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应抓住时机着力解决文化“历史欠账”

2019-07-25 10:16张绍华刘学梅2
大经贸 2019年5期
关键词:建设对策

张绍华 刘学梅2

【摘 要】 人财物缺乏是长期困扰欠发达地区文化发展,特别是农村文化发展的一大难题。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虽然已经进入蓄势而发,跨越发展的新阶段,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且经济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故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农民“求富与求乐”并存的需求。如何抓住时机着力解决文化“历史欠账”是摆在当下一个重要的课题,笔者以吉林省舒兰市基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为例,阐述一下我市当前基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设对策。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历史欠账 建设对策

一、舒兰市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一)乡镇文化站建设情况

舒兰市下辖的20个乡镇(街)其中16个于2009年至2011年期间分别接受国家建设补助资金24万元建设了面积达到300平米的文化站,后又接受国家10万元的内部设备设施补充资金10万元用于文化站内部功能室建设。目前我市17个乡镇文化站均享受国家补贴建设完成300平米的文化站阵地。“四室一厅一场”的文化站基本可以满足辖区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情况

舒兰市从2013年至今一共在17个乡镇(街)114个行政村建设了面积达到800平米以上,配套健身设施齐全的农村文化小广场114个,这些小广场就像是一朵朵盛开的文化花朵,盛开在舒兰市农村的各个角落,就像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给广大的农村群众带去了文化的春风。这些文化小广场的建设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阵地保障,晚饭过后的村屯文化广场上参加健身的、扭秧歌的、玩耍健身器械的群众围满了整个文化广场。现在农村文化小广场俨然成为了村里的文化集中地。

(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情况

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电影事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一项重点文化工程。舒兰市目前已向全市20个乡镇(街)全面覆盖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设立了15个流动放映队,配置了15台流动放映车,实现了全年放映次数2500余场次,满足了农村群众对电影文化的需求。2016年我市还在5个乡镇率先试点镇级室内数字电影放映厅工程,室内数字电影放映厅的设立也填补了我市镇级群众观看电影难的空白,我市计划将在几年再试点5个镇级数字电影厅,计划在2018年实现镇级数字电影放映厅全覆盖。

(三)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情况

我市在2009年实现了全市210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走进各个行政村农家书屋整齐的书柜上摆满了优质实用的农家图书,宽敞的书屋里桌椅摆放整齐,静待者群众的光临。

(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

截止2015年底舒兰市共有广播电视“盲村”13000余户,2016年我市开始着力解决“盲村”工程建设,于2016年完成了3000余户“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使更多偏远山区农民群众获取外界信息打开了渠道。

二、舒兰市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设缺乏规划,后期供给不足

按照国家对于综合文化站的建设规范要求,文化站是不能与政府合建或共建,可是考虑到用地及东北取暖问题我市16个乡镇文化站均建设在了政府院内。由于选址的不恰当,群众活动与政府办公产生了冲突,加之文化站建设在政府院内一定程度上给群众从心理上形成不亲切感,从而导致文化站功能发挥不大。随着年岁的更迭,政府领导见文化站门可罗雀,于是食堂、卫生防疫等开始逐渐侵占文化站阵地。目前我市1/3的文化站均有被部分占挪用的现象。加之。2012年以后国家和地方再也没有对文化站的基层设施进行建设投入和维护投入,很多文化站年久失修都出现楼顶漏雨、墙皮脱落、设备设施陈旧老化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文化站正常开放。

(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的需求出现偏差

国家每年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建设,可是当下多媒体和自媒体时代,很多数字电影在手机、移动式设备就能及时观看,加之农村数字电影院线片源较陈旧,导致很多群众都不愿意去观看电影。放映队到了村里还需要村干部去做动员才能有三五个闲着没事的老人过来凑凑热闹。镇级数字放映厅虽然是免费开放,但是前来观影的群众也是寥寥无几。农家书屋普遍闲置,基层群众没有阅读的习惯,加之由于经费有限图书更新较慢,书屋图书也没有吸引力。基层文化干部短缺,很多都是兼职,本职工作都干不完,根本没有时间开展书屋的阅读活动。文化站名存实亡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地方群众不愿意也不习惯进入建设在政府大院的文化站内活动,文化站管理人员相对缺乏,阵地活动单一也是不吸引群众到文化站的原因之一。

(三)人才短缺,文化队伍建設滞后

长期以来,基层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人员不足是制约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据了解,我市文化站距今已有20年没有招募新人,许多乡镇已经缺岗,我市文化站工作人员平均年龄55岁。都说“人在阵地在”人都没了,何谈坚守阵地?笔者曾做过一次统计,舒兰市文化站工作人员现在职29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人,专科学历5人,中专学历(高中)10人。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偏低导致了我市基层文化的队伍素质普遍偏低。

三、舒兰市在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如何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抓住时机着力解决“历史欠账”

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最基层群众的生活累积。中国文化这颗大树的“根”和“养分”都要源于农村的土地,当它枝繁叶茂的时候也应当落叶归根,为土地提供新的活力。舒兰市作为农业大市,更应当加强基层农村文化基层设施建设,抓住时机着力解决当下农村教科文卫体相对城市薄弱的现状。政府应当调整投资方向,加上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设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同时政府还可以拓宽融资渠道,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机制,积极鼓励乡企、民企、金融机构、个人及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政策支持,形成由政府主导,多方共建的多元化投资模式。其次,舒兰市还应该抓住吉林市创建公共文化示范区的契机,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从而推进我市基层农村公共文化基层设施建设,靠创建来“还账”,通过创建来偿还我们对农村文化基层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同时还应该把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列入政府工作计划,制定三年、五年、十年规划,逐步弥补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争取在一定时间内让农村群众得到公共文化服务权益的基本保障,缩小与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当然,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应当健全管理机制。确保有专人管理,制度考核,奖惩分明。并且应当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应当依托农村的所以文化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争取做到一场多用、一室多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都是来源于广袤的农村大地,并植根于农村,许多优秀戏种的产生、发展都是从农村开始的。但是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各类文化产品的发展品味不断提升价格也不断提升。看一部电影需要4、50元,到剧场听一次二人转还需要1、200元。文化高消费使得我们的基层群众离文化越来越远。加之文化基层设施“重城市”“轻农村”,基层农村文化硬、软件都非常匮乏,我们欠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群众文化的账太多。当下我市应当调整文化基础建设思路,文化建设应重点向农村倾斜,除了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外,还应当加大农村文化软实力投入。让广大的农村群众都享受到基本性、公益性、均等性的文化服务,并实现城乡共惠的良好效果。

文化强国远不是仅仅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这么简单,它的实现牵涉到每一位中国农村人和城市人他们能否享受到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硕果?他们面前的“文化门槛”有多高?我们衷心的期盼占有中国一般人口的农村群众能早日享受到文化公共事业发展带给他们的文化的春天,生活的春天!

第一作者:张绍华,女,1977年2月出生,籍贯:吉林舒兰,  汉族,工作单位:舒兰市文化馆,职务:辅导员,职称:助理馆员,学历:大学本科(管理学学士),研究方向:贫困地区文化馆事业跨越发展研究

第二作者:刘学梅,女,1981年8月出生,籍贯:四川兴文,汉族,工作单位:舒兰市文化广播总站,职务:站长,职称:馆员,学历:大学本科

猜你喜欢
建设对策
新时期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
关于推进基层党校建设的思考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完善高校考试管理,加强考风考纪建设
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