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2019-09-10 12:25徐慧
天津教育·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徐慧

【摘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阅读能力与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重要途径。单靠传统的课内阅读难以达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目的,通过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与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丰富知识储备,通过阅读掌握阅读技巧与方法,在阅读中通过做读书笔记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通过多种阅读成果展示使学生产生阅读成功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本文对小学高年级进行课外阅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与灌输致使学生很难拥有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学生根本没有机会独立思考与广泛阅读,教师只是在课内根据语文教材进行讲解与剖析,知识视野相对狭窄,并且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相对有限,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学生的知识很难得到拓展,阅读能力很难得以提高。而课外阅读给学生开辟了自主阅读的空间与时间,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阅读主题进行广泛的阅读,通过多种途径富有兴趣地阅读以提高阅读能力。

一、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阅读习惯就需要课外阅读作为手段,因为课外阅读给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与阅读空间更大,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外阅读中学生的阅读更加自主与自由,可以在阅读的空间中自由发挥想象,并且自主地介入自身的生活经验,使阅读更具有个性化特点,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科学引导,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阅读积累,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从而有效地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学生的阅读需要有方法与技巧作为基础,但是部分学生接受的阅读技巧与方法因为课内阅读量的不足而缺少将其运用于阅读的机会。教师课堂教学只是给学生提供阅读的示范,而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在课内阅读方法与技巧的教学需要有足够的阅读量来作为支撑,以达到内化与巩固。而课外阅读就为学生课内学到的方法和技巧提供了应用机会,可以进一步促进阅读方法与技巧的提升与内化。

(三)使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语文不仅是一种语言学习的工具,也是人文性培育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中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多种体裁与题材,不仅可以给学生美的语言享受,也为学生提供了文化精神的影响与熏陶。但是仅限于教材的教学,毕竟时间有限,阅读量也有限,学生不可能接受充分的文化熏陶与洗礼,因此,课外阅读为学生接受足够的文化熏染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时间,学生在阅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接受丰富的文化洗礼。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与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与兴趣

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学生接受良好文化熏陶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与道德认知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给学生指定相关阅读书目,供学生精读与浏览,如《名家叙事100篇》可以引导学生精读,让学生掌握精读的方法,还有一些童话小说如《小时候》就可以指导学生以略读的方式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可以根据阅读需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或精读,或浏览,或略读,或跳读。二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阅读书目,如可以向学生推荐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沈从文的《城外》以及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这些篇目都是适合学生特点的阅读书籍,并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阅读中可以产生兴趣而对文本进行探究,并且在阅读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来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文本意旨。三是要注重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指导阅读,而是要由课堂阅读拓展为课外阅读,进一步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如在学习了《草船借箭》一文时,可以推荐对《三国演义》的阅读,在学习了《三顾茅庐》一文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水浒》片段。也可以根据课文教学中了解背景知识的需要,让学生提前阅读相关书目,为课内阅读提供更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指导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进行丰富的阅读积累

学生在阅读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词汇或者段落进行分析并做好笔记,或者读完整篇文章后让学生整理文章的提纲,或者写作阅读体会。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做好批注,就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将阅读体验表达出来。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主要是兴趣性阅读,把自己感兴趣的词汇与段落摘抄并写出精妙之处,可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力,并且在阅读中找到兴趣,更好地感受蕴含于文本中的文化魅力。同时,学生可以根据精读与略读的方法而做不同的阅读笔记,在精读中要注重体会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情感,分析文章的段落对突出文章主题的重要作用,在略读时可以把握文章写作的重点,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且有选择地做好阅读笔记。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笔记在精读与略读中的运用方法,精读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并做好详细的阅读笔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做笔记时,要把文章中细腻的情感点及其思想闪光之处精确记录下来,以加深体会与内化。而略读笔记只要把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记录,并且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以达到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的效果就可以了。通过精读笔记与略读笔记的记录,学生可以掌握有效的阅读与笔记方法,对于不同文章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记录,提高阅读效率。

(三)开展多样阅读活动,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一是以赛促读。小学高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与竞争意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在阅读中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进入良好的竞技状态,有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如根据课外阅读书目设置趣味性的题目,并为学生提供阅读竞赛的空间,如让学生根据阅读书目创编课本剧,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竞赛活动等,优胜者可以给予充分的精神与物质鼓励,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动力。

二是以写促读,课外阅读也是巩固课内所学词汇与技能的训练阶段,学生可以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養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阅读中要发挥自身想象,触发自身情感,并且对文章进行扩写与缩写,对于一些科幻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写出属于自己的科幻作品。这样读与写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

三是以讲促读。教师要注重阅读成果的展示与汇报。学生的阅读与感受是不相同的,所以让学生进行成果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相互借鉴。如教师可以举行读书汇报会,让学生主持与组织,汇报会的形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可以通过朗诵、演讲、讲故事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写出阅读体会,并且张贴于学习专栏,或者将学生的阅读体会打印成册,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相互学习,分享阅读体验与成果。

三、结语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课外阅读,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以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课外阅读为学生接受足够的文化熏染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时间,学生在阅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接受丰富的文化洗礼。教师要注重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使学生在阅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注重读与写的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成果汇报活动,使学生对阅读进一步产生兴趣,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映娟.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的指导和推进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8).

[2]潘蔚贤.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课堂指导策略初探[J].教育导刊,2010(3).

[3]蒋亚君.任务型教学途径在小学高年级课文教学中的应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16.

[4]黎素娟.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广西教育(小教版),2016(1).

(责任编辑 李芳)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