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分·重组·建群
——以现行教材实施“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探索

2019-09-03 03:31贵阳六中
长江丛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群文学案

■曾 嵐/贵阳六中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将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18个“学习任务群”,却没有出版与之匹配的教材。因此,用现行教材落实“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就成了语文教师必须要做的一项教学探索。下面是我的一些具体探索。

一、拆分重组资源

课时有限而任务繁多,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这么多的任务,拆分、重组现行教材资源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拆分、重组就是对教材作再整合。怎么整合?

依据:学习任务群

范围:一个学期,两册教材

方式:群文阅读

方法:浅阅读、深阅读

浅阅读即浏览性阅读,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会捕捉信息和梳理要点,一般用于知识性短文、实用性文本、浅显的论说性文本的阅读;深阅读即探究性阅读,主要是指导学生在浅阅读的基础上,确立方向,运用方法,完成对文本的深入探究,解决“作者为什么写”和“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一般用于文学文本、学术著作的阅读。

[例]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

这个群太大,就必须化大为小,再行整合。可以按文本类型分成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四个学习任务群来整合教材资源(如表1)。

表1 文本类型整合教材资源

也可以是“专题性建群”。比如,以“中国叙事抒情诗里的女性形象”为专题,将《大堰河》《氓》《孔雀东南飞》整合成阅读群。

[例] 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整合范围:必修3第三单元及“表达交流”专题

必修4第三单元及“表达交流”专题

表2 19个阅读文本建群

表3 9个阅读文本建群

19个阅读文本建群(如表2),其中专题文本10个,指导学生浅阅读,梳理出议论文的要素、论证的方法、论据的选择与处理、立论与驳论的异同、讨论与辩论的方法等相关的知识,就可以放过;9个古今议论文典范文本则采取选择性的深阅读,重点放在4个文言文本和《拿来主义》上(可另建群如表3),把10专题文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阅读中,把知识转化成能力,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做写作教学,指导学生写1-3篇议论文,还可以在教学班搞小型辩论会。这样,既做到了读与写的结合,又训练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还实现了“教”与“考”融合。

二、设定课堂主题

语文教学要顶天立地。顶天(整体性)是指无论教学什么类型的文本,都必须贯彻立德树人和提升四大核心素养这个课程总目标。立地(专门性)则是指教学不同的文本时,应有与文本特征相吻合的特定教学主题。特定教学主题,是指教师希望通过某一具体的文本或某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从教学中获取什么。过去,只是按一个文本或一节课来设定;现在,要按“群”的特点来设定,先有总设定(群),后有分设定(文本或课)。优点是灵活,无论处理文本,还是安排课时。

[例] 学习任务群:抒情性散文的阅读与写作

整合必修2的一、三单元后,可供选择的教学主题有:

文本内容:思想性 文化性。

散文艺术:选材结构表现语言

语文学习:语言知识

学习方法:浅阅读 深阅读

这么多教学主题,备课时就要想清楚,总设定和分设定,做到一节课一个主题设定。比如设定“散文的选材”为一节课的教学主题,可将《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赤壁赋》组成群文,来完成教学主题的探讨。

三、专题研习探究

这是针对“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一种尝试。

阅读文学作品,如果不是休闲式的、消遣式的,阅读者(包括学生)心中都会有这样两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写?阅读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

怎么解决?设定教学专题,实施群文阅读,对学生作研习、探究引导。研习、探究,可以是单一或多样的方向,思想或艺术;共性或个性……可用单一或多样的方法。这就为拆分、重组、建群提供了标准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如表4)。

表4 群文建群标准

因为是“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 可以用文学阅读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其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等方法建群,据此最少可建五个群。比如以“知人论世”建群,可将鲍照《拟行路难》、杜甫《蜀相》和陆游《书愤》组成群文。

用这样的建群方式来组织群文教学,从育人的角度看,无论是文化浸润,思想启迪,情感召唤,还是艺术熏陶,语言建构,都是有益无害的。

四、编写运用学案

课前预习,是学科教学的核心环节,群文阅读教学更是如此,没有预习,教学就无法进行。课前预习要通过编写“学案”来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允许每学期指导学生选购一种教辅资料,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份教辅资料,既做练习资料,又做学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时,既要读文本,又要读教辅中“作者简介”“相关背景” 等补充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编写简明核心学案,明确课前预习的核心任务(如表5)。

表5 核心学案

表5“学案”最后一栏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提出下列问题:

《荷塘月色》的作者为什么要写“南朝采莲旧事”?

《故都的秋》要写的是北国之秋,为什么写了“江南的秋”?

《赤壁赋》为什么要写曹操横槊赋诗?

这样预习,学生从阅读文本到提出问题,从分析问题到寻找答案,就会自然而然地探究“散文的选材”这个教学主题。

使用学案一定要检查,否则学案就没有价值了。

五、开放生成课堂

开放的课堂、生成的课堂,应该是高中课堂教学的追求。教师对教学做到心中有设定,而走进教室,就要课堂无设定,才是实现这一追求的前提。高中语文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由能读、听、思、说、写导向会读、听、思、说、写,因此,教师除了讲授必须要讲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讨论的形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备课的预设使自己包揽整个课堂。课堂没有生成性和开放性,就是教师抱着学生替学生走路,教师放手后,学生就不知道怎么走路了。

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

教师明确大任务:阅读某文本,提出自己最想部的问题并争取自己找到答案。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文本 提出问题 自寻答案(探究)

课堂教学(合作、探究):

①学生公布自己的问题和答案

②师生共同分析问题和答案

③师生共同补充完成修正答案

生成课堂,必须以开放课堂为前提。开放课堂,学生就敢提问也想提问,想提的问题往往就不是浅表的知识性问题。就语文而言,学生想问的常常是文化性问题,而师生对这种问题的合作探究,就是让文化释放其作用的最佳方式。而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探究,总要经历辨别真假、是非、善恶、美丑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一个不动声色的育人过程。

如果丢掉“两个不放心”,每个教师都能做这个探索。首先丢掉不放心学生,他们读书就能提出问题;其次丢掉不放心自己,你肯定能接住学生提出的问题。

总之,教育教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一种课程指导思想落地了,却没有相应的配套教材,给教师留下的就是无限的探索空间,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好这个空间。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群文学案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