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妊娠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2019-08-22 01:22杨玉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孕妇资料状态

杨玉红

(临沂市兰山区妇幼保健院,山东 临沂 276000)

妊娠为女性的一个特殊生理时期,在妊娠期中孕妇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消极心理,最为明显的是焦虑、抑郁心理等[1-2]。为了改善孕妇在妊娠过程的心理状态,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本次采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纳入研究的80例孕妇,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我院,均知情同意纳入本次研究,且均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通过,排除合并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年龄23~36岁,年龄均值为(28.6±1.3)岁;均为初产妇。对照组40例,年龄23~36岁,年龄均值为(28.7±1.4)岁;均为初产妇。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的价值。

1.2 方法:①加强和孕妇的沟通,告知孕妇怀孕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使孕妇维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而影响到妊娠。②及时评估孕妇的心理状态,部分孕妇的焦虑、抑郁、害怕等不良心理症状可能较为严重,可以采取音乐转移注意力疗法,或者为孕妇介绍妊娠成功的案例,增强孕妇面对妊娠的自信心[3-4]。③加强和孕妇家属,特别是丈夫之间的沟通交流,指导孕妇的丈夫在孕妇妊娠前后,需多关心、呵护孕妇,让孕妇感受到亲情的可贵,从而增强面对妊娠过程的信心。④基于孕妇妊娠期出现的生理反应,需加强心理安慰,观察孕妇基于妊娠期出现的容颜变化和身材变化,采取合理的心理疏导,告知孕妇这些变化在分娩完成之后可以恢复,使孕妇的心理恐惧得到有效消除[5]。⑤基于分娩之前,有必要对孕妇实施心理教育,可使用心理学暴露治疗法,使孕妇对分娩过程充分了解,让孕妇认识到可能引发的腹痛及流血等属于正常情况,做好心理安抚,使孕妇产前恐惧感得到消除,进一步提高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的配合度。

1.3 判定标准: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孕妇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心理状况进行评分;分数越低,表示焦虑、抑郁症状改善越明显。此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此次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表示,两组数据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代表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在SAS、SDS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两项心理状态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s)

?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40例孕妇,乏力1例、尿频2例、嗜睡2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40例孕妇,乏力3例、尿频3例、嗜睡4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妊娠期即怀孕期,是女性的一个特殊且重要的生理阶段。在妊娠期,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孕妇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症状,因此有必要加强护理干预,改善孕妇的心理状态[6-10]。本次提到的心理护理主要针对孕妇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以及担心害怕等心理情绪,加强护理干预,提高孕妇对妊娠的认知水平,缓解孕妇不良心理情绪,进一步提高孕妇在妊娠期的医护配合度。本次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的实施,结果显示孕妇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项数据显示,心理护理的实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妊娠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的实施能够改善孕妇的心理状态,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及使用。

猜你喜欢
孕妇资料状态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状态联想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