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墨都市绘画实践和探索的体会

2019-07-30 06:30张晓莹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探索创新

张晓莹

摘 要:传统中国画中的城市题材历史久远,但始终未成为独立的绘画题材。自魏晋至明清,中国绘画经历了从绘画自觉的萌芽到绘画风格的成熟确立,但都是农业文明背景下的传统文化的产物。水墨都市绘画,是在工业文明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现代都市文化的写照。水墨都市绘画的发展离不开当代都市文化,因此,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水墨都市绘画也在探索其独特的时代语言。

关键词:水墨都市绘画;笔墨语言;探索;创新

一、水墨都市绘画的概念

水墨都市绘画不同于传统山水画着重表现自然山川,而是侧重表现当下的都市风景和都市生活。当代水墨都市绘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孕育之下,遵循着中国传统笔墨绘画理念和绘画方式,表现当代人的都市生活、都市情感和都市美学,以及当代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代水墨都市绘画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同时,尊重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融合了西方绘画的理念和绘画形式,以及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让中国绘画有了新的变革和思考。因此,当代水墨都市画是对传统山水画的继承和发展,在表现的内容上更多倾向于生活在都市的当代人的思想和审美,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表现茂林修竹或寒林萧瑟等等的自然之景、自然之境。中国画的界画在绘画表现内容上与水墨都市绘画具有相似性,主要描绘山水树木及建筑、人物等。但是界画注重写实刻画细节,再现物象本身,水墨都市绘画则打破了界画的各种规矩和框架,以水墨写意的方式表现画家的情感和审美。水墨画的水墨氤氲,模糊不清,都使画面隐藏了很多神秘感和画家的内心故事。水墨都市绘画的笔墨意味,让画面表达更加主观,更彰显了画面的意韵。此外,水墨都市绘画的绘画语言更加放松,甚至在一些表现方式上故意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画家根据自己的审美习惯和“修辞手法”高度概括、总结,早已不是画物象而是画内心。傅抱石的水墨都市绘画,水墨淋漓,有园林一景、公园一角,也有山林远处的教堂,就像一篇散文润泽人心,回味无限。李可染的《上海街景》,水墨画的语言在讲述一个现代都市的故事,站在蜿蜒的回廊上透过丛林,沿着小路,看到了西式的教堂,静谧不被世人打扰。而远处迷雾中隐藏的高高低低的建筑,错落有致。画面除了水墨的运用,也加入了现代色彩,甚至将西洋色彩加入到水墨都市画里,表现城市建筑的摩登时尚。随着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当代人在审美习惯上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更多西方艺术的处理方式、理念融入到中国画当中,当代都市绘画也不断融入新的西方绘画理念。但是,当代水墨都市绘画与西方风景画是截然不同的,虽然它们存在一些表面的相似性。西方风景画侧重色彩和符号的表达,而中国画则侧重线条、墨色的表达。

二、水墨都市绘画的特点

(一)水墨都市绘画的表现形式

当代水墨都市绘画的形式丰富多样,大胆突破传统的绘画形式,融入多元化的文化元素,表达更加主观化,更注重画家本人的所思所想所感。当代水墨都市绘画在绘画形式上多样,突破较多,表达上更注重结合画家个人的情感表达。当代画家刘建宾在曾经阐释过自己在水墨山水画创作中的心得:“我在画山水画的时候,就很重视符号化,几座房子、几棵树、几朵云和一两个人(但却没有一座山、一点水。这是基于我的一个理念:你越说山水画,我就越不画山不画水)。我只是把这几个符号重新组合而已。”在刘建宾“江南民居”系列的作品当中,视角新颖,取景独特,给传统水墨画穿了新衣。借鉴西方绘画的构图形式,挖掘民间艺术的符号和精华,表达了画家对于家乡的独特感受,以及江南民居生活的浪漫诗意。在刘建宾的作品中,继承了传统山水画对于空间表达的理念。但是画面构成具有当代特点,融合了画家本人的性格和成长经历,以及审美情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画家独特的绘画形式。

