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术后应用桡动脉止血器的效果及护理

2019-09-06 06:24原凤羽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大连11602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5期
关键词:腕带桡动脉手掌

原凤羽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21)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介入术后应用桡动脉止血器的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这12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腕带止血方法,实验组采取桡动脉止血器进行止血,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术侧手掌肿胀程度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初始压迫止血时间为(2.1±0.7)min,完全止血时间为(3.2±1.1)min,对照组患者初始压迫止血时间为(9.6±4.2)min,完全止血时间为(14.4±5.6)min,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对比有较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侧手掌重度肿胀患者有0例,中度肿胀有1例,轻度肿胀有6例,无肿胀有53例,肿胀率为11.7%,对照组患者术侧手掌重度肿胀患者有1例,中度肿胀有3例,轻度肿胀有9例,无肿胀有47例,肿胀率为21.7%,两组患者术侧手掌肿胀率对比有较大差异(P<0.05);实验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穿刺点出血,1例患者皮肤出现水泡,1例患者出现瘀斑,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发生穿刺点出血,2例患者皮肤出现水泡,3例患者出现瘀斑,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针对性冠心病介入术的患者,采用桡动脉止血器进行止血能够降低术侧手掌肿胀率、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止血时间。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将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作为治疗主要手段,一般选择桡动脉或者股动脉作为径路。由于经桡动脉实施冠状动脉介入能够减小患者创伤,降低局部出血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得到有效降低。同时为了避免桡动脉的损伤,应该采取科学的止血以及护理方法,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此次研究选取在本院行冠心病介入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60例患者采取了桡动脉止血器进行止血,不仅缩短了止血时间,并且减少了并发症情况,降低了术侧手掌肿胀率,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这12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6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有35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年龄33~80岁,平均(61.2±2.3)岁;对照组有36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年龄32~81岁,平均(62.4±2.6)岁[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腕带止血方法,首先在患者腕部桡侧腹背以及背侧放置医用纱布,左手将纱布块固定住,再用右手将动脉鞘管拔出,在拔出鞘管的同时,采用左手拇指对穿刺点上方进行按压,之后右手用普通腕带固定,每过1h将腕带放松一次,12h后将腕带撤除[2]。

实验组采用桡动脉止血器进行止血。采用的桡动脉止血器型号为TR-Band,由泰尔茂公司生产。患者在冠心病介入术之后将止血器打开,将含有气囊压迫垫的内面与桡动脉相贴,将鞘管退出2cm左右,确保压缩气囊中心绿色标记和穿刺点准确对齐,之后利用调节型锁扣在手腕上固定带子,再利用带记号的导管将15mL左右的空气注射到气囊内,在气囊膨胀之后将鞘管全部取出,观察穿刺点是否有出血情况,如果存在出血情况继续注射空气,直至停止出血,要注意空气注射总量不高于18mL[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术侧手掌肿胀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者分别采用χ2和t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初始压迫止血时间为(2.1±0.7)min,完全止血时间为(3.2±1.1)min,对照组患者初始压迫止血时间为(9.6±4.2)min,完全止血时间为(14.4±5.6)min,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对比有较大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术侧手掌肿胀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术侧手掌重度肿胀患者有0例,中度肿胀有1例,轻度肿胀有6例,无肿胀有53例,肿胀率为11.7%,对照组患者术侧手掌重度肿胀患者有1例,中度肿胀有3例,轻度肿胀有9例,无肿胀有47例,肿胀率为21.7%,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侧手掌肿胀率明显更高,两组患者术侧手掌肿胀率对比有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侧手掌肿胀率对比(n=60,n)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穿刺点出血,1例患者皮肤出现水泡,1例患者出现瘀斑,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发生穿刺点出血,2例患者皮肤出现水泡,3例患者出现瘀斑,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有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对冠心病的治疗过程更加关注。在冠心病介入术的治疗过程中,经桡动脉介入不仅能够使手术创伤减小,并且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术后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桡动脉位置比较浅,血管较细,可以采取压迫止血的方式来进行止血[4]。此次研究中选取了在本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了桡动脉止血器进行止血,对照组采用了传统腕带止血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初次止血时间为(2.1±0.7)min,完全止血时间为(3.2±1.1)min,术侧手掌肿胀率为11.7%,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明显优于对照组(9.6±4.2)min,(14.4±5.6)min,21.7%,11.7%,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术侧手掌肿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有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行冠心病介入手术的患者,术后采用桡动脉止血器进行止血,能够缩短止血时间,降低术侧手掌肿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腕带桡动脉手掌
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研究进展
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肝移植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中的应用分析
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急性闭塞的危险因素研究
摊开手掌
手掌上的童话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把手掌放在画纸上描一描,画出一只考拉吧
Misfit×Swarovski
Misfit EKOCUCLE腕带
“电人”腕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