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会林:新中国培养的战略型戏剧影视学教育家

2019-09-10 07:22罗军
教育传媒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影视文化

2018年3月24日,北京师范大学举行“黄会林、绍武教育思想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在发言中指出:“黄先生是我校资深教授,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影视教育家。黄先生1958年开始在中文系执教,60年杏坛绽放芳华,尽显风采。黄先生还曾经历抗美援朝的风雨,讴歌铿锵玫瑰的激越,功勋在册。她从零起步创建我校的影视学科,带领艺术学科从重建到多元发展,形成当前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科构架。在她的带领下,我校的戏剧影视学科已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的榜列……黄先生桃李满天下,她关心戏剧影视学界一批又一批中青年學者,俯下身子为学术后继者充当指路灯和铺路石,续写清兰,盛传星火。她的学术修养和道德风范在戏剧影视教育界赢得普遍赞誉和尊重。”①

一、持续开创与教书育人

黄会林早年曾参加抗美援朝,后于1958年提前毕业从教,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艺术系、艺术与传媒学院从事教学、科研与创作。仅仅指导过的硕士、博士、博士后,数量就超过150人。

黄会林多年致力于中国现代戏剧和中国民族化影视理论研究,在文化学术界开启了中国影视学派研究热潮。主编并参与撰写的《中国影视美学丛书》(8册)、《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14册)、《影视受众研究丛书》(8册)陆续面世,成为当代中国影视研究与教育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发表影视、戏剧、文学、文化领域著作、文章约620万字;与绍武合作创作电影、话剧、小说、电视片、报告文学等约320万字;编纂或主编出版著作1540余万字;共约2480万字。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及各种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建设研究”和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重点项目“影视文化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等。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得国际、国内多项重要奖项。

1985年,中国话剧处于低谷,作为当时教学改革的一项尝试,黄会林、绍武、林建创建“北国剧社”,剧社活动至今30多年,在国内外形成较大影响;1992年受命恢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创建影视学科,后主导募集善款并督建北京师范大学田家炳艺术楼,为艺术与传媒学科腾飞奠定了基础;1993年与师生创办“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为中国电影提供了“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标准;1994年,在学科建设中,首创“中国影视民族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刊载相关系列论文,认为“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意义”;1995年,领衔申报、获批全国高校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1998年,领衔申报、获批全国首批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创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为中国高校第一个艺术学科最齐全的所在;2009年,基于与绍武先生的反复讨论,提出“第三极文化”理论,在西方价值观覆盖世界的危局中,为中国文化探寻通往世界的路径;2010年,创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她以80高龄频繁出访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瑞典等地,从事高端文化对话,并开设论坛,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前来为中国文化出谋划策;2013年,与德国斯普林格出版集团合作,创办《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英文期刊,为世界上首本此交叉领域的学术期刊,由16个国家和地区32位编委按照匿名评审惯例运行,已出版15期。一个个“第一”都掷地有声地留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的历程中。

2011年,黄会林创办“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邀请外国青年来华拍摄中国文化短片。活动已举办八届,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提到“看中国”,充分肯定了此项目用镜头记录现代中国,传递中华文化的纽带作用。

2013年,黄会林和弟子们共同捐资创立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用以资助研究院各项工作,尤其是2014年创办的“会林文化奖”。该奖项旨在奖励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外学者,每年评选中外各一位获奖者,每位获奖者颁发奖金30万元人民币,为世界树立一个关于中国文化的标杆。截至2018年年底,已连续5届,获得该奖项的外籍人士有美国哲学家安乐哲、法国汉语教育家白乐桑、加拿大哲学家贝淡宁等,中国著名人士韩美林、乐黛云、李学勤等也荣获此奖。

可以说,“桃李满天下、事业先天下、影响达天下”是会林、绍武先生教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二、忧患意识与战略定力

纵观一甲子教育生涯,从某种意义上,黄先生是可以左右学科走向、学院发展、且具有国家级影响、战略级别的教育家,探讨其教育思想,主要不是总结她作为普通教师的点点滴滴,而应该从一定战略高度来解剖和分析。

在2016年北京市师德模范评选中,黄会林陈述到:“16岁之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历告诉我,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对得起倒下的战友,对得起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24岁之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至今,岁月的磨砺告诉我,必须直面社会的困惑,用自己的专业和胆识回应教学、科研中遇到的难题,填补空白、开创局面是我毕生的追求。”

