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成长到主动坚守

2019-08-13 09:11吕秋影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刘校长教研员机会

吕秋影

第一阶段:追求轻松,被动成长

作为一名“80后”教师,我和很多青年人一样,从小在蜜罐中长大,没吃过什么苦,比较安于现状。

走上教师岗位后,与我的师傅刘校长的结识是我专业成长的关键一步。刘校长认为我可以塑造,特别希望能帮助我发展。刘校长帮助我备课,指导我上课,并努力创造展示的机会促我快速成长。刘校长鼓励我参加各类大赛,陪伴我在大赛中历练,在大赛中成长。工作5年后,我得到了代表当时的崇文区参加北京市阅读教学大赛的机会。这个赛事两年一届,每个区县只能选派一名选手,从教委领导到教研室的每一位教研员都非常重视,我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每一次备课,教研室小语室的五位教研员和刘校长都会全程陪同,而且还要请市里的专家过来指导。刚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心里还是非常喜悦的,可是随着第一次试讲的开始,我也慢慢地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还记得我第一次试讲结束后,所有的专家、教研员在会议室围坐在一起进行评课,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下子把我给说傻了,我突然觉得不知道该怎样上课了。因为我之前认为的优点,现在都变成了缺点,成为了问题的重点。比如,我认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有问有答,整节课行云流水,特别流畅,这就是一节好课,可是专家认为教师牵着学生走的痕迹太重,完全不敢放手,越是流畅,越是没有体现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我之前认为,声音好听,反应迅速,朗读到位,都是我的优势,我也努力展现,可是这也成为了我的弱点,专家指出课堂上教师过于凸显,掩盖了学生,课堂成了教师展示的舞台。我不理解也不愿接受,一次又一次被动的试讲,试讲效果可想而知。刘校长对我说,可能现在专家们说的很多理念、方法你接受起来有些困难,但是我们要慢慢地消化、吸收,慢慢地调整、修改,而不是抵触,固守自己。于是,在刘校长的帮助下,我把专家的指导意见录下来,然后一遍遍听,一点点梳理,努力改变自己,刻苦磨炼。我从学校借来小黑板和粉笔,回到家反反复复地演练,把教案倒背如流,每一个问题都要列出所有能想到的预设以及应对的措施。就这样,试讲的效果也越来越好,最终这节课取得了北京市一等奖的好成绩。

现在真的记不清我当时讲了多少次,但我还能找到13稿教案,那我想至少讲了13遍。这一次的磨课所获也成为了我宝贵的财富。它磨去了我华丽的课风,磨去了些许的娇气与傲气,帮我养成了良好的备课习惯,为我今后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名师引路,执着坚持

有人说:“人的一生抓住了一两个关键机会足矣。”这一次我就是被大家推着、领着,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也算是在大家的帮助下抓住了机会。这一次任务的出色完成,帮我迎来了一次又一次机会,至此我也走上了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在这条路上由于有名师的引领,有大家的帮衬,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始终坚持。所以,我第二阶段的关键词想说“坚持”。

时隔一年,我遇到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那就是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阅读教学大赛。这个赛事也是两年一届,各省市选派两名选手,是小学语文界最高级别的比赛,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这一次还没开始试讲我就病了,得了喉炎,嗓子出不来声了。我非常着急,恨自己的身体怎么那么不争气,可是越是着急,病好得越慢,输液,做雾化,效果都不太理想。这一次是刘校长找到我,对我说:“小吕,什么事都没有咱们的身体重要,你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也别太着急了,必须先把嗓子看好,然后,咱们再备课。如果,你觉得实在撑不住了,你选择放弃,我也不会怪你的。”我听了以后特别感动,心情也轻松了许多。我想要是以前的我,早就选择就坡下驴,都不用考虑就选择放弃了。可是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磨课的经历,我变得更加成熟与坚强了,我没有轻言放弃!因为,我深知这个机会多么可贵,如果我放弃了,大家都会觉得非常遗憾,我还想再努努力,试一试。就这样,我坚持着,病也渐渐好转,开始投入到备课中去。

记得那一天把市里来听课、评课的专家送走后,已是晚上的6点多,天都黑了,我们还要留下来继续备课。当时,我的喉炎还没有完全好。教研员宋老师因为长期劳累,会经常头疼,这一次他也是先吃了止疼药又继续备课的。刘校长的孩子当时还在读高中,需要人照顾。我记得在当天备课的过程中,刘校长接了一个电话,她只匆匆地说了一句“我给老师备课呢,等我回去再说吧”。当时我并未在意,可这一备就备到了半夜11点多。结束后我和刘校长一起回家,在路上遇到一个肯德基。刘校长说:“在肯德基停一下,我儿子还没吃饭呢,我给他带点儿吃的。”此时我才恍然大悟,刚才那个电话一定是她儿子打来的,询问妈妈什么时候回家,自己还没有饭吃呢。想到这儿,我心里难受极了,我在心里问自己,在你背后跟你并肩作战、托举着你成长的这些老师,他们图什么?他们为什么要选择遭这份罪呢?不就是对事业的热爱,对专业成长的执着追求吗?这些前辈身上的精神至今深深地影响着我,鼓舞着我。就这样,我在这次参赛中又一次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接下来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多,自己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

第三階段:选择兼顾,执着坚守

就拿刚刚过去的这一个学期来说吧,开学初,我面对的是新接班,新带组。摆在我面前的工作是两周内完成班级展板的布置,两周内完成年级组工作计划的制订与交流,两周内完成升旗仪式的主持工作,两周内完成学校市级科研课题结题总报告30000字的修改工作。家里面对的是刚刚满一周岁的孩子,缠着我要我照顾。面对这一切我没有烦躁,没有郁闷,只是觉得分身乏术,力不从心。看到这些,刘校长和庞校长都特别心疼我,她们说:“小吕,安排一位老师帮你上课,替你带班吧,你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改结题报告,因为这是目前学校最重要的事情,而且改稿子需要整块的时间,需要安静的环境。”我想这样当然好,可是一想到我刚刚接班,对家长和学生还不太了解,他们也正在努力地了解我,如果这时候我不上课,也不进班,大家心里会不踏实的,也不利于班级的稳定,所以,我选择自己上课,自己带班。于是,我利用课间看班的时间练升旗仪式,利用没课的时间撰写年级组工作计划。回家后,先照顾孩子,把孩子哄睡了再去改稿子,这两周我没有一天是在零点之前入睡的。就这样两周的时间,我圆满地完成了工作。坚守的过程的确挺艰难的,但我今天能够乐观、从容地面对,我想都得益于之前在磨课、坚持过程中的蜕变。

两周后,我还没有来得及睡上一个好觉,新的工作又接踵而来,大赛的磨课工作,区一网通的录课工作,工作室书稿的撰写与修改工作……我又开始了新的征程。骨干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有起点,没有终点。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便只顾风雨兼程。在这条路上我会继续攀登,而且要放慢一些速度,为的是踩得更稳,走得更实,还要边攀登边欣赏着沿途的美景,且行且珍惜!

(工作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刘校长教研员机会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没机会下手
永不磨损的丰碑
成长的机会
给指甲贴一个机会
刘校长又来了
感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