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019-09-10 07:22夏文彩
理论与创新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生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培养

夏文彩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历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浅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这就是说,教师要真正把学生的权力还给学生,转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作风,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1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非常清楚地说明了阅读的作用,多读书能够让我们轻松领会书中的意思,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阅读能够帮助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小学生由于接受知识的时间比较有限,积累的汉字量不多。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教师要求学生读书,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自觉性比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在语言方面能力相对也比较弱,而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文字组织能力,能够加强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1.2有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从小培养,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应该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的必然联系。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写作而奠定基础。

2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2.1教师通过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是最基础的阅读学习。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首先从语文课程的课堂教学入手,因为语文课程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去认识汉字,去熟悉句子的写法等,语文教材中占比重最大的就是课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四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有《爬山虎的脚》一文,教师

在讲这篇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朗读课文,例如让学生一人一段的读,类似于接力赛的朗读模式,学生会从中体会到朗读的愉快体验,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预习课文的习惯。教师用语文课文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自觉性。教师还可以在小学生作文报上找出一些人物对白比较多的故事型文章,在语文课堂上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2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先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课文朗读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观看,学生会被视频中学生的朗读所吸引,从而会不由自主地去模仿,去练习课文的朗读,并且会主动去找与视频中朗读学生相同的感觉,教师用这种方法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能力。

(1)实体情境。充分利用实物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此法尤其适用于中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如《要下雨了》,有条件的话,可让学生观察“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了解下雨前动物的特点;又如《找春天》、《秋天的图画》、《秋天的雨》,此类涉及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的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就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情趣。

(2)语感情境。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老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渲染也是创设情境的很好方式。例如教学《美丽的公鸡》,当公鸡的图像出现在学生眼前时,老师若以富有情感色彩的形象化的语言加以描绘:“看,这是一只多么美丽的大公鸡,它红红的冠子,漂亮华丽的外衣,脚上还穿着一双金黄色的高筒皮靴,多酷啊!”学生听了老师的描绘,便能充分感受公鸡的美丽。教师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能培养学生正确敏锐的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体会其情境。

3激发兴趣,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3 1.培养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课外阅读

要想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会努力寻找阅读机会,得到阅读满足,从中获得信息,产生愉悦的情感體验。而学到知识和愉快的情感体验又会增加阅读兴趣,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还对课外阅读量提出要求: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达到五万字。对一年级的学生,重在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养成天天阅读的习惯。因此,学完拼音之后,我让学生借助拼音阅读《小学生课外阅读》中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童谣故事、散文等,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背诵、积累。推荐经典读物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故事书。除了利用每天中午时间进行阅读外,还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我们的读书计划,让这项活动得到家长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孩子购买适合孩子读的拼音读物,在家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督促孩子每天在家多读书。班里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我还在班中设立了图书角,让学生从家中带来一些有益的书籍利用午休的时间自由借阅,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阅读能力。只要利用一定时间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就会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享受无尽的乐趣和快乐。

3.2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课文故事性很强。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教学中,我借助形象的画面,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从而使学生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故事,有意无意地进入阅读学习的情境。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长期监督,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的阅读基础进行训练,帮助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促进学生语文成绩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不断总结,努力摸索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再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毅,浅谈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出国与就业》,2018

[2]马琳睿,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商情,2018

[3]黄艳玲,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黔西南日报,20184E9C2EE4-BAA7-41B0-B7BA-5D8904D03D60

猜你喜欢
学生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培养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浅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阅读能力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