专业的学生的分数,给概念认知到修辞认知打的分数则略高于非语言专业学生的分数。语言专业学生的最终数据结果很好地印证了文中的假设,这或许因为与非语言专业的学生相比,语言专业的学生对翻译案例中的修辞话语更为敏感,但两组之间的不同不足以构成显著性差异,无法支撑任何潜在的判断。唯一确定的是专业差异对于问卷结果造成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实验涉及的100 份问卷完全可以视为一个整体,两组的数据也可以放在一起统计和分析,用来支撑研究假设。

由表3可知,语言专业和非语言专业的整体平均偏离值分别为-0.82,-0.28,0.58,基本上可以证实上述的3 条假设。可见修辞认知所带来的陌生化效果的确能为读者带来更高的审美体验。原文的修辞认知被转换为概念认知不利于提高译文本身的文学性(相对于原文则有所降低);反之,将原文的概念认知转换为修辞认知则能提高译文的艺术性与文学性。针对修辞认知转换为修辞认知的模式,根据数据分析,则会稍稍减弱原文的文学性。其原因很有可能在于所有的翻译案例都是汉译英,问卷参与者的母语也全是汉语。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在比较汉语原文和对应的英译文时,会普遍认为译文无法完全保留汉语所创设的审美环境。换言之,母语使用者对母语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对于译文则有相对苛刻的要求。文学翻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完整保留原文的意义、修辞特征等确非易事,很难使译文读者具有与原文读者相似的审美体验。从这个角度而言,本次实证研究的结果为翻译中的遗憾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弥补思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妨积极调用自己的修辞认知,把文学翻译真正视为一种“再创造”的艺术,勇于“背离”原文,甚至在某些方面“提升”原文,努力为译文读者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以此来弥补因为语言、诗学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审美损失。这是文学翻译中从概念认知到修辞认知的转换模式带来的重要启示。

5 问卷案例具体分析

问卷的整体结论可基本上证实上述的3 条假设,但在每一种转换类别中并不是所有翻译案例都符合预期,并且符合预期的案例所得的分数也不尽相同。首先,在从修辞认知到概念认知的转换模式中,案例得分从-1.55 到-0.33 不等,得分最低的3 个例子如下(为了受试更容易识别原文与译文中的修辞认知,粗体为问卷设计者所加):

①大门一侧的小门虚掩着,一条狼黄色的大狗倦怠地卧在那里,一只半死不活的蝴蝶在它头上像一片枯叶飞舞。/ /A small secondary gate was latched but unlocked;a wolfish brown dog sprawled lazily,a dragonfly circling round its head.-1.55②毛驴的平坦额头上缀着一朵崭新的红缨,宛如暗夜中的一束火苗。/ /The donkey's broad forehead was decorated with a red tassel.-1.28③同志们,我们工人阶级的双手能够扭转乾坤,难道还挣不出两个馒头吗? / /Comrades,if members of the working class can reverse the course of events with their own two hands,it shouldn't be hard to find a way to make a living,should it?-1.14

例①原文中“……像一片枯叶飞舞”的意象和“半死不活”的修饰在译文中完全没出现,译者只用一个概念性的描述a dragonfly circling round its head 来处理原文的修辞认知。用枯叶飞舞的意象来形容蝴蝶十分贴切,很好地烘托出原文中略显沉闷、压抑的氛围。译文虽然看上去很简洁,但为了求简洁而放弃保留原文修辞得不偿失,受试普遍认为译文的文学性比起原文的差很多。如果再现原文的意象,如 an exhausted butterfly circling round its head like a dead leaf,审美效果也许会比原译文好些。例②原文的,“宛如暗夜中的一束火苗”译文仅用非常简单的a red tassel 来处理,原文中的视觉效果和画面感几乎丧失殆尽。例③原文用“挣馒头”来表达“挣钱”“养家糊口”,这样的语言十分符合下岗工人的身份,同时还衬托出工人们被下岗之后义愤填膺却又不肯向命运妥协的状态,所以不保留这种语言风格的译法不是上策。英语中其实不乏和“挣馒头”类似的表达,如 earn one's bread,bring home the bacon等,挣钱养家的人还可以叫做 breadwinner.把这种形象化的表达译为make a living 仅仅传达出原文的概念语义,而审美意象却无法显现,如译为It shouldn't be hard for us to find a way to earn a few buns,should it? 效果会更好。

在从修辞认知到修辞认知的15 组案例中,11组案例得分为负,区间从-1 到-0.03;4 组案例得分为正,区间从0.03 到0.1,所有案例平均得分为-0.28。结果说明,虽然所有的译文都保留原文的修辞手法,以比喻译比喻,受试还是普遍认为原文的文学性大多受到减损。在统计问卷过程中,有学生在问卷空白处写道,“汉语的美,不管是形式、内容还是声音,都是用英文翻译不了的”。我们十分理解这位学生的感受,也承认即便是再现原文的修辞认知,效果也不一定对等,毕竟语言都是在母体文化中生成的,对说母语的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尤其是文化个性较强的话语。

④您写起小说来是老太婆裹脚一手熟,谈论起酒来更是头头是道。/ /Your novels are as finely crafted as the foot wrappings of a practiced grandmother.With liquor your accomplishments are,if anything,even greater.-1⑤ 矿区的电灯亮了,像一只只诡诈的眼睛。/ /Lights all around shone like shifty eyes.-0.6

