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及对策

2019-07-25 10:16侯建华
大经贸 2019年5期

【摘 要】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呈现出总量持续增长态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本文以焦作市山阳区为例,对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 推进城镇化进程 农村剩余劳动力 思考及对策

随着焦作市东扩南移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许多农村的人口开始向城镇转化,这就导致农村当中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大。那么将这些剩余劳动力怎样进行转化就成为了非常严峻的问题,已成为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能否实现农村结构成功转型,实现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 山阳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山阳区两个涉农街道办事处属市域近郊,现辖19个行政村,总面积53平方公里,根据最近一次涉农人口调查,全区农村总人口32160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20010人,占农村总人口总数约 62% ,其中男性16—50岁 9110人,50-60岁1785人,合计10895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34%;女性16—39岁 5644人,40—50岁 3471人,合计9115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28%。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为12517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62%,其中男性16-50岁5210人,50 -60岁1674岁人,共计6884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55%;女性16-39岁3473人,40-50岁2160人,共计5633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45%。

二、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当中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针对农村当中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的形势并不乐观,这种现象的出现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个内容:

(一)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难以适应现当代的转移需求

山阳区在国家开展科教兴国之后,其文化教育事业就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针对这一区域当中农村文化素质的表现特征来看,依旧不容乐观。根据最近涉农人口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一区域的剩余劳动力当中,有82.7%的农民文化水平在初中以及以下的水平;仅有8%是打到过专业性的相关技能培训的。从这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在这一区域剩余劳动力虽然丰富但是整体水平较低,很难适应现当代的具有高科技特征的产业需求,这就进一步影响了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二)就业环境较差进一步阻碍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第二和第三产业在农村结构表现当中不够发达,而且乡镇当中整体的企业规模较小,所产生的效益也不高,因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也存在弊端。在农村当中城镇化的建设相对比较缓慢,而且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水平较低,这样一种缓慢的发展状态,促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更加难以进行转移。而在城市发展过程当中,普通的小型企业对于劳动力的使用上大多不合规定,甚至许多都违背了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侵害了农民的许多合法权利,这也促使农民进城打工的积极性有所制约;除此之外,随着城市在现代发展上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这时候下岗的工人也逐渐增多,这就更加增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的难度。

(三)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思想认识落后,转移就业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本次涉农人口调查结果显示,全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有培训意向人数为749人,占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12.4%,有就业外出就业愿望人数为979人,点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 16.2%。如前所述,由于传统思想的固化和影响,农村居民观念和思想上都比较落后,而且缺乏创新创业的精神,这些农民进城后找到工作,一旦遇到挫折就选择退缩,大部分会失去工作,又重新变成剩余劳动力。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部分农民进城就业的积极性不同程度受到一定影响。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总体上缺乏有组织性

涉农人力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言,仅仅依靠政府或者是一些企业协助将其引流出去,这种方式所占比重非常的小,而且只占据总人数的24%;依靠自己的亲朋好友相互介绍的则占据总人数的58 %;社会中介进行介绍的则占据了18%。目前,有许多农民在选择出去进行工作的时候,主要还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的,而且也有许多劳动者盲目的选择之后进行就业的。从这上我们就可以看出,针对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来说,自发性出去就业所占人数相对较多,而依靠政府、企业有计划的组织来引流剩余劳动者就业的机会相对较少,这就导致出去工作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所表现出来的权益保护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在整体上缺少宏观进行调控的方法,导致整体劳动力的输出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引发许多劳资纠纷、工伤事故出现的频率增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输出。

(五)劳动力缺乏专业技能及受培训意识

涉农人口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村人口中,有技能人数为1227人,已参加培训人数为187人,有培训意向人数为749人,各项指标占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不高。目前,许多农村青年劳动者对于技艺的重要性所表现出来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他们意识当中,自己只需要从初中或者高中出來就已经足够胜任现当代社会的不同需求,不愿意在为了培养自身的技能而耗费巨大的经历,这就导致自身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加难以满足单位的需求。甚至有许多青年劳动力外出寻找工作的时候手高眼低(即:工资低、待遇低、体能消耗高)的工种,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农村当中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外部进行拓展,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与此同时,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后期的培训资金投入上有所欠缺,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也很少,而且所培训的技能相对较为单一,这些校对低层次的培训方式,与现当代市场的需求都具有很大的偏差,直接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

(六)政策因素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保障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但无论是在政策的执行上还是力度上都还不能够满足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尚未完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就学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医疗问题等都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其转移不完全,往往是“离乡不离地”,无法真正体现转移的效果。

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不断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实现有效引流和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所表现粗来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对后期的转移和发展都存在重要的影响。因此,国家的不同政府就需要关注和重视对农村这些劳动能力科学性、文化素质进行整体上的提升,要不断对九年义务教育进行普及,进而确保这一教育能够在后期为人们的整体水平提升的重要保证,大力去发展相关的职业技术、技能的提升,提升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促进这些劳动力都能够更有效的得到发展和运用。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渠道

一是大力实施“三街、四区、五带”工程和全面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实现三产强区,拓宽就业渠道。二是加强服务业,以通讯、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重点,积极推进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三是积极配合市政府提出建设焦作为全国旅游强市的战略规划,建设旅游服务产业链。在推动商业、旅游、饮食、文化娱乐、仓储物流、信息、交通、金融、保险、咨询等行业的繁荣与兴旺的同时,进而全面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

(三)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及时跟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劳动力转移提供新平台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须及时跟进,像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必须全面建立,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和计划生育问题,督促用工单位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并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认识和信任社会化保障体系的功能和作用,降低农村劳动力对土地的依赖性,从而便劳动力实现有效的转移。

(四)进一步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一是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培训基地,建设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体系。采用送科技下乡活动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短期技能培训班与业余长期教育相结合、企业培训与政府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培训方式,实现多渠道、多方式的培训,便于农村劳动力灵活的选择适合的培训方式,有效利用培训提高自身的能力。

二是建立农民工培训新机制,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培训内容。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转移的原则,根据市场要求大力发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和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对不同时期用工单位需求进行预测,加强与用工单位的沟通联系,确定用工岗位,有针对性地提前开展培训,使农民工在上岗前就有了一技之长,以满足用工单位的实际需要;针对我区剩余劳动力实际情况,将培训重点对象确定为以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转移意向的中青年农民为主,开展以建筑、制造、家政、缝纫裁剪、餐饮服务、保安、计算机操作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非农职业技能为重点内容的培训。

(五)政府加强基层平台建设,有序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充分利用区、办事处、社区(村)三级农村劳动力及务工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搞好针对劳动力转移的服务工作,及时准确地发布劳务信息,引导农民有目的、有效益地输出劳务,避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积极主动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走出去”及时了解劳动力需求情况,建立密切稳固的劳务协作关系,及时了解和通报劳动力需求和务工情况,发布劳動力供求信息,畅通劳动力资源信息共享渠道,实现定期政府组织的规模转移。同时,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手机、网络等多种传播手段,传递有关的信息和知识,帮助农村劳动力开阔视野,提高认识,转变传统观念,从而引导其行为发生改变,以较为完善的服务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

作者简介:侯建华(1973.12~),女,籍贯:河南省焦作市,单位: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劳动就业管理局,经济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