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国文学史绪论课教学的思考

2019-08-08 02:46袁盛财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思考

内容摘要:由于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外国文学史这门课程的绪论课显得尤为重要,在绪论课中应该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史课程的性质、基本内容,明确外国文学史看课程学习的目的与方法。

关键词:外国文学史 绪论 思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绪论课作为一门新的课程的引导,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如此。但在高等院校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个问题,认为绪论课只不过是一个引子而已,可有可无,讲多讲少无所谓,甚至在教学大纲的编写及授课计划的安排中,没有绪论的内容。其实,绪论课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以最少的时间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关键就在于绪论课的引导。

外国文学史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相对于中国文学,大多数学生很少接触外国文学作品。由于文化的差异,即便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也很少阅读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这样一来,外国文学史的开场白绪论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史课程的性质、基本内容,还要明确外国文学史看课程学习的目的与方法。从外国文学史这门课的特点出发,我认为在外国文学史的绪论课上,至少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安排与主要内容

外国文学史,顾名思义,就是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文学,包括它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演变,各个时期出现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都属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所以从时间上来看,它纵贯古今;从空间上来看,它横跨洲际,内容多,范围广。这就导致这门课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两方面的矛盾。

一是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涉及到那么多国家,那么多语种的文学。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老师能掌握这么多种语言,没有哪一个老师能直接阅读外国文学史课程中所涉及的所有文学,只能通过翻译过来的作品来解读。而且由于所涉及的内容太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只能选择那些代表性作家作品讲解,不可能面面俱到。

二就是它的课时少,内容多和课时少之间产生的矛盾。在邵阳学院文学院。外国文学史这门课我们开96课时,分两个学期讲授。在96课时里面。要对除中国文学之外的其它国家和地区所有的文学,从古至今,所以这个内容之多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

从各所院校所编写的教材来看,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来看,大体上有三种不同的体系,可以将其概括为“一条线”、“两半球”和“三大块”三种模式。

所谓“一条线”,就是将外国文学史的内容,从古至今,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这样一条线讲下来。这就是一条线的讲法,这是一种体系。目前为止,采用这种体系编写教材和教学的并不多,201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工程”系列教材《外国文学史》就是采用这种体例编写的。这种体系的优点是对外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可以避免掉进当前一直占据主流的西方中心论的陷阱当中。当然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从文学的发展演变、文化特点来看,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对各个时期外国文学进行总体把握时,让编写教材的专家和上课的老师力不从心。比如我们这部教材,在处理中古文学和后面的文学时,章节设置第二章中古文学包括西方中世纪文学,东方文学却一直到19世纪初期的文学,第三章却又是14-16世纪文学、17世纪文学,18世纪文学等,给人一种不严谨的感觉。

“两半球”就是把外国文学分为东方与西方两大块来介绍。目前大部分教材是采取这种模式编写的。如南开大学朱维之主编的《外国文学史》,可以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使用最久的教材之一,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在这些教材中,受到西方中心论的影响及相关研究资料的限制,往往偏重于西方,而不太重视东方文学。甚至有的高校讲课时完全忽视东方文学,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也是如此。

所谓“三大块”,就是除了东方与西方外,将俄苏文学从西方文学中独立出来,单独成为俄苏文学一块。

二.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外国文学史这门课究竟学些什么内容呢?我们首先应该对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包括上古文学、中古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19世纪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

1.上古文学

从时间范围来看,上古文学从公元前三千年至公元5世纪,大约三千多年的文学。包括东方的古埃及文学、古巴比伦文学、古印度文学、古希伯莱文学,以及西方的古希腊文学罗马文学。

上古文学是外国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它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取得很高的成就。这一时期的神话达到了它的顶峰,史诗和悲剧也有着不错的成绩,《荷马史诗》等作品成为后世文人摹仿的典范。古希腊文学和古希伯莱文学成为西方文学的两个源头,而古希腊文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观念,对后来的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中古文学

