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探究

2019-09-10 00:49徐美珍
速读·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幼儿园

徐美珍

摘要:就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依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传统枯燥无趣的教育方式、过于落后的教育理念等,这些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幼儿园中关于幼儿在音乐方面的教育与教学方面品质的增强。然而,游戏化的教育与教学方式则很好地抓住了幼儿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天性,通过运用丰富多样的游戏来对幼儿们实施音乐教学,也是现如今一项十分具有教育成效的方式与途径。因此,本文旨在从当前幼儿园在其音乐教学活动中的现况方面着手,进而对具有成效的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实施深入的探究,进而为进一步的实现与促使幼儿音乐教育教学方面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教学现况

幼儿教育作为教育进程中最为基本的存在,主要是对今后学习实施意识与习惯方面的培育,其中主要包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掌握简单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常识等。由于幼儿具有年龄小、对于事物的认知不全面,并且活泼好动乐于探索的特性,对其来讲模仿跟探索就是其最为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因此,幼儿园之中的音乐活动与音乐游戏不仅是其在幼儿教育教学方面的一项重要形式,也是其音乐活动之中的一项主要类型。但是,当前仍旧有许多的幼儿教师未能做到与时俱进的创新与改变,依旧存有教学理念过于落后,音乐课堂与活动过于呆滞乏味的状况,在实施音乐活动的教学方式中未曾注重其本质与内在,徒有其表,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而致使在幼儿音乐教学方面的质量与成效出现解不达标的现况。

一、进一步将音乐活动与游戏内容实施巧妙的结台

对于幼儿音乐教学来说,幼儿听觉表象方面的发展是其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一项内在。因此,音乐活动中的相关游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其听觉表象跟行为动作的有效融合。幼儿经过参加相关的游戏活动,可以实现对其听力、反应、行动与掌握音乐方面的曲目与相关学习任务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进幼儿在音乐方面的学习成效。进而,在对幼儿实施与开展相关的音乐活动前夕,幼儿教师们应当注意在活动安排时需要依照幼儿的年龄来为其选取合乎其年龄特性的活动与游戏内容,进而来促进跟调动幼儿对于学习方面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将游戏活动充分的融合至幼儿的音乐教育之中。另外,幼儿教师还可以依据教学进程中的教学曲目来安排对应的音乐活动与游戏,并根据歌曲的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游戏方式,进而使得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与玩耍中学会相应的音乐歌曲,在增进教学成效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氛围,实现了教学目标。

我们以《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儿歌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关道具,使得幼儿通过曲境的了解与角色的扮演,进而加深幼儿对此印象的同时,更好的记忆了歌词,在曲境合一的环境中,更有利于幼儿对劳动快乐的领悟与了解,进而在实现掌握歌曲目的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思想品质方面起到启蒙作用。

二、进一步对游戏方式与游戏内容实施台理化的设计

幼儿对于音乐活动的参与程度、参与热情、参与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師的活动安排和活动设计中的趣味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因此,教师应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充分掌握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兴趣点与关注点,并对此加以重视并作为活动安排的基础跟依据,从而构建出更为合乎幼儿需要的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比如,构建几套活动方案让幼儿来选择,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参与与表达能力,还可以进一步的增进幼儿的参与度与参与热情。经过活动方案的确定,幼儿教师再以趣味易懂的语言来将活动的内容、规则、步骤等方面给予说明,以确保幼儿得以更好的了解与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

我们以《丢手绢》这首简短的儿歌为例,实施游戏化、活动化的音乐教学。首先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此歌曲实施视频播放,同时由于此歌曲的歌词与游戏规则颇为相应,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幼儿的记忆与掌握,进而在实施活动的进程中,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同时,不仅使其学会的儿歌歌曲的演唱,还可以在活动中增强幼儿彼此间的感情与互动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由此可见,游戏活动式的教育教学方式令幼儿们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健康、友谊与知识,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教育方式。

三、进一步通过游戏化与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角色转换

通过对于游戏化、活动化的音乐教学进程的观察与关注,不难发现有这样一群幼儿,他们由于缺乏一定的角色转换能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将自身充分的融合进游戏与活动中来,只能根据仿照其他幼儿的行为来参与活动,从而致使其学习成效不达标且未能获取学习的乐趣。若要对此状况实施良好的改善,那么幼儿教师就需要对此类幼儿实施耐心的沟通与心理疏导,进而缓解幼儿心灵中的结节,并给予充分的认可、鼓励与支撑,使其可以充分的将自我融入至每一场活动跟游戏的情景与角色之中,摆脱自身的束缚与心理压力,从而更好的实施与掌握角色转变的能力。

我们以《小兔子乖乖》这首欢快机智的儿童歌曲为例,来实施游戏化与活动化的音乐教学。首先,在活动开始前,通过相关的头饰来确定幼儿们所扮演的角色,在此进程中往往会出现对于大灰狼这种反派角色具有恐惧与拒绝接受的幼儿,认为这是不光彩的、不优秀的。对此,教师就需要对幼儿实施一定的沟通与开解,告知孩子他是优秀的,大灰狼的扮演是为了更好的令其了解大灰狼所具有的特性,从而可以在今后更好的帮助小自兔来回避大灰狼的危害,并非幼儿本身成为了大灰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深化了幼儿对于角色与歌曲方面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增进幼儿的思考与辨识能力,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与成长,进一步的增进了幼儿的音乐学习成效。

四、总结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目前的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依旧还存有不少的问题与不足,幼儿教师就应当严格针对此些不足来实施相对应的教育与教学方式。通过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与社会时代发展相融合,来实现自身教育理念的转变,从而构建合乎时代发展的音乐活动跟游戏模式,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竖立正确的方向。同时,由于游戏化、活动化的教学方式十分合乎幼儿的特性,有利于促使幼儿多方面、深层次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如何更好的对此等教育方式进行更为合理的运用,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参考文献

[1]柳丽芬.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67):189.

[2]孙云霞.幼儿园集体音乐活动中教学精致语言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3]黄铃贵.巧设游戏,绽放光彩——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探究[J].教育界,2019(01):146-147.

[4]蒋丽云.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策略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6):237.

猜你喜欢
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浅谈游戏教学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应用
在音乐活动中升华幼儿科学素养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创新音乐教育 同构艺术知识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