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语言激励的运用策略

2019-09-10 07:52徐永学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小学低年级

徐永学

关键词:语言激励;小学低年级;体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2-0128-01

1.无声语言激励作用大于说教作用

无声语言的特定含义在于其“无声”。而其余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以及眼神交流等动作都属于无声语言,这些无声语言具有传达信息,表示情绪等作用。无声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使用原因是因为语言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容易打扰体育课的课程开展和正常教学。并且无声语言能够给予孩子们不一样的鼓励。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无声语言对具有突出表现的同学做出表示。比如,当某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表现良好时,体育教师可以对其进行点头认可或者微笑进行鼓励,当学生在体育课堂大声喧哗,干扰正常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用严厉的眼神示意保持安静。在一年级学生开展第一节体育课时,体育教师可以对孩子进行无声语言说明:“当老师在微笑注视着你的时候,说明你做的很棒,老师在赞扬你。而当老师在严肃的看着你时,说明你的动作违反了纪律,老师正在批评你。”在解说完无声语言后,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中经常会关注体育教师的眼神,当教师对学生微笑点头示意时,学生会受到欢欣鼓舞,更加认真学习,当教师用眼神严肃注视学生的时候,学生会发现自己的行为违反了课堂纪律,对自己的行为加以收敛。遵守课堂纪律,从而教师达到了管理课堂纪律的目的。与将学生拉到一旁进行语言说教相比较,无声语言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更加有效,更加具有效率性。

2.语言激励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年级较低,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限,学生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较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低年级孩子们适合简洁明确的激励语言,教师可通过简洁明确的激励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比如,当小学生完成某项任务时,教师可使用“你真厉害”“真棒”此类的语言激励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体育教师可以将语言激励融入到歌曲中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儿歌具有趣味性并且简单易懂,这样学生在理解体育教学,按照儿歌要求進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还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这样的体育教学不仅仅具有教学效果,还能够活跃教学氛围,并且提高了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3.运用语言激励注重时机选择

体育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核心,而积极的学习动机能够诱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体育学科的特点,适当的运用语言激励,能够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好效果。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大部分学生都是喜欢体育课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性格内向或是本身不爱体育课不爱运动等,出现不乐意参加而且躲避的现象。这时,教师尽量避免批评他们,可以用期待的语言激励:“你看其他同学在操场上踢球玩的多开心啊,你想不想和他们一起玩?老师带你一块去陪他们玩好不好?”同时,学生有进步能够和其他同学一起玩的时候也可以语言激励:“这球踢的真不错”、“刚才的传球真漂亮”、“好球”等语言。在适当条件下,激励语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另一方面,学生尚未成功或者未有进步时,教师的激励语言就是不合时宜,不仅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还会出现牵强的尴尬场景

4.提出针对性语言,并辅以适量激励话语

为了学生的进步,教师运用教育机智,使用激励性语言去鼓励学生,促进他们的发展。熟练运用激励语言,在课堂中适量使用,能够起到以点带面,以线带面的作用。太多的激励语言也是不行的,如果在课堂中,教师的激励语言像江水一样绵延不绝,就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抵抗情绪认为教师是在讽刺自己。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的不仅是语言激励的适量性,也要把握激励语言的针对性。随意的激励语言让学生觉得是在敷衍,往往收到的效果不尽人意。苍白无力的激励语言还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力。而教师提出针对性的激励语言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哪方面做的好,以后要更加努力发展。同时可以在班级产生榜样力量,让其他学生明白受表扬的同学为什么得到教师的表扬,他哪些方面做的好,我可以向他学习。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点让学生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5.注重面向全体和个体差异

学生之间不仅仅具有共性,同时具有着个性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叶子,同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面向所有小学生进行教学同时要注意到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教学点,其整体发展是教学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点带面,通过激励语言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与个性发展。

6.总结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得学生能够拥有更加健康的体魄认真学习,保持生活。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语言激励教学法,引导学生参加体运动,提高运动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牟先涛.体育语言的艺术[J].体育教学,2005.1

[2]吴健.激励性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5.3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小学低年级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