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制后的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8-27 20:50马晶华
管理学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思想观念企业管理

马晶华

[摘 要] 文章主要分析了企业管理在转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以促进转制企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企业转制 企业管理 思想观念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企业转制过程中很多问题凸显了出来,例如在管理期间员工观念不正确、转制企业的能力、治理方式以及退休职工的养老经费等方面均存在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的整体发展,因此一定要得到相关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制定出完善的解决对策,实现企业顺利转制。

一、企业转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企业转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企业转制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问题

研究所转制对个人、单位以及政府部门带来思想上的冲击,转制之前,部分研究所领导、个人、政府部门都缺少发展意识,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部门被动转换职能以及机制,在市场领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研究所个人存在事业单位思维惯性,对市场经济缺少一定的认识,惧怕企业转制,害怕丢掉铁饭碗;对于单位而言,惧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不够景气,对转制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忧心忡忡[1]。

(二)政策设计问题

转制后的研究所需要较高的成本,而对部分启动资金,研究所筹措资金较为困难,因此相关部门应考虑是否完全由研究所来承担这部分资金。与此同时,对于转制后的研究所,国家给予的政策扶持不够,例如对于转制企业,国家政策规定五年过渡期免收所得税,但是对于转制企业来说,这一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转制后过渡期的压力,但是转制后企业往往经济水平较低,这一政策对转制企业扶持力度不够。所以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充分考虑这一问题。

(三)企业在转制中未挖掘出合理的实现方式

与外商、股份制等企业进行比较能够发现,国有企业缺少资产人格代表,而且也并没有获得资产所有权,而且所有权属于国家,因此无法实现自负盈亏,这就造成企业在转制后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

(四)产业化瓶颈问题

研究所是国家科技创新重要力量,是一只高水平研究队伍。如果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必须拥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为此必须加强研究所的产业化发展,但是研究所产业化往往存在融资渠道困难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科技研究[2]。与此同时,根据市场发展形式,必须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面向大市场,向大企业方向发展。另外转制后企业管理制度使得职工不适应,旧体制影响较大,而且人才流失较为严重,这使得转制后的企业受到了较大的损失。

(五)社会保险衔接问题

目前转制后的研究所仅仅实现了失业保险的衔接,对于职工比较关注的养老保险,仍然没有实现。具体体现在我国政策关于转制后企业养老保险问题存在盲点。对于事业单位,我国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险规定不同,缺乏统一的法规,这样就给转制后企业社会保险衔接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关于养老保险费用补缴问题,在主体界定上,相关政策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转制后企业部分达到规定的员工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但是转制后的研究所仍然需要进行缴纳,这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负担。

(六)企业能力以及条件不足

一些转制企业由于缺乏一定的能力以及条件,阻碍了企业顺利转制,这主要是因为在企业转制之前,没有对企业的条件、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未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使得转制后的企业面临许多问题[3]。

以上所具有的六项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转制企业的发展效果,严重限制企业转制后的管理效果,因此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创建出完善的解决对策。

二、企业转制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转制企业存在的问题,还应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意识,为转制研究所提供主观条件

现阶段,研究所应不断强化发展意识,应认识和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对现代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构建现代管理模式。研究所应拓展融资渠道,加强对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促进研究所产业化发展。转制后的研究所应借鉴成功转制的大中型企业经验,围绕实际情况,对各项制度进行改革,包括产权制度、分配制度以及人事制度等等,应保证转制后的研究所产权明晰,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以及发展活力,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此转制后的研究所必须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应及时把握市场形势,通过深化改革,满足市场需求,推动企业发展。与此同时还应强化开放意识,应加强资源整合,发挥研究所的优势,同时还应在市场中,争取各项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完善措施,为转制研究所营造良好的客观条件

首先应加强转制后研究所产权制度改革,鼓励研究所转制成股份公司,或者转制成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股份由多种经济成分组成。

其次应坚持市场成为转制后研究所的重要导向,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科研优势,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科研竞争力,突出转制后研究所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同时对于转制后的研究所,相关部门应给予政策优惠,加大资金支持,帮助转制后的研究所解决融资问题,为研究所的技术创新、增强科研开发力量以及壮大研究所提供重要条件[4]。

再次应建立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应引进各类高技术人才,针对转制后人才流失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基于实际情况,制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职工的薪酬发放、评选先进等挂钩,还應为人才提供就业保障,满足人才的就业需求,不断调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与此同时,转制后研究所应加强对人才的充分利用,应制定专项资金,用于培养企业中各类人才,在实现职工个人价值的同时,满足企业不断发展需求,使得职工与企业得到共同发展。

最后应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导向作用,政府部门通过政策的制定,为转制后企业提供良好外部环境,保证转制后研究所参与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促进转制后企业的积极发展。为此政府部门可以颁布相关的政策,包括财税政策、价格政策以及金融政策等,同时还应采用信息、规划指导,对转制研究所进行引导和扶持,使其能够顺利转制,并在转制初期能够实现有效过渡,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竞争力,为转制后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加强转制后企业的共性技术以及科技研发能力,还应帮助研究所建设科研开发基地,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重点实验室等,这对提高研究所的研发能力,壮大研究所机构具有重要帮助。

(三)找到途径,实现与社会保障制度衔接

社会保障制度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样对转制后的企业发展也具有直接影响,如果无法实现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很可能会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为此我国必须建立统一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采用“资产转移支付”的方式,帮助转制后研究所完成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资产转移支付”方式主要是考虑从转制单位占用的国产资产来支付保险成本。

由于目前我国在政策上关于运用“资产转移方式”解决社会保险问题没有相关的规定,只是相关转制单位一种自发探索,对此我国政府部门应允许运用“资产转移支付”解决社会保险问题。对于有能力解决社会保险问题的,国家应允许单位所拥有的资金来解决,没有能力解决社会保险问题的,可以通过资产变现等方式补缴社会保险费用。运用“资产转移方式”在国外的运用比较成功,该方式在2001年才开始实行,经过实践证明,在政策上具有可行性。

三、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企业转制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企业的发展。而若想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就要扭转员工思想,使企业突破市场能力不足的瓶颈,创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制度,此外还要解决转制后企业社会保险衔接问题,为员工提供重要保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工作者一定要积极努力,争取创建出更为合理的解决对策,从而让企业在转制后能够更好地提升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盛丹,陆毅.国有企业改制降低了劳动者的工资议价能力吗[J].金融研究,2017(1):69- 82.

[2]陈文裕.转制文化企业可享税收优惠[N].中国税务报,2012- 06- 04(1).

[3]颜欣,唐卫宇.转制后的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1(11):45- 46.

[4]戴志雄.加強地方国企转制时期的资产管理[J].现代企业, 2001(1):13.

猜你喜欢
思想观念企业管理
中国现代独幕剧的30年(1919年-1949年)
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应强化的三个观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探究
关于伦理之理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