纵观黄会林的教师生涯,处处都能发现一种浓浓的忧患意识。黄先生有操不完的心,学科的事、学院的事、学校的事、学生们的事、退休干部的事、社会的事、民族的事、国家的事,天下事,事事操心。上课前,她担忧自己没有准备好。在谈论课堂教学时,她曾说:“我讲了一辈子课,每节课都认真备课。不备课就上台,对我来说是不可思议的。”现代戏剧课程改革,她能洞察到校园戏剧的巨大潜力;建立北京师范大学的影视学科,她担忧“我们的特色何在”,因此提出“一个目标——培养头脑型、复合性人才;两个翅膀——艺术与传媒,双翼齐飞;三个支柱——教学、科研、实践,缺一不可;四个特色——建制整合、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实践品牌”,以及“中国影视民族化与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并提前预测硬件需求,着手募资兴建“田家炳艺术楼”。

这种忧患意识练就了她的“火眼金睛”,立于时代前列,预测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提前占位,并坚定执行,因此才有了北京师范大学领先专业院校获批中国高校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这样的“弯道超车”和大学生电影节在一分钱赞助没有的情况下“强行起飞”的奇迹,使其教学实践显著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和明确的改革目标。在回忆如何争取电影学博士点的艰难历程时,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教授曾谈道:“为了申办电影学博士点,黄老师付出巨大的努力。我印象很深的是去中央美院拜访靳尚谊院长。靳尚谊先生非常忙,黄老师去的时候,他正在开会,而且开得悠长。黄老师在会议室门口等了一个多小时,始终非常谦恭、非常淡定。终于散会了,黄老师细心地向靳先生申述北京师范大学办电影教育的特点和愿景。能拿到这一票也超出我的预想。”

三、知行合一与战略整合

多少人反复问过,黄会林怎么能做什么成什么?她的秘诀何在?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与解决这些问题的执行力之间的平衡,应该是对此的部分解答。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这是黄先生对后辈的殷切希望,也是历经六十载艰难步履后的大彻大悟。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实践、学术与创作,黄会林一直在寻找着这种广义的知与行的平衡。早期开设中文系现代文学课,她就非常重视诗歌朗诵、剧作练习,后来开设现代戏剧课程,又将北国剧社作为教学改革的举措推出。今天影响较大的“大学生电影节”,也是学科建设的实践环节。黄会林一边完成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一边配合先生绍武进行艺术创作,也是知行合一的体现。“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既是外国青年以短片创作为目的的文化体验,也是跨文化研究的文本积累,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研究实验。

黄会林先生的博士生、现任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院长的石竹青曾经讲述过一段故事,成为黄会林执行力的佐证:有幸在2014年承办了“看中国·大连行”活动,先生亲临活动现场,指导外国学生作品,甚至细致到了每一个镜头。在那一刻,才会真心感受到每一次成功背后都沉淀着他者无法参透的秘密,而这秘密又何其简单,简单到只一个字就可表达——实。

关于绍武、黄会林的创作,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方福康曾有过一段回忆,说明当初创作与教学相得益彰对今天的意义:“40年前‘文革’刚结束的时候,时任北师大党委书记的高沂说过一段话,他说道,‘文革’期间的这段工作经历是他个人政治生活中最为压抑和不愉快的一段时间,但是在北师大有两件事情做对了、做好了:一件是支持黄会林老师、绍武老师写成了纪念陈毅元帅的《梅岭星火》;另一件是支持了联合学校各系力量组成的量子力学小组,进行了基础理论的学术研究。正是以这两个事件为起点,经过了40多年的不懈奋斗,这两个学科发展到现今都已成为北师大的一流学科。”

进一步剖析黄会林若干次关键性的成功案例,我们发现,在“知行合一”这一思想指导下,她非常善于整合战略资源。1992年草创艺术系以及2001年举办“影视学高研班”,本校的教师队伍不够充足,她整合北京最好的师资和专业精英前来授课;影视学没有教材,她整合资源共同编写;创建艺术与传媒学院没有校舍,她数度南下香港、广东,整合慈善家资源,争取到田家炳先生的资助,兴建了艺术楼;北国剧社、大学生电影节、“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等,每个项目的资源整合难度都非常大。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播海霞撰文《从电影学高研班创立看黄会林教育观念》中提到:在这个高研班里面,除了公共课、基础课之外,我们有幸听到黄老师专门为我们请到全中国最知名的文化大家,像张岱年、文怀沙、汤一介先生等,黄老师用她全部心力和人脉给我们打造了一个非常具有含金量的高研班,许多大家把一辈子的学术成果浓缩在短短几个小时课程里给予我们。大家可以想像,我们当时享受了怎样的文化大餐和绝美精神盛宴。

