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19-08-20 08:5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3期
关键词:知母风湿性关节炎芍药

河南省正阳县中医院,河南 正阳 463600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机体多个关节,使患者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及外周关节持续性滑膜炎等症状[1]。该病病程较长,病情不断进展,软骨及骨质被侵蚀或损坏,最终诱发关节畸形,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临床针对该疾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是常用方案,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病情,但长期使用,易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导致长期治疗受限[2]。中医学认为该病多因风寒湿邪侵体所致,而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是治疗痹症的常用方剂,具有解表散寒、祛风除湿作用[3]。故本研究进一步观察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男19例,女34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49.64±8.15)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54±0.52)年。观察组男21例,女32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49.67±8.20)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61±0.5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诊断标准 西医参照《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中医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相关诊断标准,主症:疼痛、晨僵、发热、畏寒等;次症:舌苔黄白相间、脉弦数等。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无精神类疾病,具有认知能力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伴有严重消化道出血及系统性溃疡者;因其他原因导致肢体功能障碍者;本研究用药试验过敏者。

1.4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口服甲氨蝶呤(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882)10 mg/次,1次/周;口服布洛芬胶囊(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537)60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方剂组成:薏米60 g,石膏、黄柏、白芍、知母各30 g,苍术、生姜、白术、甘草各15 g,桂枝、防风、麻黄、附片各9 g,用水煎服,1剂/d,2次/d,分早晚温服。两组均连续用药治疗8周。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①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6]相关内容拟定:显效:症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85%;有效;症状改善,35%≤中医证候积分减少<85%;无效:症状无改善反有加趋势,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5%[5]。②生化指标。分别抽取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类风湿因子(RF)。③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主症:疼痛、僵直、发热、畏寒等根据严重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4个级别,分别记0、2、4、6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化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CRP、ESP、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ESR、RF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对比

时间组别CRP/mg/LESR/mm/LRF/u/mL治疗前 对照组(n=35)82.64±24.4168.64±17.52149.35±71.23 观察组(n=35)83.01±24.4869.01±17.60152.34±72.02治疗后 对照组(n=35)51.24±11.41a51.60±14.31a98.65±41.21a 观察组(n=35)30.52±9.67ab31.52±11.02ab68.53±26.34ab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bP<0.05

2.3 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bP<0.05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发病3个月内即可破坏软骨组织,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会导致病情迁延难愈,使患者关节功能逐渐丧失。西药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方法,其中以甲氨蝶呤、布洛芬胶囊最为常用,氨蝶呤具有抗炎、清除病毒、改善免疫抑制等作用,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的增殖及凋亡,降低关节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关节肿胀;布洛芬胶囊是一种镇痛、消炎药物,是治疗关节炎的常用药物[7]。

中医学中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归属于“痹症”范畴,认为寒邪侵体、后天劳损、素体虚弱而致风寒滞留肌肉经络,血瘀阻滞经络,气血不畅,而风湿外袭,耗损肾间,而致关节肿胀不通,而病发,故中医治疗主张以除风祛湿、益气养血、活血祛瘀为基本的治疗原则[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且CRP、ESR、RF及中医证候积分均高于观察组,说明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优于西药单一治疗。究其原因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中薏米性味甘微寒,可健脾利水、解毒散结;生姜可解表散寒;麻黄可利水消肿;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发散解表、除风祛湿、解痉止痛;知母可清热解毒;黄柏可清热燥湿;苍术可燥湿健脾、祛风湿;桂枝可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白芍可缓中止痛;附片可温补脾肾、散寒止痛;石膏可清热泻火、清泄肺热;白术性甘,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甘草可补中益气、缓急止痛。诸药联用共奏祛风除湿、活血通经、温阳止痛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中含有的白芍总苷具有一定抗炎作用,可有效缓解关节炎症浸润,改善关节肿胀;桂枝具有抗炎、镇痛及促进类激素活性等重要作用,可有效抑制细胞炎症因子活性,起到保护关节、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9]。

综上,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及各项生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知母风湿性关节炎芍药
知母的炮制工艺及其对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基于HS-SPME-GC-MS和PCA分析知母及其 制品的挥发性成分
蒙医温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陆抑非《芍药》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左振素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思路与特点
芍药为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