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之我见

2019-09-10 03:14曾福康
速读·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

曾福康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展开,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应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进行深入思考。基于此,本文从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对于如何提升教学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有所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实践策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道德与法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从学生的生活着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关照、引领与指导。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如何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但是从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教师备课形式单一,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与维护;课堂指导的方式单一,教学元素在之间的互动沟通不足;课堂反思过于形式化,难以针对学生的发展做出合理改进。基于此,教育工作者应深入课程研究,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进行深入探究。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做到有效备课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前提。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时间较短,其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尚不成熟,因此,教师应加强备课,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反复打磨,为学生的探究与学习提供必要保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备课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备教师”,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在备课中,教师应注重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与引导,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备学生”,教师应围绕学生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例如在“安全记心上”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激发学生对安全的思考,提升其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

3.“备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充实的课程资源是推进课堂环节,调动学生参与探索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利用教材、教辅资料、数字化课程资源等为充实课程内容,营造更加真实、有效的学习情境,深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内容的思考。

4.“备方法”,教师应针对学生主体,结合课程目标落实的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向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等等,学生在不同方法的引导下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交流,以确保课堂教学按照预期推进,并获得预期效果。

二、注重课堂环节设计做到有规受课

课堂讲授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良好的课堂氛围,活跃的课堂互动,合理的课堂评价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要素。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施中,教師应结合备课内容,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逐步推进。具体包括:

1.合理设计课堂导入。例如在“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的教学导入中,教师首先以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吉祥三宝》引入,并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与父母相处的点滴,并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让学生理解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最爱、最值得信任的人,正是他们的爱滋润我们、抚育我们,让我们健康成长。这样学生才能在生活化的教学导入中做好情感上的铺垫,保证学习效果。

2.注重课堂互动,增进学生交流。例如在“生活离不开规则”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与规则相关的案例,其中包括国家法律、社会公约、企业规范、交通规则、班级规则、家规等等,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并形成互动结果,深化学生对规则的思考,促使学生在观点的交锋中深入理解“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内涵,以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

3.确定课堂评价标准,检验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堂反馈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应根据课程要求设计教学效果测量表,即围绕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习结果三个维度来进行观察,以反映“学生学的行为”“教师教的行为”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以作为教学评价的方式,以及教学反思的依据。

三、加强课堂教学总结做到有效反思

在教育教学中,反思就像一面镜子,能够照出教学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并为进一步的教学改进提供参照。基于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性教学中,学校应对教师的教学反思提出明确要求,其中不仅包括执教者个人的课后反思,也包括观课者的课后反馈。对于执教者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教学方式的设计、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与突破、教学效果的评估等各个环节进行总结与反思,并形成个人心得体会,作为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指导课程改革。作为观课者,则应该与执教者进行深入交流,针对教学中的优缺点进行互动沟通,提出问题,并发表观点,同时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做到优势互补,共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有效性是落实课程目标,体现立德树人培养要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目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应切实做到有效备课、有效授课、有效反思,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构建有效教学的全过程,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同秀.新时期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学周刊,2020(02):29.

[2]李小海,冯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89.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