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学生科学实验操作规范的策略

2019-08-09 10:58刘敏洁
读写算 2019年8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科学实验

刘敏洁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不断革新。在小学科学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是实验操作的主体地位,实验操作不仅是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抱有科学严谨的态度,科学技术和规范管理实验操作流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规范学生科学实验操作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科学实验;操作规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8-0105-02

在小学教育中开设科学实验课,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不仅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是提高学生生活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全面参与,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因此,对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和研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科学课实验操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科学需要大量的实验作为基石,没有实验的科学,就像人失去了灵魂。而在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中,没有收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主要是因为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科学课课堂教学中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一般情况下,存在着两种学生,第一种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想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所学的内容,但是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却没有树立良好的、规范的实验操作意识。第二种学生没有较强的探究性学习意识,不愿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导致失去了实验操作的目的,使得实验操作只是浮于形式,而没有真正体现出实验教学的深层次意义。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此外,在实验操作中,经常出现操作很不规范的情况,这样会直接影响到操作流程、数据记录以及实验结果等实验环节。对此,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只有在这个基础上開展实验教学才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二)教师方面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科学课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第一,实验走过场。有些教师只是带领学生“看”实验,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播放科学教学参考书后面的光盘,学生看完实验之后就相当于完成了实验。第二,操作不规范。在实验教学时,教师没有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材料,往往是在实验课上临时找材料,不论是否有用,数量够不够,随意性太强。第三,指导不到位。有些教师只是在课前准备了材料,而没有进行事先实验,因而,对于实验操纵的步骤和要点,教师自身都不清楚,也就无法给学生做出明确的指导和演示,对学生提出的实验要求也不在要点上。如果在实验操作中,学生出现错误或者失败等现象,教师就让学生停下来,换材料重新来过,或者对学生的实验结果直接告知是错的,讲解正确的是如何。这样实验的结论好像和实验过程根本不相干,实验只是一种形式而已。第四,关注不全面。在实验操作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的是实验的结果,而忽视了实验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比如,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镊子等实验用具的操作方法错误。教师只在乎学生的实验结果是否正确,而没有让操作细节错误的学生,练习正确的操作方法,学生没有纠错的机会。

二、小学科学课实验操作规范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深入研究科学教材,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质

科学作为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对所教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在科学实验中,会运用到很多仪器,比如,滴管、放大镜、显微镜等,教师需要认真查找和研究实验仪器的相关资料,理解和掌握这些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使自身地实验操作进一步规范。另外,教师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教材,真正了解到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师对于教材中的每一项实验,都要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掌握该实验需要达到的目的,并且掌握该实验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2.准备实验器材,提前做好实验演习

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实验材料是实验操作的前提条件。在小学科学课实验操作教学中,教师要想达到良好的实验探究性学习效果,就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从而保障学生自主操作实验的成功。第一,做好固有实验器材的维护工作。对于经常性需要的实验材料和器材,比如,酒精灯、测力计等,要经常关注酒精灯,及时添入酒精,检查橡胶管等,通过经常性的维护工作,确保实验活动正常进行。第二,为课堂实验教学提供优良实验材料。在实验教学中,学习材料有助于学生解决科学问题,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体悟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教师需要充分考虑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众多材料中精心选择典型的互动材料,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比如,在学习《油菜花开了》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完整的油菜花,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油菜花都是完整的。第三,提前做好实验演习。教师只有在自身经历了实验过程之后,才能提出关键性实验问题,才能控制和应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有效控制产生与课堂无关的问题。虽然有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教师也要提前想出解决办法,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实验操作。比如,在学习《摆的研究》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做摆,在做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摆在摆动时会碰到铁架台等,然后教师通过反复实验想出有效的办法改进,尽可能让学生实验操作顺利进行。

(二)试验中有效指导

1.规范学生的实验方案

制定实验方案主要是对探究方案,探究程序,实验方法和途径,收集证据的范围,所需材料、仪器和技术等作出规范化的准备,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和条件。关于学生制定方案,教师要循序渐进的引导,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从三年级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规范化的实验方案,进而规范化操作,提高学习质量。比如,在学习凤仙花的茎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验设计表格,虽然不需要学生自己填写,但让学生经常接触实验表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就会带动学生以后在试验中也会模仿设计实验方案。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课科学实验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部分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现状及对策
小学科学课物理环境的建设研究
新课程下小学科学课的几点思考
我国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浅谈科学课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小学科学课对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分析
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上开展科技小制作活动
小小科学实验
为革命搞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