例④中的比喻具有很强的文化个性,也只有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读者才能很好地理解这个隐喻,因为国外的老太太并没有裹脚之说,这是中国早期独特的文化现象。这里受试的打分之所以普遍较低很有可能是觉得西方读者难以理解译文的真正含义。这表明译者的无奈:一方面须要尽量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为译文读者考虑。例⑤的得分之所以是-0.6,很有可能与受试不知道shifty 的意义有关,虽然我们允许受试在填写问卷过程中查阅字典,但鲜有学生这样做。

在从概念认知到修辞认知的15 个案例中,只有1 个案例得分为负,其它14 例的得分全部为正,区间从 0.05 到 1.26。这里我们先分析一下两个得分较高的案例。

⑥他趴在树棵子后边,惴惴不安地等待着。/ /This time he'd hidden behind a tree and waited there with his heart in his mouth.0.97⑦ 老婆让他的话给镇唬住了,不再啰嗦。/ /His comment took the wind out of her sails,and she shut up.0.9

例⑥原文中的“惴惴不安地等待着”被译成waited there with his heart in his mouth,与汉语中表示紧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如出一辙,这种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译文比原文更加生动形象。与原文的概念认知相比,如译为 nervous,anxious and fearful 等,无疑译文的夸张修辞会给读者带来更为强烈的情感冲击,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例⑦中的“镇唬”被译者巧妙地译为took the wind out of her sails.这一英语俗语原指挡住别人船的风路,使其不能顺利行驶,后来被引申为打击别人的自信和自大,使其不再敢做某事。译者用这个隐喻来翻译原文中的“镇唬”非常贴切,既表明主人公老丁在家里的权威地位,又显示出他老婆突然一下子被镇住并不再敢多言的状态,所以这种修辞认知的表现力优于原文中的概念认知,尤其对汉语读者而言。如果问卷受试的母语为英语,相信其也会如此判断,毕竟意象化的语言,即便是上述译文中俗语化的隐喻表达,比平铺直叙(概念认知)更具审美感染力。

下面是唯一得分为负的案例。

⑧然后,哭哭啼啼,牵牵扯扯,磨磨蹭蹭,送男孩出村,上路。/ /Their preparations complete,amid a flood of tears,a host of anxieties,and seemingly endless dawdling,they saw the boy out of the village and onto the road.-0.23

例⑧中的“哭哭啼啼”被译为a flood of tears,是一个介词性隐喻,比较形象。但为什么得分不如原文呢。我们在数据出来后又采访5 位问卷参与者,其中有4 位都提到原文的音韵特征。他们认为,原文中的3 个叠词有一种很强的音韵效果,触发读者的多种感觉,很有画面感,而这种美感在译文中基本不存在。虽然我们在问卷开头提出“重点评判原文和译文中的粗体部分”,但受试还是倾向于把整个句子视为一体,尤其是原文其它部分也含有修辞格。诸如叠词、押韵等音韵修辞虽不在修辞认知范畴内,但也是原文文学性的具体表现。由此可见,文学翻译不仅要注意原文中的修辞认知,还要尽量传达原文的音韵和形式特征,如果不能有效再现,可以在其他方面进行补偿,如通过增添修辞认知来弥补原文在翻译过程中的审美磨蚀。

6 结束语

修辞认知是陌生化语言现象的重要生成机制,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性由陌生化语言现象引起。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基本上证实文学翻译中的修辞认知转换模式对译文文学性影响的3 条假设:原文的修辞认知转换为译文的概念认知对原文的文学性起弱化作用;原文的修辞认知转换为译文的修辞认知对原文的文学性起等化作用;原文的概念认知转换为译文的修辞认知对原文的文学性起强化作用。从原文的修辞认知到译文的修辞认知是文学翻译中的常规,其它两种转换模式则起辅助作用。从修辞认知到概念认知要慎用,从概念认知到修辞认知要敢用。研究结果表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修辞认知的积极调用有助于增强译文的文学性,尤其是从概念认知到修辞认知的转换模式有助于弥补从修辞认知到概念认知所带来的审美磨蚀,从而在整体上使译文的文学性和艺术效果与原文相近,甚至有所提升。尽管3 条假设基本上得到验证,但实验设计本身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问卷中的翻译案例只有中译英的,没有英译中的;(2)问卷中翻译案例大多是隐喻修辞认知,形式不够多样化(更未包含边缘成员);(3)由于课堂上回答问卷的时间限制,每组案例的数量不够多(如每组30 例效果可能会更好);(4)受试只有中国大学生,未包括以英语为母语的受试(同时精通汉语)以及专家译者等。将来的问卷设计可以从这些方面寻找突破,进一步探索译者的修辞认知对译文文学性的影响。如果本研究中的3 个假设能够得到全方位的证实,无疑会对翻译实践、翻译批评与翻译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注释

①莫言的中篇小说有《师傅越来越幽默》《人与兽》《铁孩》《灵药》等,对应的英译本皆为葛浩文所译;长篇小说有《酒国》,文中的引用不再一一标明出处。

②5 级量表的具体评判标准如下:(1)话语十分平淡,远非生动形象,没有感知难度和回味余地;(2)话语平淡,不够生动形象,基本上没有感知难度和回味余地;(3)话语比较平淡,张力较小,有一定的感知难度和回味余地;(4)话语比较生动形象,张力较大,有较大的感知难度和回味余地;(5)话语十分生动形象,张力很大,有很大的感知难度和回味余地。

猜你喜欢
文学性译文译者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后现代中国电影娱乐性对文学性的裹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刘三姐》等经典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