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有您幸福无比

2019-08-13 09:11张蓓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刘校长环节教材

“飞机的起落离不开导航员的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教学不仅要遵循课程标准,更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尊重了学生的认知,才能出现和谐的课堂。”这是刘校长在多次与我磨课的过程中,常常跟我强调的。每每回想起与刘校长研读教材的日子,都是满满的回味和收获。作为青年骨干教师的我,对于钻研教材颇有热情。在上研究课前,我都会拿着教案潜心地和刘校长进行探讨,但常常都会碰上一鼻子灰。所以大家说,想要与刘校长磨课,首先自己要吃透教材,更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揣摩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否则刘校长是“不会买账”的。

记得那是早春三月,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东兴杯”教学大赛。在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下,当晚选课后,我就投入到潜心撰写说课稿的工作中。第二天一大早,当我兴冲冲地拿着写好的《晏子使楚》的说课稿让刘校长帮我指导时,刘校长神情凝重,眉头紧锁地跟我说:“张蓓,我们写教学设计要实心实意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教材,不要忙着做设计、想花招。”一句话点醒了我,是啊,我们备课总是被环节、“花招”拖累,其实回头看看,我们真正有多少时间亲近了教材,又有多少精力研究了学生的需求。即便是平日里的常态课,我们也应该站在学生的学情角度安排调整自己的设计,真正做到生本化教学和高效课堂,让学生受益发展。接下来的几日里,我“另起炉灶”,重新选课,逐字逐句地重新研读教材,抛开教参和辅助材料,按照刘校长的叮嘱,在教材这棵“大树”下,培育出属于自己的“果实”来。一篇原创的《晏子使楚》的说课稿设计就在刘校长的推翻下全新出炉了。虽然语言还显青涩,缺少理论的架构,但当听我娓娓道来自己的设计时,刘校长露出一丝会心的微笑:“我们备课、写设计就是要扎根教材,为学生所学而设计,自然地流淌,真实地表达,才能呈现最真实的课堂!”

的确,教学如同绣花,功夫下在细微处。没有精心、细心的准备,就不会绣出美丽的图案。从选课的变动到稿子的研磨修改,再到反复的练习呈现,在与刘校长共同磨课的过程中,我享受着静下心来与教材、与学生、与课堂对话的过程,享受着从初稿带来的欣喜到换课调整带来的震荡。从我们再次构思组稿到刘校长逐字逐句的指导推敲,从“打碎”自己集中精力练习到争分夺秒自信呈现,两周的研磨、学习、积淀的过程,使我深刻认识到:否定,否定,才得肯定。正像刘校长说的那样,做成一件事是需要自我否定的勇气和耐力的。伴随着忐忑、困惑、焦虑等种种情绪,自己得以历练成长。

“不怕有缺点,就怕没亮点。”这一次磨课的过程对我启发最大的就是——一堂课的设计“要有自己的特色”。的确,在教材内容一致、课件资源相似的情况下,突出特色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会令大家耳目一新。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地变通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起自己的设计内容,使设计内容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尊重学生首次学习古文有畏难情绪的学情现状,教学本课我采用了角色扮演、活化古文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在抓住文中空白点、揣摩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基础上,选择角色,呈现故事情景。学生表演时绘声绘色,融入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还能够创造性地并合情合理地拓展情节,加入人物。通过角色表演,表现人物的聪慧,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外化自己的感悟与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活用语文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古文的喜爱之情。

这样的亮点设计和阐述,正像刘校长所说的那样:“要融入我们对教材的解析和思考,突出本堂课的教学特色,着重表述突破教学难点的过程,使课堂中的亮点环节更加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加符合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要求。”短短的十天时间,我享受着思维的碰撞带来的收获。我和刘校长就说课内容中课时的安排展开了思辨,从课堂实际出发,结合学情现状考虑,我不断完善着教学环节和说课思路。

进入赛课环节,我将要执教《金钱的魔力》一课。设计时,我又紧紧被“导入环节要亮眼”的想法所束缚。在试讲的过程中,我以漫画引入“夸张手法”,接下来引出善于运用夸张手法的作者——马克·吐温,感觉颇有新意。课后刘校长请我说说教学反思,正当我得意于导入环节有新意时,刘校长却一语中的地指出:“設计意图中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忽略了学生发现的过程,本末倒置地强加给学生认知的结果,看似亮眼,却是服务于教师的课堂展示。这些写作特点要引导着学生通过阅读感悟润物细无声地品味。”刘校长犀利的点评,让我的脸有些发烫,我还是没有真正走出串环节的思维套路。自责中我深深地感悟到:如果真正研读过课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不会一味地追求表面形式,而更应注重为有效理解文本服务,使教学过程踏实而真切,使学生学有所获,使课堂有亮点。预设的教案设计思路只是设想,真正的走进课堂才能验证学生的需求, 即兴的生成更是一份宝贵的教学资源。随即我进行了环节的调整,尊重学生的认知出发点,合理又真实地设计教学流程。

磨课、赛课的日子是苦涩的,又是宝贵的。与刘校长及工作室团队一起交流,相互碰撞,一路成长着。经历就是财富,在压力中凝成动力和胆识,在磨炼中积淀学识和智慧。刘校长常说:“让自己成长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参加各种比赛。” 从最初的模糊到明朗,从迷茫到顿悟,在忙碌中伴着充实,在疲惫中伴着收获,真有一种破茧成蝶的艰难和欣喜。我常想:我们与名师磨课究竟磨的是什么?应该是一份对教材的敬畏、对学生的尊重和对语文教学再突破的执着与渴望。对于乐于前行的我来说,付诸实践无疑是成长道路上的奠基石。感谢专业引领,感恩直言的师长,一路走来,这更是一次大手牵小手、一起往前走的美妙旅程。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刘校长环节教材
教材精读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永不磨损的丰碑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刘校长又来了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感谢词
送顶官帽给你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