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2019-09-10 04:41秦婷婷
速读·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秦婷婷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不断发展变化,借鉴其他学科丰富理论。尤其是与心理学科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受教育者打破对传统教育的认识,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在目前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中,大学生的思想也因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补充,将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实效性。

一、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危机、心理障碍,这些困扰着大学生的问题,亟需逐步解决。那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具体来看。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和实践的要求

这是一个快速发展与竞争加剧的时代。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也在所难免。在中国,大学生自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每一年都在以新的数字在攀升。除此,新生适应问题、失眠、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问题也逐年增加。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补充,完善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学生出现的不仅仅是思想道德和政治方面的问题,还有可能是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人格气质等方面的问题。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更好的处理和自己的关系。当我们每一个人开始热爱并赞许自己的本有样子,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信任的空间。其次,处理好和社会的关系。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心理健康的程度也影响社会化的程度。最后,处理好和周围其他人的关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并不都是孤岛,需要周围人的陪伴和帮助。助人者自助,爱人者人恒爱之。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并行不悖的两种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和提高教育对象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是客观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性格、动机、潜意识等一切心理活动的总称。因此,二者是紧密相连的。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纳人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者越来越开始关注受教育者的内心动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人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专门知识和技术,使受教育者认知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解决在学习工作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纳人到学生评价系统体系的范畴

传统评价学生的标准往往更加注重学生的外在表现,如:获得年度奖学金,担任班干部等职务。诚然这是学生学习工作能力的体现。但我们往往会以偏概全,让这些外在量化的评价代替了所有。这显然有失公平。

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心理健康也纳人到学生评价系统体系中。每一学期,不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让每位学生开始密切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的水平,提升自己心理耐受力,做自己心灵的主人。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纳人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工作队伍的范畴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人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当中。第一,定期对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培训,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第二,在思想政治课的授课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把学生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在课堂上谈论,以现实的案例支持理论,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能贴近学生。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健全领导机构,加大经费的投人

加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领导,定期检查和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及效果,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室。

(二)构建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弘扬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要明辨是非、跟随主流,自身与社会、他人和自己也要达到和谐一致的状态。

其次,校园文化的营造也同样重要。一个好的大学校园,点点滴滴能就能带给学生许多正能量,在无形中感受学校精神、体悟学校独有魅力。因此,要不断优化大学生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三)积极开展媒介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要以手机网络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建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利用手机网络传播各类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将手机网络作为与学生沟通连结的纽带,随时随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向。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

在每个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尤其是针对一些不合群、人际关系紧张、自卑、抗挫折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等心理活动,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

同时,在校学生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支教、义工旅行等等。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帮助他人,感受温暖,丰富自己的内心体验,从而有好的心态面对社会、面对他人。

参考文献

[1]郭鹏飞.注重以文化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8(05):98-101.

[2]马建青,杨肖.心理育人的内涵、功能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18(09):87.

[3]邓山.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新要求[J].继续教育研究,2018(07):69.

猜你喜欢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