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前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应用研究

2019-08-30 08:26刘香
求知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情感教育

摘 要:幼儿的心理是细腻而感性的,情感是丰富的,学前教育是开展幼儿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期。文章作者认为作为幼儿教师应当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

关键词:学前教育;情感教育;班级氛围

一、学前教育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1.情感教育切入点有误

情感教育的原则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有些教育工作者违背了幼儿的情感发展规律。另外,有些教师的情感教育多指向外界,忽视了幼儿自身的情感需要,致使幼儿难以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更难以悦纳自己。

2.过分重视结果表现

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多是为满足自身教学评价的需要,致使情感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在教育实践中,有些教师单一地培养幼儿的情感常识、情感处理技巧,忽视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幼儿的真实需要,未能实现情感教育的内化。

3.缺乏情感的多样性

有些教师过分强调快乐、积极的情感和情绪,对悲伤、难过等负面情绪不够重视。负面情绪也是幼儿的正常情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发泄和激励的作用,情感教育缺乏多样性,不利于锻炼学生的承受能力。幼儿难免遇到情感上的不如意,忽视负面情绪的价值就难以培养幼儿处理负面情感的技能,对其成长来说极为不利。

二、情感教育的应用对策

1.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1)言传身教。教师要强化“为人师表”意识,不但在仪容仪表上注意,而且要在精神面貌上为学生呈现健康向上的形象,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2)加强师资培训。教师是情感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学校要定期组织培训,给予教师更多学习和提高的机会,确保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抓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施以情感教育,并且能够不断探索,在创新和尝试中提升教育水平。

(3)重视情感教育。对情感教育的正确认知是教师将其落于实际的前提,情感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取决于教师是否了解其价值、是否重视其作用。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重新认识情感教育的意义,将这一教育内容真正重视和利用起来。

2.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1) 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集“严师”“益友”于一身,信任与尊重学生,把握“情”与“理”的尺度,教师要尽到引导者的责任与义务,以平等的心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1]。幼儿是情感教育的体验者,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幼儿的意愿为中心,让幼儿成为班级的小主人。

(2)建立友爱的同学关系。教师应做幼儿之间的交际桥梁,鼓励学生互助互爱。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进而激发整个班级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3.提升情感教育的实效性

(1)加强对学生情感的疏导。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走向和动态,及时发现幼儿的不良情绪,对幼儿开展情绪梳理工作。

(2)情感教育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幼儿的生活经验是情感建设的基础,学前教学阶段,教师的教学工作不能脱离实际,应从幼儿的现实经验出发,创设真实情景激發学生的情感共鸣,让情感教育反作用于生活,从而增加情感教育的实用性。

(3)在多领域渗透情感教育。教师应将日常教学和活动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各个领域,实现情感教育的层次化、全面化[2]。教师要在语言、健康、艺术等领域整合情感教育资源,实现情感教育的常态化。

为了实现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学前教育的教师必须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结合多方力量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教师要努力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要通过情感教育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内在驱动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星,孙霞.论情感教育对幼儿音乐教学的影响与辅助作用[J].四川戏剧,2017(11):189-192.

[2]杨清超.浅析移情在幼儿德育中的合理运用[J].教育导刊(下半月刊),2017(10):44-46.

作者简介:刘香(1985—),女,浙江温州人,一级教师,专科,园长,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情感教育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