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门诊处方点评干预成效的评价

2019-08-22 01:22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本院不合理药师

汪 涛

(新疆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药剂科,新疆 阿勒泰 836500)

处方点评是医院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以及临床应用管理药品的重要内容,是干预不合理用药的有效方法[1],也是提升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关键方式。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本院门诊纳入的1200张门诊处方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干预前后的不合理用药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选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本院门诊纳入的1200张门诊处方,干预前处方为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纳入的600张门诊处方,干预后处方为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本院门诊纳入的600张门诊处方,将不合理问题登记在处方点评软件上,健全《处方评价表》实施干预对比。评价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处方管理办法》、《新编药物学》、《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世界卫生组织、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给出的诊治标准以及用药指南,各高等医药院校教科书、药代动力学、药物经济学、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的理沦依据、专家达成共识的合理用药评价指标以及循证医学证据等给出本院处方点评的标准。

1.2 方法:每月临床药师在月末前利用本院门诊处方点评软件上完成处方的评价,整理分析《处方评价表》给出的相关数据信息。及时反馈给处方医师不合理的处方,并且在院内网上进行公示,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如果医师反复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医务科组织医师实施当面会谈,予以一定批评,对于严重情节的医师将处方权取消。此外,经深入临床临床药师给予护士、医师、患者有效的用药咨询,并且参与医院的临床查房,对医嘱进行审核,实行药学会诊,予以正确的用药教育,给出科学的用药建议,促进合理用药。在门诊构建完善的药师处方点评制度,经窗口调剂药师对门诊处方实施初步的审核,如处方不合理,药师可拒绝进行调配,且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合理修改调整之后再调配,及时与处方医师进行沟通,确保给出正确的解释。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对药学部、医务科每年新入职的员工实施岗前培训,定期开展应知应会药事管理内容讲座,提升医院所有医护人员的水平与技能。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干预前后基本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处方点点评不合理率以及不合理处方类型(不规范处方、超长处方、用药不合适处方)。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数据统计涉及的1200张门诊处方均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干预前后基本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处方点点评不合理率以及不合理处方类型,采取卡方检验,P<0.05,统计学具有组间数据分析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分析干预前后门诊药物使用基本指标的情况:数据统计显示,干预前后基本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处方点点评不合理率之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统计学无分析意义存在。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门诊药物使用基本指标的情况对比(%)

2.2 比较分析干预前后门诊不合理处方类型:数据统计显示,干预后不规范处方、超长处方、用药不合适处方等不合理处方类型对比干预前,P<0.05,统计学分析意义存在。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门诊不合理处方类型对比(n)

3 讨 论

本院医师已熟练掌握药事管理的相关知识,能够规范的开具临床处方。但用药不适宜处方比例不断增加,表示点评药师还需要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不能仅仅只是在处方点评规范问题上,需要对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经济学等进行高度重视,以正确时间、正确剂量、正确给药途径为患者用药,达到临床用药个体化的目标。

3.1 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定期培训医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相关知识,提升合理用药的临床水平。提升培训医院临床护士、医师、药师的培训,定期开展药事管理培训以及考核工作。改善临床护士、药师、医师、患者合理用药的意识[2-3]。了解处方管理的基本原则,对药物适应证进行严格控制,能口服尽量不静脉,能单用尽量不联用,注重药物配伍禁忌、药代动力学等,响应国家政策,与临床药物经济学结合,将基本药物使用率提升,落实与贯切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用药原则[4]。

3.2 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将处方点评小组不断扩大,引入新医师,改善点评人员的相关专业水平,以便于提升点评小组的整体点评水平。构建健全的药师工作站,及时反馈不合格处方,与处方医师及时沟通。之后联合质控科、医务科将阳光用药制度落实。提升信息化处方点评的水平,构建门诊药房二级点评制度,改善门诊用药的整体水平[5-6]。

本次数据发现,干预前基本药物使用48.67%、抗菌药物使用16.67%、处方点点评不合理率26.00%对比干预后,统计学无意义(P>0.05)。表明,虽然门诊合理使用药物的情况得到好转,但还是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采取PDCA循环管理处方点评,以便于持续改进合理用药情况。干预后不规范处方28处、超长处方42处、用药不合适处方10处等不合理处方类型对比干预前,统计学分析意义存在(P<0.05)。表明,处方点评应用之后医师能够熟练掌握药事管理的相关知识,能够规范的开具临床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比例提升表示点评药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不仅仅处于规范问题的处方点评上,对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经济学等更加关注,给予患者正确给药途径、药物剂量以及时间,达到个性化临床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将处方点评应用在门诊用药中效果显著,可改善不合理用药类型,提升安全用药力度。

猜你喜欢
本院不合理药师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
差评不合理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