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篮球专选课投篮教学实践初探

2019-08-27 02:22黄毅
求知导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篮球教学

摘 要:篮球教学的开展不仅能促进大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一定的兴趣,学生还能通过参与篮球运动提高其跳跃能力、奔跑能力等,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对大学体育篮球专项课投篮教学的效果进行浅析。

关键词:大学体育;篮球教学;投篮技术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2-0077-01

一、理论讲授环节是掌握投篮动作的基础

篮球教师不仅要具备精湛的运动技能,更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师要结合自身动作示范运用生动且规范的语言讲解动作要领,将理论讲解与动作示范相结合,使篮球投篮动作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认知。按照连贯完整的技术动作顺序全面细致地示范讲解,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目标知识。在目标知识的影响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端正学习态度,并形成独立的学习风格。在此期间教师应对新投篮技能的重点难点进行理论讲解,帮助学生打牢基础。

二、示范实践是掌握投篮动作的要素

1.对篮球投篮技术进行动作示范

对投篮动作要领进行实践才能将理论转化成学生自身的知识技能。学生对投篮动作认知的初级阶段是模仿,体育教师在投篮动作的示范中要注意自身动作的规范,注重细节,分环节分步骤地向学生展示规范的技术。对投篮教学示范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对其重点剖析并带领学生反复练习。要正确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投篮命中率,使学生将投篮教学注意力放在实践技术环节。通过动作的反复练习,最终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篮球投篮技术。

2.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培养

学生在学习技能的认知阶段会因技术动作掌握不到位而影响投篮命中率,在多次投篮失败后对篮球运动失去兴趣。教师要鼓励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勇于面对挑战。通过语言谈话、兴趣启发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激励他们勇于向困难发起挑战,使学生找回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贯穿始终,使学生积极思考刻苦练习、勇于钻研,产生学习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他们产生极大的求知欲。在求知欲的促使下学生会得到激励并进行自主练习,通过自我努力而取得优秀的成绩。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自我价值感增强,并获得同学的认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主学习的学习状态,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3.对投篮技术进行强化性实践

加强对投篮教学知识重点、难点环节的训练。学生通过理论讲解及动作示范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动作过程。在强化训练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量及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进行双人或多人练习。

将具有一定的篮球基础、动作标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划分为一组,目的在于提高投篮命中率。将掌握动作较差、动作不标准的学生分为第二组,教师要侧重观察并纠正动作,根据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症下药”,布置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使投篮技术动作掌握不牢固的学生逐步提高自身水平。

三、要注重对课后自主练习阶段的效果检验

学生的学习是独立的,相对教师的知识讲授而言,学生独立程度越高,对教师的依赖就越少。这能培养学生独立掌握知识、独立观察和实践的能力。篮球投篮教学应注重课后检查,教师在第一次教学后将投篮命中数据进行量化。将本次学生投篮命中数据进行记录,用录像设备进行信息图像采集并布置課后作业,在第二次课前进行复习检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后养成自我练习的习惯,还能使学生在自我练习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自主通过网络、篮球教材完善知识漏点、动作难点,补齐篮球投篮技能上的短板。教师要掌握学生在教学阶段的投篮技能情况,在体会练习时要善于不断启发学生,用启发性辅导与课后答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内指导和课外辅导。

参考文献:

[1]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黄三元.篮球裁判指南[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黄毅(198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篮球教学
职业学校体育足球教学方法探讨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与分析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