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的护理要点分析

2019-08-22 01: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胰岛素血糖

吴 姝

(沈阳市沈北新区中医院,辽宁 沈阳 11012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多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但胰岛素不同注射方法可影响疗效[1]。本研究分析了治疗糖尿病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的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90例糖尿病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34~79岁,平均(46.27±2.75)岁。发病时间1~14年,平均(6.78±0.68)年。传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35~79岁,平均(46.29±2.72)岁。发病时间1~14年,平均(6.785±0.61)年。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传统组进行多次皮下注射和对应的护理,常规三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

研究组开展胰岛素泵注射和相应护理。通过输注管路前段引导针扎入皮下,利用微型马达推动推杆,微量而精确的推动储药器后方的橡皮活塞,将胰岛素准确的通过输注导管输入体内。胰岛素泵可通过模拟正常生理状况下胰岛素的分泌模式,持续的向人体内输注胰岛素从而有效的控制血糖。

护理。①保持病房安静、温湿度适宜,干净整洁,减轻对患者的应激。②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流,学会换位思考掌握患者性格特征和心理变化,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消除其负性情绪,使其更好配合治疗。③饮食护理。增加丰富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一天三餐定时定量,少进食含糖、胆固醇和高盐食物。④胰岛素泵护理。将胰岛素泵置于安全位置,避免压迫管道,熟练掌握胰岛素泵操作方法,观察套管周围皮肤情况,若有过敏、感染和红肿等情况需立刻拔出再次操作[2]。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血糖达标时间、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0~100分,得分越高掌握度越高);干预前后患者血糖监测水平、生活质量(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不良反应出现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数据,进行t检验(计量,用±s表示)、χ2检验(计数,用%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相比较:研究组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传统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相比较

2.2 干预前后血糖监测水平、生活质量相比较:干预前两组血糖监测水平、生活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研究组血糖监测水平、生活质量优于传统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平均住院时间、血糖达标时间、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相比较: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血糖达标时间、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7.24±1.24)d、(5.56±1.12)d、(96.56±3.61)分优于传统组(9.21±1.21)d、(7.52±1.22)d、(80.24±3.62)分,P<0.05。

表2 干预前后血糖监测水平、生活质量相比较(±s)

表2 干预前后血糖监测水平、生活质量相比较(±s)

注:干预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期 FBG(mmol/L) 2hPBG(mmol/L) 生活质量研究组 45 干预前 13.61±3.67 15.21±4.02 56.31±0.25干预后 7.24±1.81#* 9.25±2.71#* 23.13±0.32#*传统组 45 干预前 13.67±3.21 15.25±4.03 56.15±0.21干预后 9.31±2.41#* 11.57±5.29# 44.56±0.69#

2.4 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率相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低于传统组,P<0.05。其中,传统组有3例出现漏液,3例低血糖,4例穿刺点感染,发生率22.22%;研究组有1例出现漏液,1例低血糖,1例穿刺点感染,发生率6.67%。

3 讨 论

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比较,可减少漏液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且对剂量控制更精确,可减少胰岛素用量,更好控制血糖。同时可减少多次皮下注射带来的皮下脂肪萎缩、增生、疼痛等并发症[3-5]。但目前由于多数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足够了解,加上对胰岛素用药认知不足,因此,在治疗同时需给予有效护理。在护理工作开展中可根据患者疾病特点所制定有效护理模式,改善环境,为患者提供饮食、胰岛素应用和心理护理等,可消除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其生理状态,更好控制血糖[6-7]。本研究中,传统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胰岛素泵注射和相应护理。结果显示,传统组进行多次皮下注射和对应的护理,研究组开展胰岛素泵注射和相应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传统组,P<0.05;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血糖达标时间、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优于传统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监测水平、生活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研究组血糖监测水平、生活质量优于传统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低于传统组,P<0.05。综上所述,治疗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泵注射并辅以一定的护理可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加速血糖达标和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满意度。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有效固定胰岛素泵的管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影响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制度化管理在胰岛素泵使用中的优势
胰岛素泵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