(二)水墨都市绘画的笔墨语言

传统山水画在笔墨表现方式上大致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等表现方式。在近代,张大千创新了泼墨泼彩山水画,开创了山水画的新格局。水墨都市绘画在笔墨表现方式上遵循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表现方式,同时又有发展、创新。“气韵生动”“骨法用笔”依然是水墨都市绘画衡量水墨画表现的重要标准,但是为了表现画面所追求的画面效果,画家也会采用特别的制作方式营造画面意境。水墨都市绘画继承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性,讲究有笔有墨。宋代韩拙《山水纯全集》言:“故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笔墨而成。”明代莫是龙在《画说》中说:“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古人云‘石分三面,此语是笔亦是墨,可参之。”中国画对于用笔的方法和要求,“骨法用笔”,笔是骨。笔法表现了物象的内部结构,用笔有起承转合,干、濕、浓、淡的变化。用笔与毛笔的使用方式直接紧密结合,用毛笔不同的部位,线条的痕迹也不一样,大致区分为“中锋”“侧锋”两种用笔方法。此外,用笔方式也有“八面出锋”的方式,既充分利用毛笔各个不同的部位,呈现笔墨不同的效果、状态,从而运用在画面需要的地方。不同画家的绘画笔法各有特点,笔法、用笔习惯都和一个画家的个性、审美、经历、情感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我们站在不同画家的作品面前,总能感受到每个画家传递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和信息。比如在张大千的作品面前,淋漓肆意的笔法彰显了画家绘画时激情满溢的状态,豪放又不失用笔的沉稳、厚重。相对比张大千的慷慨激昂,齐白石的“可惜无声”系列的虫草画作,每一个草间的昆虫都细致生动,栩栩如生,或是花朵上停留的蝴蝶,或是草丛后隐隐鸣叫的蟋蟀,或是墙角、石头缝里的天牛,或是芊芊柳叶上间歇蝉鸣的知了等等,精细到每个昆虫的羽翼纹路都清晰可见。每一根线条都精细到位,同时又有力度,以书入画。有了骨,还要有肉,“墨”在国画当中也十分有讲究。庄子曾经说过“墨分五色”,墨色的变化无穷,大致分为干、湿、浓、淡。墨在中国画中辅助线条,进行皴擦点染,表现画面的层次,区分山石的阴阳向背,烘托画面的意境等。在李成的《晴峦萧寺图》中,山体的阴阳向背通过笔墨的皴擦表现;董源的《潇湘图》以淡墨点染,烘托出南方水气弥漫、烟林笼罩的景象。当代水墨都市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有新的发展。当代水墨都市绘画中,描绘的对象不仅是古代建筑还有高楼大厦,以及飞驰在路面的汽车等当代生活中的物象。比如画家面对高楼大厦,表现钢铁水泥质感的高楼建筑应该采用怎样的线条、怎样的皴法等,都是都市绘画面临的新问题,也是画家对于当代水墨都市绘画做出的新的发展。

三、对水墨都市绘画的实践探索

水墨都市绘画作为中国画发展的新的绘画领域具有其独特性,首先来源于其对传统中国绘画的民族性的继承;其次,来源于西方艺术的影响;最后,是当今时代赋予其的时代特征。

当代国画教学的起步都是从临摹古代经典画作开始的,学习传统的中国画技艺是学习中国画的入门必经之路。同时,中国画讲究线条的书写感,以书入画,书画同源,书法和绘画密不可分。书法培养了对毛笔的感觉和掌控,以及对不同线条的审美,是很重要的传统技艺。但是,追根究底,要了解中国书画的绘画本源、审美观念以及传统绘画理念,理解、通晓古代画论是中国画学习的必备基础,也是指导中国绘画实践的重要理论。因此,“摹古”是当代水墨都市绘画的实践起步。

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之上我们又该如何摆脱传统,探索、总结自己的绘画语言,创作属于自己的当代水墨都市绘画呢?

首先是写生,在写生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在古代绘画中未能遇见的物象。比如,到山村写生我们会遇到路边奔驰而过的电动车、汽车、拖拉机、三轮车等等,这需要结合当下的感受和个人的笔墨语言、绘画风格等,这是古人所不曾遇见的问题。我们在表现当代“新”物象的同时,也是形成属于个人的绘画语言的过程。当代人与古人的时代境遇不同,面临的人生问题也不同。古代人通过隐居山林的遁世、淡泊名利的人生观在当代不可复制,当代人面临房贷、车贷、升学、就业等的压力也早与古代人的社会境遇大不相同,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因此,当代人的思想、价值观、审美理念、情绪情感铸就了当代水墨都市山水绘画。

其次,中国画的绘画功能发展的过程由服务统治者,逐步萌芽出自我的审美自觉,从借景表达自我到直接抒情,主观化的情感表达逐步成为画作的重要功能。自由的艺术表现环境,让各种当代艺术形式层出不穷。我们能够一眼千年——欣赏博物馆的《千里江山图》,也可以从徐冰的当代户外装置艺术作品“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中解读他理解中的“桃花源”。敢想、敢做、敢于创新是当代多元、自由、包容的文化环境给予的最大的养料。世界带来的各种信息源源不断地刺激着我们的感官,当代画家也在思考水墨都市绘画如何具有当代语言的表达方式。于是,画家更加大胆,敢于突破传统,总结、概括了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符号,拓展自己的绘画表现题材,转换自己表达的思路。

对于传统的突破和改变,不仅有绘畫的语言、形式,还有绘画的材料。在物资丰富的当代,绘画的材料丰富多样,不同的纸、不同的颜料、不同的墨,放在一起的化学反应只有一次次的实践和探索才能展现。颜料,除了矿物质颜料,还有水粉颜料、水彩颜料、丙烯颜料等等。

当代水墨都市绘画拓宽了传统中国画的绘画题材,丰富了中国画的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推进了中国画向当代的转变,是中国画的新的发展,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参考文献:

[1]陈浩.水墨都市绘画研究[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7.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探索创新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