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08-22 02:38张欣欣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满意率消化内镜

张欣欣

(辽阳市中心医院内镜室,辽宁 辽阳 111000)

消化内镜室是为临床消化道疾病患者提供诊断及治疗的重要科室,消化内镜的诊治操作属于侵入性操作,患者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且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较多不良事件,为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因此积极优化消化内镜室的护理服务方案,提高该科室护理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标准化护理近年来在临床得以推广应用,其可确保护理服务更为有序、科学,确保患者得到更为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此次研究将在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间消化内镜室接诊的患者中选择100例进行分组护理,研究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标准化护理的效果及价值,现将结果做下述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间消化内镜室接诊的患者中选择100例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标准化护理,各50例。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研究、均意识清醒、无沟通障碍、均无其他脏器严重疾病。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为(49.5±4.7)岁。其中26例接受胃镜检查、24例接受肠镜检查。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为(49.6±4.8)岁。其中29例接受胃镜检查、21例接受肠镜检查。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对照组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进行诊治前为患者进行常规基础宣教,告知患者检查基本流程以及需要患者协助的相关事项,配合医师完成诊疗工作。观察组则实施标准化护理服务:有成立标准化护理质控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标准化护理操作方法及相关理论知识。总结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开会进行讨论,查阅相关资料,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及标准化的护理流程。②在开展消化内镜诊治前为患者进行相关宣教,同时也要注意为患者营造舒适的诊疗环境,确保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帮助患者放松身心。为患者做好心理干预服务,促使患者对检查流程有正确认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③检查过程中,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以便改善患者的情绪,同时也要注意患者变化,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则要及时予以安抚,并清理口鼻呕吐物,减轻患者痛苦。进行肠镜检查过程中,需要进行注气,此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腹痛症状,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安抚患者情绪,以便提高患者配合度,确保诊治工作的顺利进行。④检查结束后要帮助患者整理衣物,并询问患者感受,检查结束3 h内要安排专人进行陪护,以免出现意外。告知患者检查结束2 h后可饮水,当日饮食要以流质食物为主,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1.3 观察指标:①内镜诊治时间。②不良反应发生概率。③护理满意率:采用自制量表,表中设有相关题目10道,总分为10分,得分在8分以上为满意,在6分以上为一般,低于6分为差,对比满意率。④SAS评分[3]:采用焦虑评分表格,表中设相关题目20道,总分越高越不理想。⑤疼痛模拟评分[4]: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取尺子均等分为10分,标0~10分,随分数的提高疼痛程度不断增加。

1.4 统计学处理: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作为本次研究中各项数据组间对比的处理工具,依据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的不同采用不同检验方法,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证明差异显著,有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及护理满意率的比较:观察组仅有1例出现恶心呕吐表现,对照组4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出现呛咳,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及护理满意率,均提示观察组更佳(P<0.05)。

2.2 两组SAS评分、疼痛模拟评分、内镜诊治时间的比较:观察组SAS评分及疼痛模拟评分更低,内镜诊治时间更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评分、疼痛模拟评分、内镜诊治时间的比较(±s)

表1 两组SAS评分、疼痛模拟评分、内镜诊治时间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疼痛模拟评分 内镜诊治时间(h)对照组 50 40.3±3.2 2.5±0.3 1.4±0.3观察组 50 37.6±4.1 1.6±0.4 1.1±0.2 χ2 - 3.671 12.728 5.883 P - 0.000 0.0100 0.000

3 讨 论

消化内镜室临床诊断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方式,其可对消化系统疾病做出有效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依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准确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消化内镜诊治是侵入性操作,患者可能会出现种种负面情绪,影响其诊疗配合度,不利于诊治的顺利进行,同时若未能得到满意护理服务则可能引起护患纠纷,降低护理质量,因此寻找有效的胡磊服务十分重要[4-6]。

随着近年来各类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的推广应用,各类新型护理模式逐渐取代传统护理,成为各科室的常用护理方法,其中标准化护理是较为常用的模式之一,该种模式不仅有助于有序开展护理服务,同时也有助于护理人员准确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7-8]。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应用了标准化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内镜诊治时间为(1.1±0.2)h、疼痛模拟评分为(1.6±0.4)分、SAS评分为(37.6±4.1)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得到显著改善,同时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消化内镜诊治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也有明显降低,护理满意率提高显著。表明标准化护理的应用更利于消化内镜诊治的顺利进行,患者也更为认可,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另外因为消化内镜诊治技术相对较高,因此护理人员也要具备煎熬感的专业素养,主要提高自身工作责任心,注意护理细节问题,以便进一步提高消化内镜室的护理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当中应用标准化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配合度,降低各类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缩短内镜诊治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应用价值显著,因此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满意率消化内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消化不良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