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的教育教学解读

2019-09-10 21:26贺毅马翠丽
速读·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解读教学

贺毅 马翠丽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提到首要位置,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代表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体现了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深化。用以创新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时代发展,必将带来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劲动力。在当前高校教育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教育,能够更好地融合思政教育内容,更好地铸魂育人。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教学;解读

1 创新发展

当今世界,只有把创新发展放在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才能适应和引领时代发展大势。一个国家走在世界发展前列,根本靠创新;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本靠创新。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定决心和历史担当,是党中央在我国发展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能紧扣世界创新发展脉搏,顺应世界创新发展大势,赶上世界创新发展脚步,从后发到先发、从跟跑到领跑,引领世界创新发展潮流。

高校的教育旨在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崇尚创新,国家才有光明前景,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创新发展是全民参与、全民推动的宏伟事业。弘扬创新文化,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导向和思维方式。

2 协调发展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层次越来越多,之间的关联互动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正从国家整体利益、人民长远利益出发开展工作、推动发展,提高发展的系统性。首先要协调区域、城乡发展。我国国土辽阔,不同地区之间自然条件不同,历史基础有别,因而长期存在较大发展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发展的统筹和协调。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高校的教育同样要强调协调发展,引导学生综合处理各方面关系,以小见大,做好补齐短板的大文章,规避“木桶效应”,增强“协同效应”。

3 绿色发展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今天,绿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当今中国,多年经济高速增长铸就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奇迹”,但也积累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习近平同志强调,单纯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对经济大规模直接干预的增长,只治标、不治本,而建立在大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则更难以持久。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依托,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才有保障。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理念,是深刻体现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理念。因此,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要突出强调绿色发展的关键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

4 开放发展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迈向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用开放发展的理念引领教育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提升开放发展水平,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要在学生群体中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明确道路方向,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5 共享发展

共享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明发展价值取向,把握科学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共产党宗旨、科学谋划人民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发展理念。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对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提出了目标要求和行动准则,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最深厚的伟力。

环顾当今世界,只有推进共享发展,才能促进国家安定、民族团结,引领时代发展。因此,在大学教育中,也要着力树立共享理念,提高学生合作能力。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在共享发展方面既积累了有益经验,也有过深刻教训。共享发展理念,正是对这些经验教训的借鉴和超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便是人民至上、共建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堅持共享发展,我们的国家就会安定、民族就会团结、人民就会满意;我国发展就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引领时代发展潮流。共享需要共建,共建为了共享。只有牢牢把握共建与共享的辩证法,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环境,以共享引领共建、以共建推动共享,才能厚植发展优势、凝聚发展伟力、提升发展境界。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五大发展理念必将在战略层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产生新的驱动力,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以“五大发展理念”指导学校教育科学发展,要用创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用协调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均衡发展;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命教育和生态教育;用开放发展的理念引领教育开放;用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公平和教育扶贫。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管理中,认真学习新的知识和本领。以发展的眼光提高自身业务及管理水平,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任职负责的态度工作,带领好身边同事,协调好人际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姜建成.五大发展理念四维解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03):10-15.

[2]王洋,钟凤宏.“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探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9,35(05):3-5.

本文系2019年烟台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项目名称:基于OBE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式。

猜你喜欢
五大发展理念解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推动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创新发展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