善于识别关键性的资源、敢于动员这些资源,表现出黄老师的眼光、胆识和魄力。

四、严格要求与甘为人梯

黄会林是能够对许多学生、晚辈进行关键性促进和提携的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她反复强调作为教师在认识上的几个前提:首先,学生是可以塑造的;其次,老师是不是用真心对待学生,学生是清楚的;再次,严是爱,松是害。黄会林的博士生中有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高峰,著名文化学者于丹,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新闻联播》主播海霞等学界、业界和管理界精英。全国各地相关院校重要管理岗位中也不乏其弟子,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记路春艳、副院长王宜文、周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罗军,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院长庚钟银,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院长石竹青,吉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孔朝蓬,上海戏剧学院影视学院院长历震林等。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对黄老师的严格要求都记忆犹新。于丹教授总结黄会林“严是爱,松是害”教育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做人品德之严;第二,治学方法之严;第三,做事效率之严。”

如果把视角从教学放大到黄会林所从事的广义的教育,以及管理、科研、创作、社会兼职等工作,我们发现其教育思想中还有一种甘为人梯的意识,这不仅仅是一种对学生的爱和较高的自我要求,而且也在必要时敢于提出要求、促进学生进步。几乎每届门下博士生第一堂课,她都会说:你们要超过我,不超过我就不要读我的博士。黄会林团队的人无数次见证了她对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而感到由衷欣慰的场景。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除了大多数管理者都采用的制度建设、奖优罚劣,黄会林也将这种“人梯”意识无形地融化在对待下属、凝结团队中。今天,她开创的若干重大事业都由学生或者过去的下属接替,可以说每一项事业的延续她都送上了自己的肩膀。

如果单独审视黄会林教育思想,其中包含了浓重的对北师大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可谓一往情深。黄先生一直感恩于北师大诸多名师的指点,对北师大满怀深情,表现出持续的忠诚,非常重视自身对北师大严谨的师道的传承,同时也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学术研究、社会影响和艺术创作紧紧与北师大绑定在一起。以黄会林名字命名的“会林文化基金”挂在北师大教育基金会下面,其中“会林文化奖”的奖金需要全球支付,而北师大教育基金会必须走学校财务,因此支付中遇到很大困难,有人动员她把“会林文化基金”哪怕一部分放到校外,她都断然拒绝。

黄会林教育生涯还有个与众不同的突出特点,就是会林、绍武两人携手并进、水乳交融,各有侧重、相互滋养、彼此扶持。他们逐渐形成的“绍武先生偏重于艺术创作,而会林先生则倾斜在教学、学术研究”的格局,成为他们教育生涯独一无二的发展模式,也是其教育思想的独特支撑。继2015年黄会林获得“感动师大”人物称号之后,2018年绍武先生也高票获得该荣誉。北京师范大学给绍武的颁奖词是:“穿越枪林弹雨,历尽战火纷飞;刻画历史桑田,揮就巨著鸿篇。您的文字里,有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革命火种点亮灵魂的红色灯塔。您的课堂上,有润物无声的   引航;那是钢铁意志捍卫璀璨的中华文化。60余年执教,钟情翰墨、知行合一,那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赤忱、忧患与良知,恰似一篇豪迈隽永的雄文,一首清丽绝佳的诗歌!”这段文字是学校献给二老执教60周年的最好礼物。

许慎《说文解字》将“教育”分别解作“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黄会林用生命中最宝贵的60年为我们作出了诠释。

注释:

①《回望·第三极:黄会林、绍武60年教育思想文集》,即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北京师范大学影视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The Impact of Celebrity Endorsement in Chinese Fashion Market: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urce Credibility
谁远谁近?
Moliere’s Sublimation of the Three Unities
An Analysis of Negative Capability in To Autumn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影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看影视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