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和未来

2019-08-02 10:12买天让
华夏地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哀牢山新加坡设计

买天让

新加坡为建设垂直花园提供补贴,由当地公司设计的这栋建筑,在54种树木和开花藤蔓的覆盖下变得凉爽,也引来昆虫和鸟类,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

本期杂志是关于城市未来的专辑。

有一场“战争”一直蔓延,这就是关于在城市应当如何生活的争论。从大约6000多年前,两河流域出现第一座城市以来,这场争论就伴随着文明的进程。

我们是否应该居住在拥有公共交通设施和步行设施、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高层建筑已经遍布从美国到伦敦的全球大都市,又逐渐出现在中国的城区,这一趋势是必然出现的吗?我们对于我们生活的城市有没有更多的选择?

我们今天的城市是如何发展过来的,未来的城市又应当如何去设计?

过去的一年里,国家地理派出了全球的摄影师和作者去记录世界各地城市的运作方式,从超过3700万居民的东京,到遍布立交桥的上海,再到环保之都哥本哈根。作者尼尔·谢伊和摄影师戴维·古滕费尔德重现了脱胎换骨的东京和东京人的百貌;作者罗伯特·孔齐希和摄影师安德鲁·穆尔则走访了硅谷、上海、北京、雄安、亚特兰大、洛杉矶、新加坡等城市,深入地揭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今天的城市是如何发展过来的,未来的城市又应当如何去设计?

在中国,我们的摄影师吴俊松则提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城市和乡村,固守与改变。吴俊松用镜头和文字再现了哈尼族姑娘贝莎玛从哀牢山到深圳,再从深圳回到哀牢山创业的故事,展现出一个中国人无法回避的问题:现代化进程使得传统民俗和旧有生活形态逐渐消亡,中国的年轻人们应当如何在安逸的故土和激烈的城市中做出选择?

目前看来,城市化依然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有研究表明,到2050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都将居住于或大或小的城市之中。我们希望,本期专题呈现的关于城市的故事能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一個新的视角。

猜你喜欢
哀牢山新加坡设计
游到山顶的鱼(外一首)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听哀牢山(外一首)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我在新加坡过冬天
哀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