中古文学是封建社会的文学。西方中古文学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到公元十四世纪止。占据主流的是中世纪基督教教会文学,此外,还有英雄史诗、表现世俗封建主思想意识的骑士文学,和体现城市市民思想的市民文学。骑士文学对后世的抒情诗、小说以及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有着深远的影響。东方中古文学从公元五世纪到十九世纪中期止。这一时期东方文学主要有日本文学、印度文学、阿拉伯文学,越南和朝鲜文学也有着不错的成绩。

3.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文艺复兴从十四世纪末开始,到十七世纪初结束,属于封建社会末期,文学上主要是表现新兴资产阶级思想的人文主义文学。文艺复兴为西方近代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继承和发扬了古代文学中现实主义的传统,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方法,出现了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英国的莎士比亚等大文豪。

4.古典主义文学

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古典主义首先产生于十七世纪的法国,然后流行于西欧,主导欧洲文坛近二百年,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才被浪漫主义所取代。

5.启蒙文学

启蒙文学是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产。他发端于英国,快速影响到法、德等国的文学,成为一次全欧性的文学运动。启蒙文学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文学。它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性和和战斗精神等特点。

6.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是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欧洲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思潮。它产生于启蒙主义理想幻灭的年代。浪漫主义作家们对现实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或者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或热切地展望未来,其创作表现出明显的主观性和强烈的抒情色彩,喜欢描写异域风格,塑造一些富有传奇性的人物。

7.现实主义文学

作为术语,现实主义虽然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才出现,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在法国文坛出现,成为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文学主潮。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以及强调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塑造的特點。

8.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二十世纪之交,极盛行于二、三十年代,在五、六十年代衰退,其特点是反叛一切文学传统。现代主义文学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和荒诞派戏剧等文学思潮。

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于西方文坛,包括法国的新小说、美国的黑色幽默文学、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后现代主义对文学形式和“叙述”本身进行反思、解构和颠覆,无论在形式上或语言上都导致了传统文学及其叙述方式的解体。

我们这门课要学的内容就是对这个主线作出一个梳理:前面的文学思潮对后面的文学思潮有什么样的影响,后面的文学思潮跟前面的思潮又有怎样的继承与发展关系。这就是文学发展史。当然,其中还有作为这些文学思潮的主体——作家与作品,构成这些文学思潮的主体,作家与作品。所以我们这门课,事实上就是以这样的一根主轴来进行梳理,然后各个时期的最突出的,经过历史淘选的经典,那些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专节分析。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这门课事实上就是每一章按照这个主轴有一个概述,对文学史的发展进行一个梳理,然后对这一时期的重要的、代表性的、杰出的作家做专节进行深入的分析。由于我们这门课既有分布广、内容多的特点,但是又存在课时不多的矛盾,我们只能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解决。我们这门课要学的内容大概就是这个情况。这是第一个问题。

三.如何学习

一是系统地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外国文学史的“砖和瓦”,只有系统地读完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作,从《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神曲》这么一篇一篇的读完,外国文学应该能够学得很好。

二是适当研读外国哲学历史文化著作。文学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要理解文学,就要在一个更大的范畴当中来看待它。只有这样才能看得清楚。

三是准确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四是勤动脑和手,问题式学习,做好课堂笔记。

五是从生活体验出发,感悟、体验经典作品。文学注重感悟和体验的,以审美为目标。审美,美是什么?美是感性的。所以我们读外国文学名著应该带着感情去读、去体验。

外国文学史绪论课是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绪论课中除了重点讲述外国文学史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关于外国文化的特点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学习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原因等问题也应予以说明,鉴于篇幅,在此就不逐一展开了,虽说教无定法,但绪论课的教学与设计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参考文献

[1]殷企平.阐释三境界:外国文学教学的艺术之路[J].外国文学,2012(1).

[2]王宇.上好绪论课,就成功了一半[J].课程教育研究,2013(13).

[3]李志强.专业课程绪论课的教学探讨 [J].大学教育,2012(07).

基金项目:邵阳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018JG14)

(作者介绍:袁盛财,邵阳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思考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