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019-09-10 06:46柴继荣
高考·中 2019年11期
关键词:自信激发兴趣

柴继荣

摘 要:一、创设情境,以情激趣。坚持情感教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巧设疑问,以疑激趣。巧设疑问,激励他们获取知识。

三、培养自信,以成功导趣。帮助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消除自卑心理,树立积极进取意识。

四、析疑说理,激发兴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原则,充分体现实用性和有效性。

五、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兴趣。电化教学手段更能达到激发情趣的目的。

关键词:兴趣;情境;自信;激发

由于现实的一些原因,书本知识与现实矛盾比较突出,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比较淡漠,对道德与法治课持怀疑、不相信的态度,造成学生学习索然无味,这给道德与法治课老师一个很大的挑战。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师占据课堂,以我的说教主宰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到引导的作用,这样学生把课堂变成了他们自己的舞台,上课出现了辩论,请求老师做裁决,课堂有了活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推动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为此,教师只要讲究课堂教学的激趣艺术,充分发挥学生潜在能力和聪明才智,就会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当中,如何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动机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以情激趣

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震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于无声处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如在教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哭泣的自然”这节课内容时,首先通过幻灯片来播放唐朝诗人的诗《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接着,再播放与此反差很大的一些资源环境破坏的图片,学生纷纷发言,各抒己见。待学生渐渐静下来,我因势利导,引入新课。这样,通过以情感人去组织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新的知识,实际上就是解决一个个学习上的疑问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過教学设计,有意识地设置教学疑问,把一个个疑问摆在学生面前,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自主意识,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起点是疑,解决疑问的意识越强,思维也就越活跃,学习的主动性也就越高。教学中巧妙设计疑问,善于引导学生,促使他们主动思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自信心,以成功导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有赖于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这样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可以说,拥有自信就有了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及时帮助自信心不足的学生重新认识自我价值,消除自卑心理,树立积极进取意识。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尤其是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以增强自信心。课堂上,将简单题让后进生回答,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扬长避短,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生经常受到鼓励、表扬,肯定会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其学习。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给与一定的给暗示或提醒,一起启发和诱导他们解答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四、针对实际,析疑说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目前不少学生认为学习道德与法治课没有用,学习时为了应付考试的实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的教育,教学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用结合的原则,阐述每一知识点和具体原理的目的和意义,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课堂教学要贴切学生实际,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回答学生关心而又感到困惑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社会问题,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学了道德与法治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社会现象,能更好的参与社会生活,让他们感到学了有价值,有效果。有了这种内驱力,就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完成一堂课的教学方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师单纯说教,教学枯燥乏味。这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已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素质教育和时代的发展也不相适应。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已成为广大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重要课题。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是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革命。电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把相关的数学知识通过音像播放出来,更能达到激发情趣的目的。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课本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加了课堂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同时也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进程。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在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只要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学科的性质和作用,联系实际,加强课改研究,教学中精心构思,大胆创新教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意识,就可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刘元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祖国,2012(12).

猜你喜欢
自信激发兴趣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