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病理及胃镜活体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9-08-22 01:22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活体外科手术胃镜

胡 斌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心医院病理科,辽宁 丹东 118200)

胃癌患者早期症状不显著,但患者诊治不及时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强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基础。胃镜活体检查是当前胃癌患者术前常用诊断方式,为进一步探讨该检查方式的价值,本院对150例胃癌患者实施了外科手术病理及胃镜活体检查。以下就检查过程行回顾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胃癌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实施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经医院伦理协会同意,自愿配合研究患者。排除标准:存在其他严重脏器合并症及并发症患者;其他恶性肿瘤患者;胃镜检查禁忌患者;无法配合研究患者。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46例;患者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8.2岁(s=7.7);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年(s=3.1);临床表现:上腹痛47例,上腹胀56例,消化道出血38例,其他症状12例。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外科手术病理及胃镜活体检查。先在患者术前实施胃镜活体检查:根据患者胃镜下病灶组织实际位置及类型实施取材,对于平坦型患者可在病灶中央及比较周边取材,对于溃疡型患者需在病灶内部取材,对于隆起患者需在病灶顶部及基底位置取材,且需采集3~5块组织实施检查。外科手术病理检查时先根据病灶直径取材,若直径≤1 cm则全部取材,若直径>1 cm则对典型部位取材。两组患者病灶采集后均采取福尔马林(10%)常规固定,并实施石蜡包埋,常规切片,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观测病灶状况[1]。

1.3 观察指标:以外科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①统计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准确性。②统计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对患者病理Borrmann分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及分化状况(分化、分化不良)检测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取SPSS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诊断结果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准确性分析:胃镜活体检查的确诊、疑诊率、漏诊率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测方式对胃癌的诊断结果分析[n(%)]

2.2 两种检测方式对患者病理及分化状况检测结果分析:患者实施胃镜活体检查对病理Borrmann 分型Ⅳ型及分化、分化不良诊断准确性与外科手术病理相比明显较低,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测方式对患者病理Borrmann 分型及分化状况检测准确性分析[n(%)]

3 讨 论

胃癌是我国首发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肿瘤,临床发生率及致死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也是当前全球性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高发恶性肿瘤[2]。当前临床实践结果显示,早期胃癌患者实施有效治疗的生存期可达5年以上,因此临床需加强对患者的早期诊治,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针对性方案,以改善患者治疗效果[3]。外科手术病理检查是当前胃癌诊断的金标准,其可有效了解患者疾病类型、病情分型及病理分化状况,但外科手术病理检查需在手术后进行,难以辅助患者治疗方案确定,对于部分病情较轻患者可能会造成患者不必要手术损伤[4]。胃镜活体检查可在术前进行,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胃镜活体检查对于病理Borrmann分型Ⅳ型及分化状况诊断效果不佳,分析其原因是采取胃镜辅助检查时视野较为限制,难以确定患者病灶实际类型,也影响到取材效果,进而易导致漏诊、疑诊出现,但实施胃镜活检时诊断准确性较高,可辅助医师制定患者治疗方案[5]。综上所述,在胃癌诊断中的实施外科手术病理及胃镜活体检查均具有良好的运用价值,临床可将胃镜活体检查及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结合,进一步提升诊断效果。

猜你喜欢
活体外科手术胃镜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活体器官移植,你怎么看?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基于安全加密的人脸活体检测技术
本刊2019年下半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本刊2019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本刊2019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汪星人”要打“飞的”——话说活体空运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