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自然珍宝

2019-08-06 17:34
林业与生态 2019年7期
关键词:武陵源遗产地遗产

湖南是一个自然遗产资源丰富的省份,自1992年武陵源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以来,境内已有武陵源、崀山2处世界自然遗产和万佛山——侗寨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还有南岳衡山、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炎帝陵——桃源洞、里耶——乌龙山4处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多年来,湖南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遗产,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自然遗产,切实保护了这些珍贵而独特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也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自然遺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一要深刻认识保护和传承自然遗产意义重大。自然遗产是地球演化的见证、天然的宝藏,依附其上衍生出来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的财富。保护好自然遗产,就是保护人类共同的财富。在“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大时代下,保护好自然遗产,更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自然遗产已归口林业系统统一管理,各级林业部门要义不容辞地扛起这一新的重任,保护并传承好自然遗产。

二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自然遗产地的保护管理首要在于如何让其生命得到最长久的延续,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保护为主、利用为辅”的关系,避免出现“社会功能重视不够、经济功能重视过度”的现象。

三要积极探索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之路。要从加强遗产资源保护、强化科技支撑、引导公众参与、开展交流合作等方面发力,寻求创新的、能够为发展做出贡献的遗产保护方式,推动自然遗产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武陵源遗产地遗产
武陵源印象
武陵源区
遗产怎么分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纪红建新作《家住武陵源》首发
武陵源秋色
千万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