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探究

2019-08-27 04:07彭宁玲
课外语文·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初中作文课外读物教学目标

彭宁玲

【摘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千千万万,教法就是那些,如何使作文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能在作文教学中共同提高,是语文教师需要着重思考与探究的课题。本文在简要阐述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突出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若干方法,具体是:准确定位作文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广泛地阅读课外读物,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引导学生积极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提升能力。期望各位同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中略有收获。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目标;师生关系;课外读物;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是语文的灵魂、核心,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要想教好语文,就必须先要教好作文,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作文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被引入作文课堂中,然而“教无定法贵得法”,否则会产生“画蛇添足”的负面效果,阻碍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下面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展开粗略讨论。

一、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结合历年的作文教学经历,纵观专家、学者、同行总结的有关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我发现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突出、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法单一化,难以激发学生兴趣。说到上作文课,我们有些语文老师就是来个“三步曲”:一是布置作文任务;二是批改作文试卷;三是讲评学生作文。在这样的“三步曲”中,不管学生是否对作文感兴趣,只要交上来的作文符合字数要求,卷面工整即可。殊不知,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能力仍是原地不动,甚至有退步的情况。

2.写作素材单调化,不能凸显作文活力。素材是作文的生命力,一篇没有素材的作文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口水式作文。现实的作文教学中,我们的大部分学生所引用的素材几乎是“万变不离其宗”,如爱迪生等已被活生生地用烂的素材。究其根源,在于学生素材积累单调,缺乏丰富性,使写出来的作文丧失活力,不仅老师不愿意看,就连学生自己都不愿意看。

二、加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若干方法

(一)准确定位作文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培养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目标是引领教师搞好教学的金钥匙。因此,准确定位作文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培养,需要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入手。只有合理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才能有利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反之,则会让学生难以提起对作文的兴趣,丧失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教学中,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是要培养“大手笔”,不是要培养写作精英分子,而是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学会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具备独立写作的能力,在写作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提升人文素养,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只有从这一层面来实施教学,我们的作文课堂才会活力四射、绽放青春光芒。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信其师,亲其道。”师生关系是每一名教学者必须加以重视的重要关系。对语文教师来说,要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于教师的作文教学来讲至关重要,因为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权威性主导教学模式,增加平等的交流沟通机会,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能在课堂中更好地学习成长。例如在平时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应该以谈话的姿态让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教师积极参与和配合,并且良好地引导和融入,和学生拉近距离,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相互之间消除一切排斥心理,成为真正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接受语文知识,不断提高素养和写作能力。

(三)广泛地阅读课外读物,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众所周知,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广泛地阅读课外读物,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这一点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相一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9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1)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的《稻草人》、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等;(2)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3)故事,如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各民族民间故事等;(4)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的《朝花夕拾》、冰心的《繁星·春水》、艾青的《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中外童谣、儿童诗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上这些丰富多样的课外读物,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多元化地读、粗读、略读、精读,以在读中积累写作材料,拓展写作思维。

(四)引导学生积极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提升能力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引导学生融入生活化,让作文教学生活化,是转变作文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让学生感悟生活,是一种不错的写作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动物和花草树木、日月星辰,还有生活中的人和事也是很好的题材。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我经常布置学生在课余时间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并以日記形式记下来。在写作课上,学生兴致很高,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展示出来:有观察景物的,有观察人的,有观察社会现象的——通过展示环节,学生积累了大量作文素材,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思维变得活跃,作文水平也不断提高。

三、结语

作文在中考以及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分数比重,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千千万万,教法就是那些,如何使作文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能在作文教学中共同提高,是语文教师需要着重思考与探究的课题。就作文教学而言,语文教师要改变学生眼中“谈作文色变”的现状,应当找到写好作文的根本切入点,准确定位作文教学的目标,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实现作文教学的生活化,从而使学生爱上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明.浅析初中语文多元化的作文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82018(3).

[2]林卫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3).

[3]彭付俊.如何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水平[J].课外语文,2018(9).

[4]黄永沛.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策略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7(19).

猜你喜欢
初中作文课外读物教学目标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