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把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和建设好

2019-08-06 17:34陈金红
林业与生态 2019年7期
关键词:绿心湘潭县公益林

陈金红

生态绿心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生态屏障,亦是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的“绿楔子”,为三市市民提供了一座天然绿色“中央公园”。湘潭县绿心区位于县域东北部,处于长株潭生态绿心区的最南端,呈“J”分布,是湘潭市与株洲市之间的重要生态屏障和缓冲区,面积1232.34公顷,涉及8个建制村,有林地面积达413公顷。

近年来,湘潭县林业部门提高政治站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生态绿心区保护工作的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原则,积极落实生态建设和保护责任,开展绿心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全面护绿,加强绿心地区生态保护

一是突出重点,严格保护金霞山郊野公园。金霞山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也是县城建成区范围内唯一的山地资源,城郊最重要、面积最大的休闲绿地。湘潭县将之作为生态绿心区的郊野公园打造,对公园进行林相提质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设立金霞山公园管理处,聘请护林员定期巡护。目前,县级财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林相提质改造40.67公顷,清理林下易燃物500多吨,修建1.8米宽的游道8.2公里,建立领导义务植树基地5个,栽植樟树、玉兰、桂花等阔叶林20公顷,森林景觀逐步提质,旅游设施逐步改善,日接待游客达3000人次。

二是提高补偿,全面保护绿心区公益林。森林系统是生态绿心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好区内森林资源,湘潭县把绿心区所有森林纳入生态公益林范围,并提高了其生态补偿标准,以此实现生态绿心区森林保护提质的目的。目前,湘潭县生态绿心现有国家级公益林114.07公顷、省级公益林298.87公顷,平均每年下达绿心地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约30万元,有力保障了绿心区公益林保护工作。

三是上下联动,依法保护绿心区森林资源。根据《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县乡两级部门上下联动,严格执法,建立绿心区长效保护机制。由县级林业部门牵头,乡镇林业站组建12人的护林员队伍,对绿心区内破坏古树名木、乱挖滥采野生植物、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进行打击,目前,尚未发现违规驯养繁殖和经营野生动植物、违规猎捕野生动物及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的现象。

全力增绿,推进绿心地区造林绿化

湘潭县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分类施策的原则,结合工程造林、义务植树等活动的开展,全力推进绿心地区造林绿化进程,有力有序保障了绿心增绿工作的开展。

结合工程造林,开展增绿添绿活动。县委、县政府积极整合长江防护林建设、森林抚育项目,投入1223万元用于绿心地区工程造林,完成营造林407.8公顷,其中人工新造林53.30公顷、森林抚育101公顷、低产林改造86.67公顷、封山育林166.67公顷,绿心区内森林面积增加4.3%。

结合义务植树,开展群众性造林活动。2018年,湘潭县林业部门下发文件,号召干部群众履行植树义务,积极投入绿化祖国事业,引导公民前往生态绿心区进行栽绿护绿,为绿心区增加一树一草,逐步打造出一片桃林、一片紫薇园等特色景观。

全面提绿,实施绿心地区系统修复

结合环保督查开展裸露山地复绿。根据2018年省环委会关于环保督查的工作要求,湘潭县以生态绿心区为重点,切实制定增绿方案,按照山头地块落实,对易俗河镇需要生态修复地区进行复绿。生态绿心区裸露山地共复绿14个小班,累计59.21公顷,其中易俗河镇麦子石采砂场复绿工程补植了樱花、桂花、樟树等绿化观赏树种,林木间铺建了观赏花卉绿地。

结合生态廊道建设打造小微湿地。小湖泊、河湾、沟渠等自然界中小微湿地发挥着调节水位、净化水质、改善局部生态环境、稳定生态系统的作用。湘潭县高度重视小微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结合生态廊道建设,积极开展小微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对生态绿心区河湾沿江湿地和沟渠进行造林绿化,恢复小微湿地的生态功能,取得了显著成效。

结合环境整治进行“三边”绿化建设。随着城区建设的发展,县政府启动了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保障和提高绿心区的森林覆盖率,湘潭县结合环境整治工程大力实施“三边”造林绿化,全力打造梅林桥镇“三边”造林绿化示范片,全镇已绿化乡村道路85公里,河道、水渠26公里,农户庭院1200户,将该镇打造成了湘潭市农村环境整治示范镇。

目前,湘潭县生态绿心地区已完成裸露山地绿化53.3公顷,绿化渠道6千米,整个绿心地区的生态功能正在逐步恢复提升。

猜你喜欢
绿心湘潭县公益林
湘潭县:致敬革命先驱 赓续红色血脉
湖南省湘潭县农村房有“身份证”了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我的青春我做主 本刊在湘潭县举办初中生演讲比赛
湘潭县创建示范家庭农场声与探索
500多平方公里的期待 刘激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绿心”
林间的“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