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个性化培养策略

2019-09-10 12:53张沐新
天津教育·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个性化作文教学培养策略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各个学科都开始了在教学之路的探索,小学语文中作文教学是教学任务中最重要的板块之一。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运用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背作文模板,然后在应试和平时的作文写作中写出千篇一律的文章,以便获得高分。而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下,进行文字上的创造和创作,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个性化;培养策略

在目前教学改革中,进行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开始重视作文个性化教学。因为作文个性化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思维,让他们在对文字的运用中体会汉语的博大精深。同时,现在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为了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让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越来越重要,而语文写作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语文写作不仅仅应用在语文应试中,学生在以后工作和生活中都会进行大量的文字创作。无论是自己的工作笔记还是生活感悟,或者是年终总结、述职报告等,都需要很好的文字功底,而现在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教学无法满足这一人才需求。因此,进行作文个性化教学非常有必要。

目前,世界的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依旧采用应试教育体系下的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这是被证明严重影响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体验,使他们在语文作文教学课堂中进行个性化表达。

一、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应试教育一直占据教育的主流,因此我将对目前应试教育中可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供读者能够参考。在目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试教育依旧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主流。因为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考试中,作文所占分数的比例还是非常大的。因此,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分数,提高学生的成绩,就需要在小学语文作文课堂中进行应试教育模式的作文写作训练。

在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下,作文写作训练就是要求学生背写作模板,然后让学生根据写作模板进行写作训练,同时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一定的写作技巧写出一篇符合作文考试的“优秀作文”。这种做法虽然能够在考试中获得很高的分数,但是实际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使学生将作文写作当成了一种任务,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学习的,这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非常不利,使他们不能进行自我的表达,禁锢了他们的思想,使他们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人。

另外,还有一个极大的问题就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教师专业素质并不是很高。虽然说在传统观念中认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写作应当具有非常高的水平,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师所掌握的只是一些写作教学方面的理论,而真正进行作文的写作,这些教师的水平并不是很高。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教师就需要有非常高的作文水平作为学生的榜样。我在教学过程中,就经常将自己写作的文章与学生分享,然后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而写作水平较低的教师的作品无法达到这样一种效果。

二、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个性化培养教学的内涵解读

进行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个性化培养就是挣脱应试教育的禁锢,让学生将固定的模式、结构和一些范文抛开,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写作风格、文字风格和句式结构等完成带有自己标签,拥有自我属性的作文,让学生所写的作文成为别人无法复制的优秀作品。在平时的应试教育中,教师通常会给一个题目,然后让学生根据题目进行写作。在作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都需要用教师所教学的写作结构和写作手法进行写作。而个性化教学是需要教师只给出一个主题,对于题目、内容、结构和语言风格,都让学生进行自我发挥,让学生进行自我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题目自拟、结构自选、文章题材类型自选,自己对主题进行提炼和联想等。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够一步一步地提高,能够将自己所看到的过去的素材和生活中的经验应用到语文作文写作中去,从而真正让学生释放天性,让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表达,这才是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三、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个性化培养教学的策略

(一)仔细观察,让学生用心积累个性化写作素材

在目前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学生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通常是无话可写、无文可述。这不是学生不想写作文,而是经过长期的应试教育,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学生在应试教育下的作文通常都是自己编写的,都是一些假大空的话,都是一些为了应付考试而逢场作秀的话。这些作文在学生的脑中根深蒂固,无法在短时间内挥去,所以学生在写作时没有内容可写。要进行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个性化的培养,教师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个性化写作的素材。素材的来源有很多种,可以是生活中积累的素材。例如,家中有喜事,每个人都是开心的,那么这个时候学生就可以用心地观察每个人开心的形式,如有的人喜欢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在脸上,有的人喜欢将内心的欢喜藏在心中,然后在推杯换盏中表达自己的喜悦,而有的人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喜悦,会通过各种方式和别人讲述家中发生的喜事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写作的素材也可以从阅读中来。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本《少年閏土》这一文章中,有很多关于闰土的外貌、形态以及心理的描写,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进行学习,进而成为他们的写作素材。学生写作素材的来源可以不拘一格,可以是亲身经历的,可以是自己联想出来的。个性化的表达从来不拘泥于对素材来源的溯源以及对写作素材严谨性的要求,只要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表达就可以。

(二)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学生写作流程

即使是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作文表达,也需要在写作之前有一个作文的提纲,就像古人在进行作文时要打腹稿一样。而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方法,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去为自己的作文做好提纲。这个提纲中应当包含作文所有的写作要点,即事情的开头、结尾、经过、时间、地点和叙事的流程,甚至是学生要使用的写作手法,是使用倒叙、正叙、还是插叙等。当学生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后,就可以开始写文章了。

(三)移情入文写入真情实感

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通过自己习惯的写作手法、表达方法和遣词造句等进行。例如,在一次作文写作中,以“妈妈,我想对你说的话”为主题进行写作,我先将学生分组,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关于母亲的故事,之后让学生感同身受,了解母亲的艰辛和对自己的爱,从而让他们在写作中流露出真情实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使他们能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根据自己的习惯完成写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卞查丽.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技巧[J].思维与智慧,2016(26).

[2]曹招娣.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高段写作水平[J].学周刊,2019(11).

作者简介:张沐新(1964.4-),男,汉族,福建省龙岩市人,大专,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部编人教版)。

(责任编辑 林娟)

猜你喜欢
个性化作文教学培养策略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