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CT对小肝癌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2019-08-22 01:22姜志广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门静脉检出率肝癌

姜志广

(朝阳市第二医院放射线科,辽宁 朝阳 122000)

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期增强CT与MRI检查成为诊断肝癌的可靠方法。近年来,小肝癌的影像诊断是临床研究的重点[1]。为进一步探讨CT与MRI检查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本研究以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小肝癌患者为对象,通过观察和比较,对CT与MRI检查小肝癌的诊断情况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小肝癌患者共66例(病灶75个)。入选标准:经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证实,病灶大小>2 cm;诊断符合美国肝脏病研究协会(AASLD)实践指南制定的相关标准[2];未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排除标准: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有CT及MRI检查禁忌证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30例;年龄20~80岁,平均(52.6±8.2)岁;病程4~16个月,平均(9.2±1.8)个月。临床表现:仅3例患者无明显症状,其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腹隐痛、肝功能异常、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1.2 方法。CT检查:采用美国GE LightSpeed 64排128层容积CT机进行扫描,自动管电流,管电压120 kV,层厚、层间距均为5 mm。先行平扫,后进行动态增强扫描;经肘前静脉注入对比剂碘普罗胺100 mL,速率3 mL/s;均行三期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分别为25 s、65 s、300 s。MRI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1.5T超导型磁共振系统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常规进行SE横断面T1、T2扫描;动态增强扫描:三维容积内插屏气扫描序列横断面成像,TE1.28 ms,TR3.5 ms,层厚3 mm,层间距0.6 mm,FOV为210 mm×320 mm;经肘前静脉注入对比剂钆贝葡胺0.2 mmol/kg,速率2 mL/s;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分别为25 s、65 s、180 s。

1.3 影像分析:组织3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诊断医师进行阅片,各自主观评价,出现分歧协商解决。观察小肝癌患者的CT及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图像,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的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包处理数据,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CT病灶平扫检出率为66.7%;MRI病灶T1WI、T2WI检出率为70.7%、82.7%;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病灶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检出率为90.7%、73.3%、76.0%;MRI病灶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检出率为93.3%、68.0%、80.0%;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CT扫描的检出情况(例)

表2 MRI扫描的检出情况(例)

3 讨 论

小肝癌是单个癌结节直径≤3 cm、多个癌结节数目≤2个、多个癌结节直径总和≤3 cm的一种肝癌类型,多数病灶的位置表浅,少数病灶位于肝叶深部,以肝右叶单发最为常见。临床上,肝癌疗效的好坏取决病灶于发现的早晚,尽早诊断病灶,对小肝癌的治疗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MRI与CT技术是公认的临床诊断肝脏肿瘤的重要方法,但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小肝癌的价值一直存有争议[3]。CT具有高速、薄层、多期扫描等优点,其图像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用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和诊断具有较高价值。CT平扫时,多见低密度灶,其中小病灶多密度均匀,大病灶多密度不均匀或有液化坏死区。采用CT进行快速扫描,患者仅一次屏气即可完成肝扫描,避免了呼吸运动形成的伪影干扰扫描结果,后期重建能够进一步提高小肝癌病灶的检出率[4]。MRI扫描是安全、无创、可靠的一种影像检查方法,能够多方位、多角度清晰显示肝脏肿瘤的病灶情况,通过MRI扫描不仅可以获知病灶的大小、位置、血供及良恶性,还能对肝癌进行临床分期和疗效监测[5]。与此同时,对比剂的广泛使用明显提升了MRI扫描的成像效果。有研究表明[6],小肝癌患者的MRI与CT扫描在平扫上,病灶的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MRI诊断小肝癌的检出率高;在增强扫描上,MRI与CT的病灶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也有报道指出[7],MR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灵敏度最高,对于可疑小肝癌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首先MR增强扫描进行检查,MR弥散成像作为补充;如果条件不允许,可采取CT增强扫描进行检查,诊断出现困难时需加做MR弥散成像。本次研究中,高场MRI平扫的检查效果明显优于CT平扫,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增强扫描后,MRI与CT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上的病灶检出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小肝癌的价值相当。此外,在动脉期强化扫描中,CT检查可见病灶67个,MRI检查可见病灶67个,说明动脉期扫描对小肝癌病灶的检出具有重要意义,建议重点加强CT与MRI的动脉期扫描。综上所述,MRI与CT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均有较高的检出率,两种检查方法各具优势,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进行疾病诊断,以此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

猜你喜欢
门静脉检出率肝癌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肝外型门静脉血管瘤1例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系统并发症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