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课中有效渗透德育

2019-09-10 07:22蔺建萍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19年16期
关键词:协作教师应德育

蔺建萍

青少年阶段正处于“拔节孕穗期”阶段,我们应对其倍加呵护。那么,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呢?本文主要分析立德树人发展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与德育教育完美结合起来,推动德育教育的稳步向前发展。

一、课堂教学融入德育内容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优化自身行为,在课堂内外做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应注意强调学生严格按照机房规章制度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因为学校机房的计算机是公用设备,必须要求学生不得随意修改、删除、更改电脑上的任何资料。教师应从日常点滴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以及自制力,这些良好的文明习惯将对学生的终生产生影响。

二、协作学习渗透德育教育

和谐的人际关系,除了能够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沟通之外,还能够加强彼此间的协同合作,推动特定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通过与他人交流沟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为学生营造一种团结协作的氛围,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在教学期间增强学生的德育水平。如,在电脑作品制作比赛活动中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做好网络道德教育建设

一是要求学生对信息进行斟酌和筛选,增强使用網络的安全意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好对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事先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指导学生浏览内容健康、积极的对学习有益的网络信息,并向学生及时普及浏览不良信息的危害,严格按照网络公德行事,对不良信息内容予以抵制,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水平,引导学生能够自觉抵制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

二是鼓励创作原创作品,抵制盗版侵权现象。课堂上,教师应要求学生遵守良好的网络道德,不随意盗用他人信息,尊重他人著作权及知识产权。当下发达的网络中存在诸多可借鉴的内容,在学生进行作品创作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网络作品只可参考,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我们坚信,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终能“润物细无声”,在专业教师的努力下,学生除了信息技术能力得到提升之外,还能具备高质量的道德素质,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猜你喜欢
协作教师应德育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粤桂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天等脱贫号角铿锵嘹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在2018年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录)
教师应如“水”
协作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