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护理体会

2019-08-22 01: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肛周低位直肠癌

徐 鑫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低位直肠癌指的是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癌,近年来临床针对低位直肠癌患者通常采取保肛手术进行治疗,为了提高患者的手术预后效果,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不少学者建议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方法,即在围手术期从整体层面加强护理,从而提高手术疗效[1]。本次纳入研究的8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收治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手术相关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评价,现将涉及的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入选的8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本院,均知情同意纳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医护确认书,排除存在手术禁忌证及不愿配合此次试验者。按随机的方式分成两组,两组一般资料为:①观察组,44例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为26~75岁,年龄中位数为(54.8±1.2)岁;病程为6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1±0.3)年。(2)对照组,44例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为27~74岁,年龄中位数为(54.9±1.3)岁;病程为6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2±0.4)年。在一般资料上,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纳入比较的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基于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方法,严密监测、评估患者的病情、各项生命体征,针对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患者手术顺利进行。观察组患者基于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方法,主要护理内容如下:

1.2.1 术前护理方法:术前,为了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症状,需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相关护理人员需耐心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具体心理状态,并有针对性进行疏导;为患者耐心讲解有关低位直肠癌疾病及保肛手术的知识、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整体认知水平,消除心理疑问,积极配合手术工作的开展。此外,术前,对患者加强肠道护理,术前1 d禁食,合理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在各项生命体征监测正常再进行手术。

1.2.2 术后引流管护理:在手术之后,有必要对患者加强各项生命体征监测,注意好患者的保暖处理,进一步加强引流管护理;在手术麻醉后,将尿管安置好,并作保留、固定,进而将无菌引流袋连接好;及时将引流管和引流管进行固定连接,维持引流瓶竖直状态,使引流顺利进行;对引流管的状态加强观察,避免弯曲及扭折的发生;倘若引流受阻,需及时将原因查找出来,并及时上报,为进一步的处理提供支持。

1.2.3 肛周皮肤护理:术后,需加强肛周皮肤护理,每天及时对护理垫进行更换,并对肛周污染部位进行清洗,对肛门皮肤认真清洗,清洗之后采取纱布将水分吸干,维持干燥,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使用皮肤保护剂进行均匀涂抹,以达到保护皮肤的作用。此外,需加强并发症护理,比如采取扩肛措施,处理吻合口狭窄问题;针对吻合口出血患者,基于合理药物进行治疗,并指导患者注意卧床休息等。

1.3 判定标准:两组涉及的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数据处理:此次涉及的统计数据采取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s)为计量资料,2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2组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在各项手术指标情况方面的对比:在手术时间上,两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四项手术指标上,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在各项手术指标情况方面的对比(±s)

表1 两组在各项手术指标情况方面的对比(±s)

组别 手术时间(h) 首次下床时间(h) 首次排气时间(h) 首次排便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n=44) 2.10±0.34 6.24±3.12 3.03±0.67 3.07±1.32 6.31±1.65对照组(n=45) 2.08±0.32 21.88±1.34 5.12±0.35 5.08±1.24 9.45±2.87 t 1.243 12.547 5.137 5.124 5.483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44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发生率为4.55%;对照组44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出血2例,发生率为20.45%。由数据可知,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的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保肛手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常用手术方法,该手术的疗效明显,易被患者接受;但是在手术之后,如果医护工作做得不到位,则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并发症,比较常见的包括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以及吻合口出血等[2-3]。因此,有必要针对采取保肛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本次提到的综合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健康宣教、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引流管护理、术后肛周皮肤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处理护理等。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法主要是为了改善患者的手术效果,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有临床研究者表示,针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法,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并改善患者手术预后效果;本次得出了较为相似的研究成果[4-8]。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44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法,在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四项手术指标上均明显短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此外,在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上,观察组仅为4.55%,和对照组的20.45%比较明显更低。结合两项数据可知,综合护理方法在其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得出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法,能够改善手术指标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所以,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肛周低位直肠癌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犬头低位后肢去负荷模拟失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低位产钳术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守住生命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