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活动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2019-09-10 07:22孙玉明刘保团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基本原则课堂教学

孙玉明 刘保团

【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效的课堂活动。有效课堂活动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目的明确原则、有序引导原则、科学评价原则、主动参与原则、灵活运用原则。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课堂活动;基本原则

【作者简介】孙玉明,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承德市教研室课题负责人;刘保团,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教学科研处主任,中学正高级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效的课堂活动。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在全国的进一步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成为不少学校顺应改革的切入点,而课堂活动自然也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活动才能称为有效的课堂活动呢?一些学校所谓的“有效课堂教学”,是否真的就意味着有效的课堂活动呢?实际上,这些问题就涉及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有效课堂活动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目的明确原则

这是课堂活动必须坚持的首要基本原则。在实施课程改革后的今天,要想让课堂真正活起来,那么课堂活动不仅要在形式上,更要在促进学生内在的学习上有所转变。一节死气沉沉的课,无论如何都算不上是一节好课;但一节气氛非常活跃的课,也不一定是一节好课。原因在于有了课堂活动,并不一定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不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还要看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与组织的课堂活动,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是否通过课堂活动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的。课堂活动,不论是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还是学生与学生的活动,从表面上看,它都是课堂的一种外在形式,但任何形式都是要为教学内容服务的,都不能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课堂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而是实现课堂教学目的的手段。课堂活动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课堂的形式上,更体现在课堂活动的目的上。

在中小学课程改革过程中,确实存在教师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满堂问”“满堂论”的现象,存在课堂互动过于追求模式化、表演成分过多而失真的现象,从而出现了无效的课堂活动。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课堂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要实现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或者某种情感价值等其他方面的素养。现在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课堂活动的设计上。学生从一次活动到另一次活动,虽然课堂显得非常热闹,但在活动之后,学生感到的是一系列的困惑和迷茫。由于教师忙于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导致学科教学迷失在这众多的活动之中。教学实践证明,无目的或目的不明確的课堂活动最终会导致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活动。

二、有序引导原则

有效的课堂活动必须是有序的,无序的课堂活动会造成课堂教学的混乱。要保证课堂活动的有序,离不开教师正确的引导。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就不应再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干涉,否则就会限制学生的发展。这种认识导致了一些学校的课堂由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了现在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由过去教师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学生的“满堂论”。我们认为,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学生要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理念,是针对教师不能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而言的,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放手不管,给学生绝对的自由,让学生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这种所谓的自主学习可能只是一种盲目的学习,而不是有意义的、积极的自主学习。笔者在现实教学中发现,不少课堂活动由于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和调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自由散漫,导致课堂秩序非常混乱,最终没有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中小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就必然要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权力。教师必须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牢牢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由教师包揽的状况要改变,但也不是要求教师就不讲了。教师要讲,关键是讲什么、如何讲、何时讲。教师可能不是全讲,但必须精讲,要给学生准确的点拨和指导。

三、科学评价原则

不同的教学评价对教学会产生不同的导向作用,科学恰当的教学评价对教学会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反之则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新课程教学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在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提倡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多用鼓励性评价,少用责备性语言。但是,在中小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一味地给予表扬。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上是“你真行!”“你真棒!”“你太了不起了!”“掌声鼓励一下!”等表扬性的话语,而且掌声之多让人感到有些牵强。这些教师在课堂上很少指出学生的错误,不愿甚至不敢指出学生的不足,唯恐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动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事实上,这种认识和做法是非常有害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尊重、赏识、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去激励他们,这是没有问题的。这里的问题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去夸奖和表扬学生。而且,鼓励与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赞赏也应有度,否则赞赏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一味地表扬如同一味地批评,都是不可取的。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课堂活动缺少甚至没有了教师对学生的善意批评,对学生错误的矫正,造成了教师对学生的不少评价缺乏科学性。久而久之,学生对美丑、正误、是非等就缺少了明辨,这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会对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起到不良的导向作用。

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都具有两面性,都必然有优点和缺点。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而不应只是表扬、鼓励学生,更要不断地唤醒、激励学生。事实上,只要教师运用得恰当、适度,有时批评缺点、指出不足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学生存在的不足和所犯的错误可能来自不同的方面,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将其认真地指出来。只有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认识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

四、主动参与原则

学生只有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下,课堂活动才有可能取得积极的效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要注重落实到学习主体对教学的有效参与上。无论是课前教师预设的课堂活动,还是课上自主生成的课堂活动,教师都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活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是发展性的活动,才是有效的活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活动的全体性和全面性。在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经常抱怨自己所教的学生素质差、能力弱,让他们活动也活动不起来。这些教师只片面强调了问题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另一面。其实,学生能否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有效。能力较弱的学生并不是不会参与课堂活动之中,关键是要让他们在课堂活动中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有所收获。学生的思维发展依赖他们对问题的思考,而问题的质量及呈现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空间,保证学生思维的发散程度。教师要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问题的内容和形式要尽可能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特点、思维水平和接受能力,问题设计尽可能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或梯度,尽可能使处于不同层次思维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而不能总是让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唱主角,要尽可能使所有的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都有所表现、有所收获,都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五、靈活运用原则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课堂中任何方法的使用都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在中小学的课程教学中,课堂活动的积极意义不可否认,它有利于改变传统课堂中学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但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滥用。就课堂活动本身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关键是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与收获。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刻意追求教学的形式,每节课都采用课堂活动的方式,而且频率高,模式单一,长此以往,部分学生就没有了新鲜感,失去了活动的兴趣,甚至感到厌烦,那么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需不需要课堂活动,开展什么样的课堂活动,教师一定要灵活掌握,要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特点等具体的教学情境来分析。并不是所有的课型和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课堂活动的形式,也不是必须采用一种常规的固定模式。教师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防止教学过分追求形式的倾向。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尽可能把学生的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集体(小组)活动与个体活动、教师预设的活动与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生成的活动、学生间的活动与师生间的活动等不同类型和形式的活动结合起来。教师要善于通过对课堂活动的灵活处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课堂教学常教常新,永不僵化。

综上所述,教师对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解和认识,要把握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实质,求真、求实、求效,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绝不能流于表面形式,也不能一味地追求课堂表面的效应,忽略了课堂的内在质量,更不能为了作秀。教师的浮躁行为最终会造成课堂的虚浮,导致泡沫式课堂教学的出现。这既是对新课程改革真谛的误解,也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教学改革不论如何改,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都是必须坚持的。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真正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素质,才能在有效课堂教学、有效课堂活动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猜你喜欢
基本原则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探究以现代法治精神推动行政诉讼法修改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如何推动企业文化的实施落地