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核心素养下的小说阅读鉴赏之方法

2019-09-10 21:12豆强张文婷
高考·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审美鉴赏小说阅读核心素养

豆强 张文婷

摘 要:当前高中学生的小说阅读鉴赏,大多停留在情节的是否生动有趣、小说情感的感染力层面。对于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要求来说,这样的阅读鉴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小说阅读能力的升格,需要立足于三要素进行整体感知和专题鉴赏。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说阅读;审美鉴赏

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作为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项基本内容,在学生阅读和高考中,都体现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小说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据此来说,小说阅读方法的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它不仅仅关乎学生的阅读和审美,更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紧密相关。

那么,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该如何对高中语文小说阅读和鉴赏方法进行创新,并帮助学生提高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呢?主要有下面这几个方面:

一、梳理情节,关注线索

首先,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的情节,其发生、发展、高潮以及结局,是故事发展的主体、脉络,构成了小说的内容和整体架构。

其次,读者须关注小说文本线索。从常见小说线索的安排来说,小说中的线索可以是小说中特别设置的某個或主要或次要的人物、某个特定的事物,当然也可以是作者所要抒发和表达的情感、小说的某个重要但非关键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时空设置。学生通过阅读小说探寻线索的方式主要有:看小说标题、提炼小说中的中心词。

小说线索通常分为单线和双线(一明一暗)两种。在试题设计中要求分析的“小说线索”,一般都是明暗的双线结构,相互交织和对应。阅读、分析中需要注意的是,明暗交织的小说线索必须是和一个共同之处相关联的。

二、感知形象,品读人物

人物的活动构成了小说的情节。在鉴赏时,要根据人物出现的时间、场所和环境,对他们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品读。这就需要从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出发,关注人物行为、语言、肖像、神态、心理和环境。

分清描写,抓关键词。在整体感知的情况下,分清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厘清层次,找出相关的关键词。

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看看该人物出现时,前后文都有哪些与之相关情节叙述,这些内容和人物形象塑造的哪些手法有关,从而归纳典型人物形象。

如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对王熙凤来时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描写,待王熙凤以一个贵妇人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时,读者不免为她的气场和在贾府后院中的左右逢源、见风使舵所惊叹,有些在读者的意料之中,更让读者大开眼界。这样的人物形象塑造,堪称典经典。

三、揣摩语言,体悟奥妙

“揣摩语言”就是说在特定创设的语言环境中,联系文本和小说的中心思想,针对文本中关键语句和重要语句的深层内涵、情感色彩、表达效果等进行理解、辨析和品味。

一是要圈点总括概述的语句。总说、概述的句子经常位于文本或某段文字的首尾之处,总说的语句有时还在后文中有所照应。总说的句子有的提纲挈领,统率全篇,有的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不管它们在文本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大都与主题直关,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作者使用反复手法,使有些语句多次出现在文本中。这种情形往往是为了提醒读者,意在某些句子有特别的含义和特殊的表达作用,所以这里的“特别”和“特殊”就让这反复出现的语句别具意味。

三是弦外有音的句子。很多时候,源于不同的原因,作者的意意图不能直接表达或无法表达,就采取含蓄或委婉的笔法,起到弦外有音的作用,使相关语句含义丰富。需要对这样的句子进行仔细揣摩。

四、分析矛盾,挖掘主题

大部分小说的矛盾冲突主要包括:人物内心、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矛盾关系。

分析小说矛盾时,探究到的缘由也是多样的,有社会制度冲突、思想观念冲突、人物地位身份冲突、性格差异冲突等。

小说文本里的矛盾冲突具备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人物的形象、传情达意等作用,它经常能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和深入思考。

综上所述,学生想要读透小说,须遵循以下要诀:

1.厘关系,准定位:厘清人物关系,精准定位冲突对象。

2.理情节,晓一点:梳理情节,理解矛盾冲突点及产生原因。

3.联文本,析结果:联系文本内容表述,分析结果。

4.合观点,成结论:归纳、整合观点,形成探究结论。

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课文《祝福》中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分析

猜你喜欢
审美鉴赏小说阅读核心素养
高中作文“真写作”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艺术鉴赏的经验性论纲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