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东省2019年高考语文阅读题引发的思考

2019-09-10 07:17罗辉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5期
关键词:毛里求斯阅读教学语文

【摘要】  教师唯分数论的阅读教学观念是当前阅读教学的痛点也是难点。学生在阅读中普遍缺乏兴趣是当前阅读教学中最让教师无奈的问题。笔者试图从2019广東高考语文卷的第6题切入,谈谈自己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顺势替换 阅读延伸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5-117-01

广东省2019年高考语文卷第6题题目是“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6分)”

参考答案:1.档案文件形成的年代久远;2.档案文件的纸张严重酸化;3.毛里求斯的气候湿热多雨,不利于档案文件的保存。(本题6分,每一点2分。)

这道题其实不难,满分的不少,但是3、4、5的分数更多。我们来看看这些没能满分的卷子存在的问题。例如:“1.毛里求斯气候湿热多雨,档案文件易受损,且受损量多。2.毛里求斯档案文件柔韧性极差,易受损。3.毛里求斯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这个答案,能答到关键词“湿热多雨”和“历史悠久”各得2分,提到柔韧性差易受损酌情给1分,总共5分。“柔韧性差易受损”跟“纸张严重酸化”表达的意思是有差别的。未能满分的样卷不胜枚举,表面上看是题没能答全面,实际上暴露的是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的不足。

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来找原因。

首先我们教师要反省一下自己在阅读教学中是否出现了问题。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是把提高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学重中之重的,而没有从根本上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没有一定的阅读数量和质量的支撑是所谓的答题技巧的作用是发挥不出来的,以至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综合素养更难以全面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在讲解阅读时更多的是自己讲、学生努力记的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其次,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才能提升阅读能力,但是,高中生在面临高考的压力,他们关注的更多的是的成绩如何提升,而不是自己兴趣的培养。

笔者认为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三年阅读教学系统化是一个很好地思路。系统化其实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

第一阶段:自由阅读培养兴趣,根据个人喜好顺势替换。学生平时不是不读书,而是乱读书,什么书看着爽,看着能心情愉悦就看什么书。学生爱读一些网络疯传的什么玄幻、魔法、修仙之类的成人消遣的书。学生喜欢碎片化阅读,什么明星的小道消息,情感纠葛等等。总而言之就是老师希望学生看的书他一概不看,老师不喜欢他看的书,他看得津津有味。矛盾既然已经形成,强迫学生必须改变当然行不通,同类替换或许可以试试。喜欢玄幻魔法的我们可以用《聊斋志异》、《西游记》来替换;关注个人情感生活的可以看看杨绛的《我们仨》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喜欢个性张扬的可以推荐看看王小波、王朔。只要老师耐心去沟通去了解,学生的阅读偏好是可以把握的,了解了病症再开药方就简单了。规范学生阅读习惯,使学生从阅读中受益,既满足了学生的阅读偏好,又让他在阅读中获得了成就感和被老师认同的满足感,从阅读中收获课堂学习所无法提供的东西。所以,这一基础阶段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没有基础,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第二阶段:阅读延伸,筛选有效信息为己所用。所谓阅读的第一阶段自由阅读培养兴趣,根据个人喜好顺势替换,对于平时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学生,还是比较容易按老师的引导方向走的。对于那些对读书兴趣不浓的学生他们为了完成任务而去读书,不但起不到阅读的效果,反而浪费了时间。要想提高阅读效率,延伸阅读的深度,就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这样教师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让学生放任自流;学生也能明确目标依规而行。笔者认为每堂课之前抽出时间作为课前演讲,演讲的内容必须和本课相关或是本课内容的延伸。例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可以把林黛玉的生平方面,可以把王熙凤的性格和命运的方面,可以把贾府的环境方面等等为内容,找个方向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的兴趣很高,争着去演讲,一些平时不主动发言的学生也情绪高涨,课后还有一些学生为了找个新颖的方向把《蒋勋说红楼梦》认真地看了好多遍。除了学生自己发现演讲的主题和方向外,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就教师设置的主题和方向来找寻材料证明观点。在《药》的教学中,有这样一段话:老栓提着灯笼在大街上碰到了几个陌生人。可是这几个陌生人却说了两句很有意味的话:“哼,老头子”、“倒高兴”。这几个人为什么平白无故要骂华老栓呢?难道是因为看不顺眼,那他们为什么会看不顺眼呢?从另一个角度看,那就是后半夜能去看杀头的人中绝大多数是年轻人。这就有很多话可以说了,结合新时代对青年人的要求啊,“五四”精神啊,人性的觉醒等等。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积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学生主动去阅读了,思考了,想去表达了,那么我们就成功了。

我们再看看这两问题:“这几个人为什么平白无故要骂华老栓呢?”“为什么林黛玉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跟2019高考的这道题:“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这两道题在本质上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的考察有区别吗?其实高考阅读题源于日常教学并没有高于日常教学。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做好日常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做好阅读量的积累,必然能够在阅读教学中有质的飞跃。

[ 参  考  文  献 ]

[1]徐艺.《比较式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文学教育》2014年.

[2]刘燕.《比较式阅读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初探》《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

[3]曹明海,周均平.《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青岛出版社2008年.

[4]罗辉.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生本档案”促进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探究(2019YQJK304).

猜你喜欢
毛里求斯阅读教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