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探究

2019-08-07 05:55彭小燕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1期
关键词:难句主语课文

彭小燕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共青城 332020)

1 关于学生学习需求的调查

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体现在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势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针对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2017级学生大学综合英语学习需求的调查中发现:来自8个不同专业的498名调查对象中,有321人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自己的学习效果,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4.45%;表示最想提高排名前三的英语技能分别是口语、听力和阅读;希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两种,被调查对象中有216人希望教师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具体可操作的任务,并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任务型教学法)。另外有205人希望教师能教授学生怎样使用语言,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交际语言教学法)。

2 “备”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补充,为学生设计课堂学习的教案。教案包含: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学习反思、拓展延伸,存在的问题等环节。

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Writing Three Thankyou Letters为例。我们可以将文章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感恩节相关的文化背景。(2)掌握课文中的单词与短语。能力目标包括:(1)要求学生看懂长难句,并将文章中学到的句型用于实践。(2)能够自如地用英文表示感谢。(3)能用英语写感谢信。情感目标包括:(1)真正理解节日的含义。(2)学会发现并褒扬各种美好的事物。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目标分布表

目标a.了解感恩节相关的文化背景

目标b.掌握课文中的单词与短语

目标c.看懂长难句,并将文章中的句子用于实践

目标d.能够自如地用英文表示感谢

目标e.能用英语写感谢信

目标f.学会发现并褒扬各种美好的事物

其中三个能力目标是教学难点,两个知识目标是自主预习时要求完成的内容,情感目标则是学生需要反思的部分。

3 依据学生需求设计教学环节

根据学习需求调查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教师的引导,在课堂上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或者通过各种语言活动来完成任务,以此提高自身的口语、听力和阅读等能力。因此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应当围绕学生需求进行设计。我们依然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Writing Three Thank-you Letters为例。

3.1 自主预习

预习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由此可见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课文的预习可以要求学生:(1)泛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教师可以针对文章段落内容列出问题,并要求学生作答。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另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2)标注文章中出现的新单词和看不懂的句子。(3)列举中西方节日的英文表达,用英语表述节日的意义。(4)了解感恩节的来历。

3.2 教学环节

3.2.1 听、说环节的设计

研究表明,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视觉信息占60%,听觉信息占20%,触觉信息占15%,味觉信息占3%,嗅觉信息占2%。由此可见,增加视觉和听觉刺激能使学生获取更多信息。教师可以精选1~2min时长的有关感恩节的视频或音频材料在课堂上做听力训练。视听过程中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并用英语进行表述。学生课前对感恩节的预习工作会有助于他们听力理解。

3.2.2 读、写环节的设计

长难句是影响学生阅读速度和准确率的主要原因。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从看懂长难句到会写长难句,以此实现学生希望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需求。

例如,在讲解课文第四段的I made my way out there—still wearing my white cook’s hat.(para4) 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句子的特点:句子一个主语却出现多个动作。教师随即引出伴随状语的概念。

对于语法的讲解建议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总结规律。比如,伴随状语是:“一个主语发出两个动作或同一个主语处于两种状态,或同一个主语发出一个动作时又伴随有某一种状态。”如果仅仅给学生传递一个语法概念无疑是无效的输入。教师可以尝试通过举例的方法让学生观察总结规律,直到真正理解用法。

比如,先给出“一个主语发出两个动作”的句子:他坐在沙发上看书。并给出不同的翻译让学生观察找规律。

He sat in the sofa,reading a book.

He read a book,sitting in the sofa.

之后再给出含有被动和主动语态的句子,要求学生尝试翻译并比较找规律。

1.一只猫跟着老师进了教室。A cat entered the classroom,following the teacher.

2.老师进了教室,后面跟着一只猫。The teacher entered the classroom,followed by a cat.

依次给出“同一个主语处于两种状态,或同一个主语发出一个动作时又伴随有某一种状态。”的句子。

1.他一声不响地坐在电视机前。

2.穿过后门,他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

最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翻译既有多个动作又伴随有状态的句子。“我穿着睡衣,一声不响地坐在摇椅上看报纸。”。进而过渡到长句子的翻译:奥运会是国际性的体育盛会,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分为夏冬两季,均是每4年举办一次。

通过循序渐进的观察比较和练习,学生能将课文中学到的语法用于实际的写作和翻译,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同时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也能收获成就感。

3.2.3 读、写、说环节的设计

在调查过程中,几乎所有被调查对象都表示希望所学到的知识能用在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在准备教案时应当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增强备课的实用性。

比如,在讲解文章第十五段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段落中出现的 “我”感谢祖母的短语如to tell the truth,good cooking ,sprinkle my life with stardust等进行现场记诵。

之后设计针对性的口语练习。如可以要求学生以I thank my mom for—的句型表达对母亲的感激。这里学生可以用上自己的表达,也可以将课文中记诵的短语用于完成句子。之后再换用其他句型,如I really appreciate—,I am very grateful to you for—,I’d like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让句子更加丰富多样化。

3.3 巩固复习

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需要学生通过有效复习才能真正掌握。因此适当的课后作业是必要的。课后练习可以设计用英文写感谢信Write a thank-you letter to someone who helped you before.一方面复习课文中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唤起学生的共鸣,常怀感恩之心,以此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4 结语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都将呈现不同的特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学习需求适时地调整设计教学方案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每次课都学有所获。

猜你喜欢
难句主语课文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标记法”解析长难句
引导学生分析长难句的几个措施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背课文的小偷
英语长难句翻译策略研究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长难句是怎么来的?
背课文
英语中的虚主语“it”和汉语中的虚主语“他”异同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