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与健康结局的关系研究

2019-08-22 01:22孙卫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自测慢性病总分

孙卫东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安居街道卫生院,山东 济宁 272000)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指长期的,不能自愈的,不能被治愈的疾病,主要指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精神病等疾病[1],具有病程长,控制率低,需要长期照料等特点[2],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3],城区、农村慢性病死亡比例高达80.0%以上[4],已成为我国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5],老年慢性病患者是指年龄≥60岁的慢性病患者,据统计,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已由1993年的54.0%上升到2008年的64.5%,已成为慢性病的主要发病人群[6]。目前,诸多研究证实[7-9],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现状较差,低于正常人群,提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为进一步掌握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结局与健康素养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5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入组条件:①均符合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卒中等慢性病的诊断标准[10];②年龄≥60岁,小学以上文化程度;③病程≥1年;④无精神病史及智力障碍,生活自理可;⑤知情同意,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5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男316例,女184例;年龄61~86(73.35±6.16)岁;文化程度:小学136例,初中155例,中专或高中120例,大专及以上89例;职业:农民318例,工人106例,干部76例;婚姻状况:在婚453,不在婚47例;病种:高血压196例,冠心病88例,糖尿病11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7例,脑卒中35例。患2种及以上疾病68例;病程2~13(7.44±2.65)年,家庭月收入:差(低于1000元)者200例,一般(1001~2000元)162例,好(2001元以上)138例。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调查前,本项研究的调查人员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调查告知,主要是介绍本研究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并告知本研究不会对患者带来任何危害。患者知情同意后,向患者说明问卷填写的要求及注意事项。问卷填完后,当场收回。

1.2.2 调查内容及工具:①老年慢性病患者人口学特征自编老娘慢性病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②健康素养采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调查量表[11]评价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调查量表共包括24个条目,分为信息获取能力维度(9个条目),交流互动能力维度(9个条目),改善健康意愿维度(4个条目),经济支持意愿维度(2个条目)。4个维度从4个不同的方面解释了健康素养。每个条目共有5个选项,得分在1到5分之间。“1”表示非常困难或非常不愿意,“5”表示没有任何困难或非常愿意。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素养水平越高。本研究以因子分2.5分为分界值,<3.0分为低水平,3.0分~4.0分为中等水平,>4.0分为高水平。③健康结局采用许军[1]编制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SRHMS)[12]评定患者的健康结局,自测健康评定量表量表共有48个条目组成,分为10个维度。包括自测生理健康(第1~18条,包括躯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3个维度)、心理健康(第19~34条,包括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3个维度)和社会健康(第35~47条,包括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3个维度)3个评定子量表,第48条与3个子量表中的18、34、47共同组成健康总体自测维度。SRHMS的48个条目评分采用模拟线性方式,各个条目原始分的回答是在一条有两个极端点的10 cm线上划上标记(如划上×号)。每个条目的理论最高值是10,最小值是0;自测生理健康、自测心理健康、自测社会健康3个评定子量表分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的理论最高值分别为170、150、120、440;理论最小值均为0。SRHMS重测相关系数为0.875,Cronbach's α系数为0.898。目前,SRHMS尚无常模可参照,本研究以总分<70%为健康结局差,总分70%~80%为健康结局一般,>80%为健康结局较好。得分指标=均值/总分。

1.3 质量控制:量表按统一指导语进行测评,所有量表均经调查人员逐一检查,对有项目缺失者,嘱咐患者补填完整,并告知患者不要规律作答。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00份,经审核后,皆为有效问卷。调查数据输入时,问卷均经双人核对后录入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均输入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构成比进行统计学描述;变量间的关系采用Personal相关分析。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多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得分情况比较:见表2。本组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低水平者135例,健康素养调查量表总分(57.34±7.39)分,条目均分为(2.38±0.37)分;中等水平者273例,健康素养调查量表总分(83.57±5.19)分,条目均分为(3.48±0.42)分;高水平者92例,健康素养调查量表总分(103.43±3.02)分,条目均分为(4.31±0.53)分。本组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健康素养调查量表总分评分为(80.13±9.42)分,条目均分为(3.33±0.85),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改善健康意愿维度得分最高,信息获取能力最低。见表1。

表1 5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评分结果(±s)

表1 5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评分结果(±s)

?

2.2 健康结局单因素影响分析:本组5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SRHMS总分得分为(323.71±18.33)分,得分指标为74.2%。自测健康总体处于一般水平。不同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健康素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其健康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5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单因素影响分析(±s)

?

2.3 健康素养与自测健康的相关性分析:Personal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素养量表总分与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高度正相关。见表3。

表3 健康素养与自测健康相关性分析(r 值)

2.4 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结局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赋值情况见表4。考察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结局的预测因素。引入水准为α入=0.05,剔除水准为α出=0.10。患者性别、职业、婚姻、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作为自变量首先进入(模型1),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进入(模型2)。结果显示,在控制一般资料后,模型2的R2为0.471,比模型1的R2值(0.228)明显升高,而且,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可单独解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结局总变异的26.6%,见表5。

表4 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结局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赋值情况表

3 讨 论

目前,健康素养作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目标和组成部分,受到国内外广大研究者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HL)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3],研究表明[14],健康素养是人群健康状况重要的预测因子,总体来说,健康素养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与健康相关的很多方面,包括健康知识水平、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自身健康状况及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程度。健康素养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15],健康素养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公共卫生和个人的健康保健,低健康素养给人群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国家卫生体系带来负面影响,导致疾病的患病率及发病率增多、伤害的发生;还增加额外的卫生支出,如住院率提高、卫生资源浪费、医疗保健费用上升等[16]。研究表明,缺乏健康素养的个体,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水平均低于健康素养高的个体[17],临床结局一般较差[18]。

表5 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结局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目前,国内关于健康素养的研究才刚开始,健康素养与老年人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几乎没有[19]。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总分为80.13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提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需进一步提高。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本研究认为,这与老年慢性病患者慢性病知识缺乏,社会支持不足有重要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老年慢性病患者SRHMS总分得分为323.71分,得分指标为74.2%。自测健康总体处于一般水平,提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结局总体不佳,生存质量不高,需进一步改善。这与有个学者研究观点相一致[20-22]。

本研究Personal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素养是与自测健康关系密切,提示渐渐素养时健康结局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娘慢性病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婚姻、文化程度以及经济状况均是患者健康结局的预测因素,对健康结局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可共同解释健康结局25.6%的变异量。其中,经济状况与文化程度影响作用较大(β=0.677、0.579,P<0.01),这一结果提示,提高患者的文化程度,减轻经济负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在此基础上,当增加健康素养变量后,R2值由0.256提高为0.514,即是说,健康素养与性别、年龄、职业、婚姻、文化程度以及经济状况等因素可共同解释健康结局51.4%的变异量,其中,健康素养对患者健康结局影响最大(β=0.712,健康素养的R2值为0.313,说明在患者健康结局诸多影响因素中,健康素养可单独解释健康结局31.3%的变异量,健康素养是健康结局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一结果表明健康素养是健康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是健康状况较强的预测因子。

综上所述,本研究资料证实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不高,健康结局不佳,健康素养与健康结局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健康素养是健康结局的重要预测因子。依据上述结论,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中,应重视健康素养在健康结局中的重要作用,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这对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提高生存质量有机器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自测慢性病总分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知识点自测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一年级上册10月学习能力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